“金马风筝”传人吕铁智:以天为纸绘彩鸢(图)

 

 

▲黑锅底 沙燕儿

 

▲“金马风筝”代表作《钟馗打伞》

 

 

◀五福捧寿

 

▼屏开雀选

 

■张鹏

吕铁智是“金马风筝”第三代传人,他的家在京城净土胡同的一个小院子里,进到屋中,顿感京味儿扑面而来,墙上挂着京剧脸谱,架子上摆着民俗泥人,尤其是随处摆放的色彩绚丽的大小风筝,更让人眼前一亮。吕先生一件中式对襟大褂,一口韵味十足的京腔儿,让人不知不觉竟听入了神儿。

从清末至今,北京形成了以金福忠、哈国良(哈氏风筝)、孔祥泽(曹氏风筝)和马晋为代表的几大风筝艺术流派。其中,金福忠和马晋先生合称的“金马风筝”独树一帜,从宫廷进入民间,是玩家追捧的不可多得的精品。听吕铁智先生讲述这百年来的风筝轶事和风筝大师们的过往,一个小玩意儿竟也染上了浓浓的历史沧桑。

名震京城的“黑锅底”

说起“金马风筝”的渊源,还要从吕铁智的师爷金福忠说起,他便是“金马风筝”里的那个“金”,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北京著名的风筝老艺人。

金家祖传几代都曾为宫廷制作风筝。“金师爷祖辈工作的地方在南池子附近的灯笼库胡同,归内务府管,这里汇聚着一大批手艺人,做风筝、灯笼、钓竿、养蝈蝈、种葫芦,大多是和竹子沾边的手艺,专供皇室人员玩耍。”

然而,清朝灭亡,皇上倒了,这些宫廷手艺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变。为了生计,金福忠和父亲一起,靠着手艺在东四一带摆了个小摊,夏天做蝈蝈笼和鸟笼,冬春便卖风筝。“老北京人虽然爱玩风筝,却并没有风筝店,因为风筝是个季节性的生意,按照北京的风俗,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卖风筝,到清明寒食一律收摊。”

金福忠的风筝摊后来固定在了地安门外大街的火神庙前,一直开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世纪60年代,成为名震京城的“风筝金”。这“风筝金”的名号不是白来的,金福忠的风筝起飞好,起飞后在空中又特别稳定,而且售价低廉,很受欢迎,基本每天都能售卖一空,尤其是八尺以上的大风筝,在北城所有的风筝摊儿皆不敢问津,非他莫属。

吕铁智先生告诉我,师爷金福忠的风筝当年名满京城,最有名的代表作便是“黑锅底”,故风筝玩家有“北城黑锅底,南城瘦沙燕(哈氏风筝)”之说。

沙燕风筝有一种特殊的画法,只用单一的黑色,北京人称之为“黑锅底”,因为是用黑锅烟子调胶来画的。而做“黑锅底”最有名的就是金福忠,画面虽然只是单一的黑色,但由于造型合理,构图精美,看上去一点也不觉得单调,空中的远观效果比其它风筝更胜一筹。每到卖风筝季节,金福忠先做一两只八尺以上的大“黑锅底”风筝,放在火神庙山门前,鲜明的标记隔着马路也能看见。

据吕铁智的师父,一代风筝名家关宝翔先生回忆,他从上世纪40年代初,才10岁左右,每年放寒假,就几乎天天泡在金福忠老艺人的风筝摊上,看他做风筝、卖风筝,试飞风筝,直至后来拜师学艺,一辈子和风筝打上了交道。

画家也爱玩风筝

“金马风筝”除了金福忠老艺人,还有一位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享誉京城的画家马晋,吕铁智称他们二位都是“师爷”,因为没有他们的珠联璧合,也就没有如今的“金马风筝”。

据吕铁智的师父关宝翔回忆,当年京城风筝四大家,金福忠、哈国良、孔祥泽和马晋,四位虽然都名满京华,但是做风筝的初衷却不同,其中金、哈两位是为了生计,摆风筝摊赚钱养家,而孔、马两位却是家境殷实,属于文人玩风筝,纯为雅好,也正因为如此,马晋先生设计出的风筝图案才能一扫匠气,雅致脱俗。

马晋的父亲曾在王府做管家,管理马匹,所以马晋自小就喜欢观察马、画马,并师从清末宫廷画家赵书村学习。1922年,22岁的马晋就以画马闻名,取法郎士宁,成为职业画家。齐白石曾经题诗赞马晋画的马:“追电逐风千里足,无羁时节好行空。”上世纪30年代初,马晋的一幅马图还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状,可谓少年成名,春风得意。

马晋不仅画马,还工于工笔花鸟,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工笔写实风格,工而不拘,细而不碎,干净漂亮,雅俗共赏。这位大画家特别喜欢做风筝,他亲手绘制风筝画片,玩家评价他画的风筝“造型规整、设色雅丽、图案活泼、精致细腻”,他的风筝与其放飞到天上,其实更适合陈列在室内,是绝佳的装饰品,让人爱不释手。据说新中国成立前老北京还有句俗语,“马晋画马糊风筝——北京绝活儿”,可见当时京城百姓对他的推崇。新中国成立后,马晋被文化部聘为中国画院画师,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两位风筝名家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金马风筝”,很多风筝图案,都深受玩家的欢迎,传统的蝙蝠、桃子,寓意多福多寿;画四只狮子或五只狮子则表示“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居”;两膀上画彩凤、脯上画一轮红日彩云,两腿各画牡丹,则组成“丹凤朝阳”;一膀画龙,一膀画凤,称之为“龙凤呈祥”。其它还有“松鹤延年”、“喜上眉梢”、“万象更新”等吉祥图案。

吕铁智的师父关宝翔自幼酷爱风筝,机缘巧合得遇金福忠和马晋两位风筝大师,他随二人学艺多年,终成“金马”一派。

以天为纸绘彩鸢

吕铁智说起师父关宝翔,身世也颇具传奇色彩。“关先生家是瓜尔佳氏,属满族八大姓之一,他的祖父是清朝吏部尚书奎俊,他是京城大宅门中的富贵人家子弟,高中毕业后考入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学习。”科班出身学习美术的专业人才,又出身名门望族去做风筝艺人,这在北京还是不多见的。

关宝翔从十几岁就跟着金福忠学做风筝,爱风筝爱了一辈子,上世纪80年代他甚至放弃了中央单位待遇优厚的工作,自愿到中国风筝公司做了一名工艺美术师。他是同行口中的“风筝痴”,风筝虽是民间玩意儿,在他手下却增添了文化韵味和文人气质,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风筝作品20多件。他创作的最为人称道的京剧串脸谱风筝,50多个脸谱没有一个重样,40多米的一串飞在空中极其壮观。

关宝翔在2000年去世,但师父的样子一直深深刻在吕铁智的脑海中,“他是一个彬彬有礼、极其和善的老人,有着斑白的鬓发和修剪整齐的胡须,师父的衣服永远是那么齐整,脸上永远挂着微笑。”

上世纪80年代,在一家单位做宣传工作的吕铁智恰巧做一个“抢救老手艺”的项目,认识了关宝翔先生。吕铁智从小在四合院长大,也喜欢玩风筝,和老先生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那时候,每到星期天休息我就会骑车去关先生的家,边品茶边听他讲风筝的制作和风筝的趣闻,听得晚了便被留下吃饭,爷儿俩喝点小酒,聊得特别高兴。”

听得多了,关宝翔对风筝的痴迷热爱也深深感染了吕铁智,他就动了拜师学艺的念头,可是关宝翔却没有同意。他郑重地对吕铁智说,做风筝发不了财,只能糊口,让他慎重考虑。吕铁智不甘心,软磨硬泡了足足一年,关宝翔看他心意坚决,就问他:“我再说一遍,做风筝发不了财,你可想好了?”吕铁智答:“想好了!”于是正式拜师学艺,继承了金马风筝的技艺,从工笔画、刮竹条开始,一学就是10多年。

正如师父关宝翔所说,风筝不能让人发财致富,但是吕铁智却觉得他得到了财富换不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吕铁智一直记得1998年师父推荐他参加了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那里他用师父教他的技艺展示了中国风筝,当时年近百岁的少帅张学良也参观了展览,他把自己做的风筝送给了张学良。在夏威夷他陆续教了700多名美国学生学做风筝,孩子们还给他写了许多信,他都珍藏起来,他第一次这样深刻地体会到,风筝是一座沟通国际文化的桥梁。

2000年,吕铁智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参加在宝尔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故宫珍宝展”,在国外工作了数月,没想到归来后却听到的是师父病逝的噩耗。关宝翔在病重的最后时刻,咬牙写下了几万字关于风筝的宝贵资料,“师父是为了能让后人记住北京曾有过哪些风筝行家和风筝背后的故事,师父把用过的画毡和笔洗留给了我,把一生设计的风筝画稿留给了我,满满一箱子……”吕铁智把在美国获奖的荣誉证书的复印件烧给了师父,他想告诉师父,自己没给他丢脸,他一定会把师父的技艺传下去。

如今,吕铁智特别欣喜的一件事是“金马风筝”后继有人了,他的儿子原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一家银行做软件工程师,因为自小看父亲做风筝,也爱上了风筝,最后毅然决定辞职,和父亲一起探索风筝技艺,爷儿俩每天一起聊风筝,做风筝,其乐无穷。

吕铁智告诉我,他一直忘不了师父曾经用过的一枚印章,刻的是“以天为纸”四个字。“师父的一生都是在以天为纸,用五颜六色的风筝装点着北京的蓝天,也书写着他的七彩人生。”

吕铁智父子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师父的理想,守护着这项民间艺术的瑰宝。

风筝文化小百科

●风筝的起源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是一种以线牵拉,借助风力升空的民间工艺品。“风筝”这个名字到五代时才有。据古书记载,后唐庄宗时,亳州刺史李邺在宫中放飞纸鸢,他别出心裁将一只竹哨装在纸鸢上。竹哨随纸鸢上升到高空,被风吹响,发出筝一样的响声,很是悦耳。从此,纸鸢就被称为风筝,即便没有竹哨的,也称风筝。关于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证明,大体有四种传说:一是斗笠、树叶说;二是帆船、帐篷说;三是飞鸟说;四是李邺说。但就风筝是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这一结论,目前世界风筝界是一致公认的。

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余年。据古文献考证,世界上第一只风筝是墨子制作的。《墨子》中有:“斫本为鹞,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韩非子》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鹞” “鸢”方是中国风筝之雏形。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等军事需要,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中国风筝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渐渐用风筝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风筝技艺

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

“扎”:包括选、劈、弯、削、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得高。“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得远。在样式上,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风筝等新样式。

杨欢欢/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