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西湖景(图)

 

圆明园“断桥残雪”西侧汇芳书院的太湖石,当年用这里的太湖石比照西湖“断桥残雪”中的宝石山。

近日,圆明园迎来最大规模考古发掘,截至目前,圆明园出土文物达5万余件。对大多数游客而言,最吸引人的还是圆明园内的景观。虽然园内历经沧桑,但人们仍能想象昔日的繁华。有趣的是,圆明园中的不少景观与杭州西湖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要从康熙皇帝说起。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六岁的康熙皇帝开始第二次南巡,并第一次抵达杭州。这座以湖山盛景而闻名的城市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康熙皇帝四次南巡到杭州,并在西湖北面的孤山脚下兴建了行宫,这便是今日杭州市的中山公园的位置。除此之外,康熙皇帝在杭州留下来的另一重要的印记,便是他考证并题写的“西湖十景”碑。

 

 

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步祖父的后尘,在每一块“西湖十景”碑题字的后面都配上一首诗,并留下了墨宝。不单如此,对江南景致万分迷恋的乾隆皇帝,还命画师将这些景致一一绘图呈进。之后,乾隆皇帝还要求设计师将“西湖十景”移植到京城的皇家园林中去,这样他就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江南的美景。

这其中的集中代表就是圆明园中的“西湖十景”。当然这十景无论是规模还是意境自然不能和杭州相比,但也都不乏自己的特色。我们不妨一起揭开历史的尘封,看看圆明园的“西湖十景”与原版有哪些异同。

苏堤春晓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曲院风荷”,图中九孔桥西北侧的长堤便是“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的“苏”指的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轼。他曾经两度在杭州为官,第一次从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年-1074年),当时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而被贬到此处,任杭州通判,第二次则是在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年-1091年),任杭州知府。在任期间苏轼对杭州的著名景观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当时的西湖湖面杂草丛生,而且因为荒芜了很长时间,杂草腐烂后形成淤泥漂移于湖面之上,并不断侵蚀着更大面积的水域,西湖面临着被完全“吞噬”的危险。不过这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却是个超级便利的条件,他们干脆利用这些营养丰富的淤泥,在上面种植农作物,这就是所谓的“葑田”。

眼看着好端端的西湖美景快变成万顷“水田”,杭州城也将因此面临田地灌溉和居民用水的严重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刻,苏东坡“出手”了。他首先下令疏浚西湖周边的河道,再清理西湖湖面上的杂草,并责令撤废西湖中老百姓私围的葑田。苏轼将清理出的淤泥堆筑成一道长堤,在长堤上架设了六座桥梁。经过这一番治理,西湖逐渐恢复了昔日的水域。后来杭州的百姓为了纪念苏东坡对西湖所做的贡献,便将这道河堤称为“苏堤”。这里最美的景色出现在春天,清代成书的《西湖志》中对于春日的苏堤有过相关的记载:“春时,辰光初启,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都人士揽其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云”,人们便将这里列为“苏堤春晓”而传于后世。

清代,醉心于西湖风光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也“复制”了“苏堤春晓”这一景观。这处景致位于圆明园天然图画景区(当年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东侧,曲院风荷景区中九孔桥的西北。当年此处有一座三间卷棚顶的敞轩,上悬“苏堤春晓”匾额。敞轩南北则是一条长度达200余米的河堤,河堤东侧即曲院风荷景区的大型荷花池,西侧是一条溪流,一池一溪从意境上大致模拟了西湖的样貌,而且,当时,圆明园的“苏堤”上也是遍植各种植被,到了花树繁茂之际,颇有几分西湖的意境。如今,圆明园的“苏堤春晓”仅余河堤,其余建筑均毁于英法联军之役。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乾隆皇帝对于西湖“苏堤春晓”最为精确的模仿,是在乾隆皇帝亲自规划设计的清漪园(即今颐和园)内,他以万寿山对照西湖孤山,昆明湖则对照西湖,昆明湖的西堤则完全是苏堤的翻版,乾隆皇帝甚至将西湖苏堤的“六桥”搬了过来。如今走在颐和园西堤之上,欣赏着周边的湖光山色,恍惚间有在杭州西湖的错觉。幸运的是颐和园的西堤保存完好,只不过界湖桥被英法联军焚毁后未重建。

三潭印月

该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方壶胜境”,最左侧三座小塔处便是“三潭印月”。

如今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后就是西湖“三潭印月”的风光。三潭印月在西湖之中的一处小岛旁,由三座瓶形的石塔组成。西湖中共有三座岛屿,分别名为湖心亭、阮公墩和小瀛洲。这三座岛屿分别象征着神话传说中东海上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亦名方壶)和瀛洲三岛。而这瓶形石塔,其最初的作用,实际上是苏轼治理西湖时在湖中所设置的“警戒线”:当时为了防止新疏浚的西湖再次淤塞,苏轼命人在湖水深处安置了几座石塔,并命令在塔围合的范围以内,禁止养植菱荷芡蓬等作物。

后来这些石塔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毁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三座石塔,则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钱塘县令聂心汤所建。

圆明园内的“三潭印月”在哪呢?它位于圆明园四十景的“方壶胜境”中的涌金桥以西一片相对独立的水域中。当年,其主体建筑是位于景区东部的一道九曲临水的廊桥,而其中央则是一座重檐四角方亭,上面悬挂“三潭印月”匾额。当年,站在亭子上向西面的水域望去,便能看到在水中树立起来的三座葫芦状石塔,这便是模仿西湖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也代表着西湖中的模拟仙山的“小瀛洲”。其东侧方壶胜境,则是对于另一处仙山“方壶”的模拟。而当年“三潭印月”一带还有一座石桥叫涌金桥,桥的名字非常容易让人联想起杭州的涌金门和涌金河(今浣纱河)。如今,“三潭印月”匾额早已不见踪影,三座石塔都已无存,涌金桥早已坍塌,周围是散乱的巨大石块。

对于海上三仙山的模拟,在清代的皇家园林中还有多处,如圆明园福海中心的“蓬岛瑶台”景区,便直接用三座岛屿来象征三座仙山。

另外,颐和园中的凤凰墩、治镜阁和藻鉴堂同样也是三座仙山的体现。甚至清代的大贪官和珅在自己的私人园林淑春园的湖面上(即今天北京大学未名湖)也仿造了这样一处景致,不想最终这组建筑竟成置他于死地的二十大罪状之一。

雷峰夕照

图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涵虚朗鉴”,最下方即为“雷峰夕照”的大殿。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西湖边上雷峰塔也成了游客们的必游之地。这座宝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当时杭州还是吴越国的统辖范围。该塔原计划是修筑到十三层,然而当时吴越国时刻面临着被北方的赵宋王朝兼并的威胁(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因此这座宝塔只修到了第五层便作罢。与西湖北岸的保俶塔比较起来,雷峰塔简直成了一个矮胖子,而保俶塔则以它苗条的身姿著称。雷峰塔于南宋时重修,经过整修后的雷峰塔可谓金碧辉煌,尤其是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因此,时人以“雷峰夕照”来命名此处景致。

圆明园中的“雷峰夕照”遗址

明嘉靖年间,雷峰塔外层建筑毁于倭寇之乱,宝塔仅余通体赤红色的砖砌塔心。1924年,维系了近400年的残塔最终还是倒掉了,为此鲁迅先生还专门写过一篇名为《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文章,借着雷峰塔倒塌的事实,批判当时腐朽的北洋政府。2002年,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一座完全仿照南宋时雷峰塔建筑风格的新塔重新矗立在西子湖南岸,与北岸的保俶塔遥遥相望。

圆明园的“雷峰夕照”位于福海东岸涵虚朗鉴景区的最南部,这个版本中的“雷峰塔”并不是宝塔,而是一座西向的三开间殿宇。相比于西湖略微逊色,但这里也非常适合欣赏西山的落日。如今,“雷峰夕照”仅存大殿基址,不过夕阳西下时,这里依然是远观西山落日的绝佳之处。

曲院风荷

西湖的“曲院风荷”景致原名“麯院荷风”,麯院本指宋朝时候设置在西湖一带的官家酿酒作坊,这座作坊的旁边有一座水池,池中遍植荷花。当时,清幽的景致再加上荷花的清香,引得游人络绎不绝,此处也因而名列“西湖十景”。但此景致在南宋灭亡之后便逐渐衰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到游览西湖时,将此处略加修葺成为一景致,只是酒坊不再,而且亭台错落有致,因此康熙皇帝将原来的“麯院”二字更改为“曲院”,而且康熙皇帝还认为“荷风”二字重在描述风,而若改为“风荷”二字,才能将重点放在荷花上,因此改造完的景致就命名为“曲院风荷”。

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也营造了这样一处“曲院风荷”景观。这处景观在圆明园“西湖十景”中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其主体为南北长400余米,东西宽近150米的水池,这座水池是杭州西湖的一个缩影,其西侧的河堤模拟苏堤,北侧过一座名为“棕亭桥”的桥亭后便进入了一组建筑群落,其中的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曲院风荷殿,殿西侧是一座二层的小楼,名为“洛伽胜境”。“洛伽”全称为“普陀洛伽”。此名来源于佛教圣地普陀山,那里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而这座“洛伽胜境”也正是圆明园中供奉观音菩萨的场所,它和曲院风荷南部景区中的荷塘形成了“莲花观音”的意境。

不过,当年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景观,还有着自己的特点,如池水中央有一座九孔石桥,将湖水一分为二,站在任意一处远观此景,都有几分“长虹卧波”的感觉。石桥两侧各有一座牌楼,分别名为“金鳌”和“玉蝀”(如今北海大桥的前身就叫金鳌玉蝀桥,桥两端分别有“金鳌”和“玉蝀”的牌楼),石桥东侧牌楼的东边,有一座上圆下方的重檐亭,名曰“长虹饮练”亭。有意思的是,“长虹饮练”亭和九孔桥的这种建筑搭配,很容易让人们很联想到位于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和廓如亭。乾隆皇帝曾专门为曲院风荷题了一首诗:“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如今,圆明园“曲院风荷”景致的荷花池还在,其他建筑都已被毁,九孔石桥遗址还躺着一些石块。

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是一处较为宽泛的景致,是西湖一些特色景观的综合。平湖自然指的是西湖,而秋月则无疑是秋日的月亮。当然欣赏“平湖秋月”的最佳时刻自然是月圆之夜。而赏月的最美之处当属白堤西端康熙皇帝御题的“平湖秋月”碑处。这里东接白堤、断桥,南望则有湖水和群山,西侧则是孤山景区,北侧则背靠宝石山和葛岭山,可谓四面皆景。

如果按照圆明园里“西湖十景”修建的先后顺序,圆明园里的平湖秋月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处景致最晚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形成并命名了,但乾隆年间将此不断完善,后将此景列入圆明园四十景,并绘制成《御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传于后世。乾隆皇帝特为此写下了一首《平湖秋月》:“不辨天光与水色,结璘池馆庆霄凉,蓼烟荷露正苍茫。白傅苏公风雅客,一杯相劝舞霓裳,此时谁不道钱塘?”

乾隆时期,圆明园“平湖秋月”的位置也颇有几分西湖的神韵:其东侧为石桥和“双峰插云”景观,西侧则连接廓然大公景区,北侧倚靠一组不高的小山丘,南面则是水面宽阔的福海(模拟杭州西湖)。在周边景致的营造上,乾隆皇帝非常用心,力求从意境上达到最佳。如今,只有一座新立的“平湖秋月”石座,提示游客想象昔日的盛景。

花港观鱼

“花港”原本只是南宋时杭州一处私家园林内的景致,当时的一位内侍官相中了西湖西南花家山下的一条名为“花溪”的小河,在这花溪畔筑起了一座私人园林,名为“卢园”。他在园内开凿了一方水池,并在里面蓄养各色鱼类,因为景致别有韵味,也引得无数文人雅士的造访,并由此得名为“花港观鱼”,但随着岁月的变迁,卢园逐渐荒废。康熙年间则将此景改建在西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并撰文立碑,形成了新的“花港观鱼”景观。

对于花港观鱼的模拟,在圆明园中共有两处。其一是位于西峰秀色景区北部,另一处则是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坦坦荡荡”景区。这处景区于雍正年间已经成形,当时名曰“金鱼池”,至乾隆年间改称为“坦坦荡荡”。常在此观鱼的乾隆皇帝专门写了一首诗:“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据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乾隆在圆明园居住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期间他共来此欣赏并喂鱼有72次之多,可见他对于此处的喜爱。虽然此处景点的名字和“花港观鱼”相去甚远,但从意境上,这里却是最为贴近的。如今,花港观鱼里早已没有了鱼,其西侧还留有“匡卢”的残余景致。

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在西湖十景中,是个地地道道的“借景”。这里的双峰分别指的是位于杭州市区周边的北高峰和南高峰,这两座山峰相距有十余里,当年两峰顶端各有一座七层的宝塔,远远望去双塔如直插云霄一般,故宋代时即有“两峰插云”的说法。至于在何处观赏这个景致,历来各有说法,有主张在灵隐寺附近的,也有提出在苏堤上的。到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将这个位置定在了灵隐寺旁的洪春桥畔,并树碑题字,还将“两峰插云”改名为“双峰插云”。

圆明园中的“双峰插云”位于平湖秋月景区内,是一座建在高台上的重檐四方亭。高台南侧有石阶可供上下。每逢重阳节登高之日,皇帝便会和后妃们在此处登高远眺,而圆明园西侧的群山此时便像极了杭州西湖西侧的天目山余脉,当然北京西山也不乏高塔,如位于玉泉山南峰的玉峰塔(定光塔)和北峰的妙高塔等。这两座宝塔恰好比拟了杭州的南高峰和北高峰,因此圆明园的这处“双峰插云”和西湖的都属于“借景”的范畴,即通过远处的背景来体现其名称的寓意。如今,“双峰插云”的无论是高台还是四方亭早已无存,放眼望去,“双峰”也早已被现代化高楼大厦所取代。

南屏晚钟

南屏是杭州的一座山,即南屏山。此山下有一座在杭州非常知名的寺院——净慈寺,杭州人往往将其简称为“净寺”。南宋时一位法号为道济的和尚曾在此驻锡(指僧人住于此),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名气,而这位道济和尚,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济公。

明代洪武年间,净慈寺铸造了一口重约两万余斤的大钟,每逢夕阳西下,该寺庙都会鸣响此钟,而其钟声也是响彻整个南屏山麓,并延伸到整个西湖,甚至几乎大半个杭州城都能够听到这梵钟之声,“南屏晚钟”也由此而得名。

圆明园的“南屏晚钟”位于福海东南,属于圆明园四十景中“夹镜鸣琴”范畴。当年,这里有一座奉祀碧霞元君娘娘的广育宫,而“南屏晚钟”就位于广育宫旁边。杭州的“南屏晚钟”位于西湖东南,圆明园的则位于福海东南;杭州的紧挨着佛教寺院净慈寺,圆明园的则依傍着道教宫观广育宫。可以说圆明园的这处景致是对杭州西湖“南屏晚钟”的会意写仿,从意境上讲,已经和原景致较为接近了。

如今,圆明园“南屏晚钟”景观不再,其西侧的广育宫也已无踪影,只剩下标有“广育宫”的石座。

柳浪闻莺

杭州的“柳浪闻莺”景观位于西湖东岸,最初成型是南宋时,孝宗(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之子)为自己的父亲宋高宗兴建的一处园林,名曰聚景园。园内遍植柳树,再加上树上时而鸣叫的黄鹂鸟,使得聚景园成为一处风景绝佳的游赏之地。而高宗和孝宗每次驾临都会在园中逗留很久,之后还会顺便乘船游览西湖。据说有一次高宗坐在船上游览之际,听到有人用家乡话(河南开封,即北宋的首都)叫卖鱼羹,于是宋高宗便将售卖者召唤上船,不仅品尝鱼羹,还和卖鱼者聊起家乡事。因卖鱼羹的大嫂姓宋,后来杭州便衍生出了一道名吃,即宋嫂鱼羹。

圆明园中的“柳浪闻莺”则位于文源阁西北,主体建筑为一座跨溪水的小桥和一座石牌坊。其周边则是大片的稻田,在一片稻花香里去寻觅这一处清幽之所,虽然没有柳条的婀娜,但是也寄托了皇帝对于农桑的重视。

如今“柳浪闻莺”石牌坊位于北京大学朗润园内,而牌坊上“柳浪闻莺”四个乾隆皇帝的题字匾额则存放于圆明园中。

断桥残雪

说到西湖的断桥,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一定是许仙和白娘子在此相会的故事。据说断桥原名“段家桥”,本是因这附近有姓段的人家居住而得名,但日久天长这字儿就逐渐讹传成了“断桥”了。作为白堤最东端的一座著名的桥梁,这里已经成了到杭州游玩的人一处必看景点。西湖断桥之美在于雪。大雪初霁之时,断桥北面的宝石山和山上的保俶塔以及桥南侧的西湖银装素裹,显出几分动人之美。

相比之下,乾隆皇帝在圆明园营造“断桥残雪”时,其景色相比西湖逊色不少。乾隆时,圆明园内的“断桥”虽然也是一座石桥,但它架在一条南北向的狭窄的人工河道之上,而且其西侧属于汇芳书院景区的几组叠石,远不能和杭州宝石山相比。乾隆皇帝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特意在圆明园断桥东侧竖起了一座“断桥残雪”石牌坊,上面有他写的“断桥残雪”四个大字以及关于此景观的诗一首:“在昔桥头密雪铺,举头见额忆西湖。春巡几度曾来往,乃识西湖此不殊。”这座石牌坊在圆明园被焚毁后流失,最终于2012年,在北京大学校园北部朗润园修缮施工中得以重见天日。如今这座牌坊仍然静静地树立于北大校园内。

如今,在圆明园“断桥残雪”景致附近,还有汇芳书院的太湖石诉说着昔日的繁盛,而在断桥遗址附近,则新建了一座桥梁,为圆明园增添了几分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