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敛之的“且住为佳”楼
位于西安门大街路北的水准原点建筑
朝阜大街并不是一条严格意义上东西贯通的街道,阜成门和朝阳门之间有北海相隔,因此,北海大桥(连通北海东西岸)所在的文津街就成为朝阜大街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内大街东头折向南沿西四南大街,到西安门大街后,就能与文津街、景山前街等街道连接起来,经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大街一直到朝阳门。
西安门大街因北京皇城的西门——西安门而得名。西安门是皇城的重要通道,明清两代皇帝出宫去西山的皇家园林,必经西安门。清《顺天府志》中西安门以西称西安门外大街,以东至今北海大桥称西安门大街。1911年后俗称丁字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合称西安门大街,但当时西安门已不存在。
西安门是何时消失的?有人说是民国时拆除的,也有人说是“文革”期间拆毁的。其实都不是,西安门是毁于一场火灾。民国时,皇城墙逐渐被拆毁。西安门附近的城墙也被拆除,剩下孤零零一座城门。城门两边有许多小生意人做买卖,逐渐形成了一排长300余米的棚户区。据记载,1950年12月1日凌晨,不知哪一家棚户不慎起火。当时北风呼啸,只一瞬间已是浓烟滚滚,待消防队赶来时,整个棚户区已是一片火海。经过四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待大火熄灭时,古老的西安门已是一片灰烬。
西安门大街路北103号是一座临街的三开间砖木二层小楼,楼上原悬挂着一块很有意思的横匾“且住为佳”。这是英敛之为自己的住所题的名,并亲自撰写了《且楼记》。
英敛之(1867-1926)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天主教领袖、教育家和慈善家。英敛之一生办了几件大事,影响深远。其一是1901年他在天津筹办《大公报》,英敛之担任总经理前后达10年之久。英敛之经常亲自撰写评论,讥讽时弊,伸张正义。《大公报》曾一再指名批评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险些被袁查封。《大公报》还屡次倡导社会公益活动。1907年江南水灾,《大公报》发起募捐,筹银11469两,全部赈济灾区。《大公报》至今已创办115年。1912年,英敛之辞职返京,退隐香山,办了第二件大事,即办慈善事业。他先后任慈幼局长,主持收养受水灾影响儿童的各项救济工作,参与香山慈幼院的筹建工作。1919年,英敛之办了第三件大事,筹办辅仁大学。他租用旧涛贝勒府作为校址,成立辅仁大学预科辅仁社,任社长。在他的辛勤操办下,辅仁大学预科顺利开学。但他却已身染重病。他将重任交给弟子陈垣,陈垣不负重托,辅仁大学成功开办。
西安门大街上的且楼是英敛之购买的一处房产。1926年1月英敛之病逝于且楼。如今,该楼经过翻建后还在使用。
西安门大街沿线,不得不提西什库大街。明代,在皇城西北角,紧临西城墙建起了十座巨大的皇家库房。因十座库房均在皇城西部,故被统称为西十库或西什库。乾隆年间将十库并为三库,但名称未变。民国后,十库被废,十库所占之地逐渐为机关、学校使用。原十库旁的通道被开辟为大街,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西安门大街。从清末至民初,曾被分别称为西什库、西什库夹道、后库等,1965年统称西什库大街。
西什库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南口路西33号,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教堂。它又称北堂,位于宣武门内的宣武门教堂称南堂。
北堂原建在中南海紫光阁以西一个叫蚕池口的地方,当时叫蚕池口教堂。清中叶以后,屡起教案。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籍没教堂并拆除大堂。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被迫归还教堂产业,并被迫同意重建教堂。清朝末年,风波又起,慈禧在扩建中南海时,执意要教堂迁走。经与罗马教廷几度磋商,慈禧不得不赔地赠银,将教堂迁至已废弃的西什库旧址。1888年西什库教堂建成,成为华北天主教会的总堂。经历300余年的坎坷,几经拆毁、搬迁、重建,西什库教堂终于走到了今天。它的刺向蓝天的尖塔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气魄与胸怀。
在西安门大街路北现北大妇产儿童医院内,有一座形式很独特的建筑,很像是一座微缩的古希腊神庙。这是始建于1915年,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水准原点建筑(水准原点,即某一地区计算水准点最原始的基准)。辛亥革命后这里是陆军部测地局,于是将水准原点建在了院内。北京水准原点建筑经历一百多个春秋,现在仍然具有原始对照参考功能。
光明胡同在西安门大街东口以南,北口在西安门大街,南至东红门胡同。清代称光明殿胡同,简称光明殿。1965年改称光明胡同。胡同因位于其西的大光明殿而得名。大光明殿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内供奉玉皇大帝,是一处皇家道观。清初,许多重大活动在此举行。雍正、乾隆年间,曾对大光明殿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光明殿因曾作过义和团的拳坛而被焚毁。
光明胡同比皇城西南角的其他胡同开阔规整,在浓郁的树荫下不少古旧的四合院还较完好地保存着。光明胡同45号,是北京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1936-1997)的故居。刘绍棠20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20岁时,他以自己的稿费买下了光明胡同这个小院。现在刘绍棠的故居已辟为刘绍棠乡土文学研究会。
3 因图书楼而得名文津街
位于文津街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文津街东西走向,不长。西起府右街北口与西安门大街相连,东至北长街北口与景山前街相接,原本没有特殊的名称,只是西安门大街的一部分。后来,因为一所图书馆的建立,民国年间才被称为文津街。
乾隆年间,清廷命大学士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这是一部古今图书的集成,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书编成后,先后抄写了七部,分别藏于七座藏书阁内。北京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与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此外还有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并称“四库七阁”。
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进的潮流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什刹海鸦儿胡同一带)。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1915年将文津阁收藏的《四库全书》正式移交京师图书馆。1931年在北海西南部,原明代玉熙宫、清代御马圈旧址上建设北平图书馆新馆。新馆建成后,《四库全书》即藏于新馆。新馆主楼被命名为文津楼,馆前的这条街也就被称为文津街了。
文津阁中的《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在文津楼中,仍是原架、原函、原书完整地存放着。文津阁《四库全书》共36304册,分装在6144个书函中,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当年高大的128个书架上。而且书中的夹板、丝带、铜环一如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的朱印,“纪昀复勘”的黄笺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
文津街上的新馆由德国建筑师设计。他考虑到周围的环境,采用钢筋水泥的结构,内部设施十分先进,堪称当时的世界水准。但建筑外形却是中国式的,仿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形式,整座建筑群典雅庄重,浑厚古朴。建成后,先后参与策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大师级学者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陈垣、李四光等,而梁启超、马叙伦、蔡元培等曾先后任馆长。
1949年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在西郊紫竹园旁又建成新馆。1998年更名为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文津街再往东就是很多人非常熟悉的景山前街、东四西大街和朝阳门内大街,这一带的历史广为人知。与文津街相连的是景山前街,它是故宫和景山之间的一条路,从前这里是宫城禁地。当年,景山门前有其他门,门紧对着故宫神武门,中间路面很窄。上世纪30年代以后,故宫博物院展宽马路时,把北上门等建筑拆除,形成今天景山前街的规模。
过了景山前街就是五四大街,因街西端有旧日的北大红楼,是著名的“五四运动”发源地,变得“五四大街”之名。五四大街东端就是东四西大街。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东四的范畴。东四与西四相对应,其得名也是因为这里有四块牌楼。东四在元代就已形成繁华商业区,这里有不少商号、店铺,是全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东四与朝阳门紧密相连。这一带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群,当属孚郡王府。虽然名为郡王府,但是其规制完全属于亲王府的等级(亲王府比郡王府等级高),而且就北京城来讲,这里是保存最为完好、建设最符合标准的亲王府。
补白
宏仁寺佛像今安在
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西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胡同叫养蜂夹道。为什么叫养蜂夹道?这里养过蜜蜂吗?不,这里是明朝的羊房夹道。从这里往北有羊房、牲口房、虎城等,都是为明朝皇帝饲养动物的地方。民国后讹传为养蜂夹道。
《京师坊巷志稿》载,玉熙宫迤西,曰棂星门,迤北曰羊房夹道、牲口房、虎城在焉,内安乐堂在焉。凡宫人病老或有罪,先发此处,待年久再发外之浣衣局。成化间,万贵妃专宠,孝穆纪皇后托疾居此,诞孝宗。
明代安乐堂有两处,一处在地安门以东,今安乐堂胡同内。另一处即在羊房夹道内,因地处西内,故称内安乐堂。安乐堂并不安乐,它是宫内处理有病或有罪太监与宫女的地方,到了那里,无异于判了无期徒刑。那么明朝皇帝明孝宗何以诞生在这里并在此长大?这要从明宪宗时万贵妃专宠说起。
明宪宗朱见深还是幼儿时就由万氏照料。万氏对小太子既像保姆又似母亲,小太子一刻也离不开她。朱见深16岁登基,即位后马上封已35岁的万氏为贵妃。此后,万贵妃牢牢地控制了这位小皇帝,在后宫专横跋扈,胡作非为。她曾产下一子,但很快夭折。此后,凡后妃有孕,她必迫其堕胎,以保住自己的专宠地位。一次,宫女纪氏被临幸怀孕,怕遭万贵妃打击,称病躲到安乐堂住下。在太监张敏掩护下生下皇子朱祐樘,并在安乐堂养大。后来张敏告知朱见深真相,朱见深立即下令接回皇子,并封纪氏为妃。历经曲折,朱祐樘即位,是为孝宗,年号弘治。
养蜂夹道附近有305医院。这一带,明代曾建有供皇帝游乐的清馥殿、腾禧殿。清康熙四年,又将此处改建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宏仁寺。从明清地图上看,羊房夹道比现在的养蜂夹道长,宏仁寺在养蜂夹道北口以西,其位置应在305医院的西北方。
宏仁寺坐北朝南,山门东西两旁各有一栋高大的牌楼。山门前有三座石桥,桥下为方形水池,池水由北海引入。池北依次为天王殿、慈仁宝殿、大雄宝殿及各配殿。池南有一座坐南朝北的华美戏楼与山门呼应。整座寺院布局严谨,气势磅礴。
改建宏仁寺,是为了迎奉一尊极其珍贵的佛像。这佛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的周朝时期。
传说古代印度的优填王因思念释迦佛祖,命巧匠用名贵的旃檀木雕刻了一尊释迦佛祖像,令优填王可随时瞻仰佛像,以解思念之苦。据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尊佛像,长期供奉于古印度及龟兹。后来辗转来到中国,曾供奉于凉州、长安、汴京、上京等地。
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迎请旃檀佛像至大都万寿山仁智殿(今北海琼华岛上)供奉,后又移至大圣寿万安寺后殿(今白塔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万安寺失火,移入鹫峰寺前殿。清康熙四年(1665年)移奉宏仁寺。佛像高约五尺,“扣之声铿锵若金石,入水不濡。轻如髹漆,晨昏寒暑其色不一。”宏仁寺因供奉旃檀佛像而被俗称为旃檀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处烧杀劫掠。他们也一把火烧毁了宏仁寺及皇城西安门北面的许多建筑。这座世界级的珍贵艺术品从此下落不明,是被侵略者劫掠,还是毁于大火?所幸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用白檀香木仿旃檀佛原像复制了一尊,供奉在东城冰盏胡同贤良寺内。不料贤良寺于1993年被拆掉,不知这旃檀佛像的唯一复制品是否还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