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雁翎队”

 作者: 宫五一

“八一”那天,我用轮椅推着96岁的父亲去莲花池赏荷,曾为战地记者的他,饶有兴致地讲起了当年采访“雁翎队”的事情。

父亲1939年投身抗战。当年秋,日寇占领了白洋淀的新安城,并且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淀区猎户交出“大抬杆”猎枪等武器。父亲奉县委指示,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走村串淀宣传抗战。世家猎人孙革、姜秃子、赵保亮、邓如意的渔船上都支架着“大抬杆”,为防枪膛火药受潮,均在火眼上插着一支雁翎。父亲向大家揭穿鬼子的缴枪阴谋,并动员他们出来打鬼子。恰好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也将大张庄、郭里口、王家寨一带的20位水乡猎户动员了,大家便划归为区小队的一个班,起名“雁翎队”。依祖辈围猎打雁的常规,“雁翎队”各船呈“人”字划行在淀中,犹如空中飞翔的大雁群。

1940年夏,县委又独立组建了“雁翎队”。首任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刘森(任贵森),队里建立党支部,赵谦任书记。后陆续扩大到40余人,下分3个班,28只排子船、1只4舱船。仍以“大抬杆”火枪为主,外加3支手枪、4支冀中造。至此,浩瀚的白洋淀有了区、县两支“雁翎队”,时分时合,协同作战,

“雁翎队”队员打小在白洋淀捕鱼捉蟹,个个淀情熟,水性好,许多人能口叼空心荷花秆扎猛子摸鱼。白天他们荡舟以荷花、芦苇作屏障,神出鬼没与鬼子周旋,忽而在主河道设伏,转眼又划到河汊,措手不及将鬼子打得人仰船翻;夜晚,又携带炸药、手榴弹,接二连三端掉鬼子的据点炮楼。直令进犯白洋淀的日伪军闻风丧胆。

当时,父亲见母亲家的车把式张洪谋水性好,又会武功,就鼓动他投身“雁翎队”。不久,张还当了大队长。

父亲1942年参军,1944年作为冀中九分区《前哨报》记者,经常深入“雁翎队”,与队员同吃、同住、同打仗,同时进行采访,写出了《威震水乡的“雁翎队”》,先后刊登于《前哨报》、《晋察冀日报》。

1945年,新华社军旅记者徐光耀慕名邀父亲二次采访“雁翎队”,俩人与“雁翎队”时任队长赵波结为挚友。1958年,徐光耀根据多方采风,后以赵波领导的“雁翎队”为原型,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