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荣:SOHO嫂的瓷营生(图)

 

(资料图)

实用又美观的瓷绘茶具。

“中国红”系列产品让顾客爱不释手。

外国友人在厂内参观。

 

 

 

当艺术偶遇山村、创意邂逅农民,它们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怀柔区庙城镇高两河村彩绘厂厂长高林荣可以告诉你答案。她锐意创新,让“中国红”陶瓷艺术“联姻”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让村里的姐妹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实现家门口儿挣零花钱儿的梦想,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时尚农民新概念——“SOHO嫂”(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即单独办公、家里办公)。而随着“SOHO嫂”大军的不断涌入,曾经寂静而美丽的小山村,因为艺术和创意的注入而沸腾起来……

一心向瓷学技艺

如果不是进入高两河彩绘厂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京城脚下居然有个陶瓷彩绘厂,而且产品远销海内外。而创造这个“传奇”的,就是高林荣,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

1978年高中毕业后,高林荣拜景德镇粉彩瓷器工艺大师方根才为师,苦心学习釉上粉彩瓷器技术,随后在高两河彩绘厂这个村办企业里担任技术指导员,培养和指导企业青年女工釉上粉彩瓷器绘画技术。

这期间,高林荣坚持和师父学习釉上粉彩瓷器配色技术,无论酷暑寒冬,面对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甚至是身怀六甲,也从没休息一天。“林荣这丫头有股执着劲儿,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儿。”连70岁的景德镇老师傅都惊讶她的执着和顽强,并破了老例儿收她为徒。

“当时,师傅看我是真想学彩绘,就正式收我为他的关门弟子,把他的绝活儿毫不保留地教给了我。”经过反复练习,高林荣终于掌握了釉上粉彩瓷器中最难的配色技术,她甚至看一眼瓷器样品,就可以丝毫不差地配出所需颜料,技术可谓炉火纯青。不仅如此,她还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向窑工师父学习烧窑技术,她不怕苦、不怕累,打破了女子因身体素质、生理条件而不能当窑工的限制,掌握了粉彩瓷器全部的关键生产流程,为以后个人承包彩绘厂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86年,村领导决定由她担任彩绘厂的厂长。“当时,我还真有点含糊,担心自己能干好吗?这可是关系着村里姐妹们的营生呢。”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高林荣依然历历在目。“如果没有师傅和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可能真的退缩了。”在大家的帮助下,高林荣鼓足信心,凭借多年来在职工心中积累的信任和扎实过硬的技术基础,担起了彩绘厂厂长的重担,并带领拥有职工300多人、年产值500多万元的庞大的彩绘厂阔步前行。

时间到了1995年,瓷器行业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为技术落后和产品更新速度慢等原因,高两河彩绘厂被迫停产了。“停产半年多,许多姐妹的手艺都派不上用场了,我就和家里人商量,能不能自己承包彩绘厂,争取扭亏为盈。”对此,高林荣充满信心。说干就干。1996年,高林荣拿出家里的房子做抵押,大胆地承包了高两河彩绘厂。她精心挑选一些当年技术过硬的职工姐妹,针对她们在过去生产过程中暴露的技术问题进行专门的技术再培训,试验产品取得巨大的成功,不但解决了村里部分“4050”妇女就业问题,让她们重拾对高两河彩绘厂的信心,也点燃了姐妹们成就日后美好生活的自信。

厂里的产品为何落伍?高林荣去各个瓷器市场做调查发现,高两河的瓷器工艺好是好,但都只有装饰性,没有实用性。于是,她回到厂子里重新设计产品:过去纯装饰用的瓷瓶,给改造成灯罩,做成台灯、吊灯、小夜灯等各种灯具;过去单独一个茶壶,给配上四个茶碗再加一个托盘,变成了好看又实用的套装。她还带领工人,新研发出杯垫、洗手盆、复活节彩蛋、饼干桶等新款式。有了新产品,生意又慢慢好起来,企业也逐渐步入正常的生产轨道,又恢复了昔日的红火场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高两河彩绘厂已成为北京市农村妇女就业示范基地。不仅如此,在传统制瓷工艺领域和传承瓷文化伟大事业中,作为一厂之主的高林荣和她的姐妹们,更赢得了一片掌声……

研发高端瓷礼品

一说起瓷器烧制,高林荣的眼睛就会亮起来,40多年来,她从未厌倦过这门极需耐心的技艺,静静地沉浸在瓷世界中,努力追索着心中的梦想。且始终多年如一日,一门心思投身瓷器创作,并不断推陈出新,匠心烧制新产品。

2006年,为了占领国内高端礼品瓷器市场,高林荣与湖南长沙大红陶瓷有限公司合作,自筹资金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引进生产高温釉“中国红”瓷器的设备和技术,并作为合作生产基地来共同研发新的高端礼品瓷器。

期间,为更好地发展与长沙大红陶瓷有限公司的合作事业,高林荣亲自带领厂里技术骨干到“中国红”长沙生产基地,开展为期1个多月的交流和学习。就颜料配比、掌握烧窑温度、炸胎裂釉原因及白胎瓷器挑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高温红瓷要达到1200摄氏度,不掉色,里面有黄金的成分,色彩鲜艳,备受市场和顾客青睐。”高林荣颇为自豪地介绍,经过三年试验,终于在高两河村制成了高温红釉瓷器,并增加了高端产品线。这标志着高温红瓷在北京也可以烧制了,开创了北京瓷烧制工艺的先河。

2010年7月,北京第一只市场化高温红瓷瓶在高两河村彩绘厂出炉。新品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高林荣的陶瓷彩绘厂也因此一下子赚回了整整400万元。与此同时,她们烧制的高温红瓷产品,也开始成为长江以北地区的唯一。更为骄傲的是,如今高两河彩绘厂每年都有上百个新品种上市,且订单源源不断。

“手艺人最重要的是耐心,要沉得下心来慢慢琢磨,来不得半点浮躁。要真正把老祖宗失传的技艺找回来,还原老北京瓷,就需要我们站在古代人的角度上,慢慢地思考积累。”对于陶瓷文化传承,高林荣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北京瓷不能规模化生产,而应着重去打造瓷文化品牌。高林荣说,作为一名瓷器手艺人,选择了工匠活,就要守得住“工匠精神”,只有做到沉心静气,才能乐在其中。一番质朴之语,彰显了一个普通制瓷大师炽烈的家国情怀。

“特别是‘中国红’系列瓷器,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属收藏馈赠之佳品,一直受到客户青睐。”看到市场前景广阔,高林荣又筹集资金160多万元,改、扩建厂房4000多平方米,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丰富红瓷产品。目前,发展壮大的高两河彩绘厂主要以生产各种釉上粉彩瓷器和仿古瓷为主、以生产清代年间的仿古粉彩瓷为特色,产品全部采用传统手绘装饰和高温烧制,纹饰典雅堂皇,彩釉绚丽美艳,瓷质洁白光润,造型多彩多姿,颇受市场青睐。

熟悉高林荣的都知道,她是个愿意动脑筋的厂长。在她厂子里的陶瓷制品不仅仅局限为瓶瓶罐罐,更多的还会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私人订制”。高林荣介绍,近几年来仅为电视连续剧订制仿古瓷器就有《红楼梦》等十几部,这也让彩绘厂和她声名远播,赚足眼球同时,更是赚个钵满盆满。“《红楼梦》一部剧就净赚了8万元!这买卖做着解气。”高林荣笑着说,《红楼梦》用的陶瓷道具全部是我们厂生产的,绝对唯一,而且瓷器质量好,最主要是就近取材,从工厂到剧组只有5分钟路程。

高林荣介绍,目前厂里主要产品有瓶、罐、盆、缸,杯、盏、盘、碗及绣墩、灯饰和动物造型摆件,釉上粉彩瓷器的画面包括各种花鸟鱼虫、人物仕女、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插图、历史文化和各类祥瑞图等传统画面,同时也包括现当代彩绘名家的作品,更多的是高两河彩绘厂的设计人员研发的适应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品,绝对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物。特别是到国外,送上这样的中国风、国际范的“北京礼物”,那绝对是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就算是自己的家里,摆上这样的瓷器,也会立刻让你的房间文化气息浓郁,档次提升。

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优良的企业服务,高两河彩绘厂烧制的瓷器产品不但在上海、广州、云南等城市热销,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等20多个大使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多有合作,且有多个国家首脑、政要收藏。仅此,每年给彩绘厂带来的外汇收入就相当可观。

英雄不问出处。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厂,如今在高林荣创新带领下,不仅站上了国际舞台,老北京的瓷器事业也随之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致富不忘哺乡邻

“淡墨画线、重墨勾勒、矿物质颜料上色、烧制模板、拍图纸复制版样,细描上色,最后工人批量生产……”在庙城镇高两河村彩绘厂里,刘天蓉正有条不紊地忙着勾画瓷器上的花纹图案。她介绍,目前厂里生产的中国红各种瓷器已达几百种,销售一直供不应求,更有许多外国客商不远万里慕名前来订购。

从事陶瓷制作几十年的刘天蓉就是高两河本村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来厂工作,还曾在中央美院进修学习。仿古瓷的绘制类似于国画工笔,十年前工艺会更加复杂。而之前的她,曾是纯粹的农村家庭妇女,成天围着锅台转,用她的话说就是“镚子儿没有,日子过得没奔头儿”。可现如今,她可是这一行当的“大姐大”之一,每年工资收入几万元。更让人羡慕的是,厂子就在村里,每天上班就像在家“办公”一样,刘天蓉被形象地称为乡村“SOHO嫂”。

“这些都是老姐妹林荣给大家带来的福份儿。”刘天蓉说,相比真正的都市白领,虽然没有鲜亮的装扮,但这些乡村里的“都市白领”却享受着“SOHO一族”的清闲自在。走进高两河村彩绘厂,宁静的村落里,刘天蓉和她的同事们一笔一画、一丝一缕、一锤一作,正在认真地工作着。“我们的工作看起来有些刀耕火种、简单粗糙,但是手工艺的生命力,却在这里得到延续与传承。”刘天蓉话里透出对中国红瓷器的热爱。

彩绘车间的布局和北京国贸CBD里普通的大办公间并无两样,亮堂堂的落地玻璃,每人一个格子间。不同的是,坐在桌子前的多是附近村子里的中年农村妇女,桌上的办公器具是琳琅满目的画笔和颜料。车间里很安静,工人师傅有的在比对颜色、有的在拓片,偶尔有来回打笔的声音——彩绘用的矿石颜料大多用水和油调制,有时候颜料会凝滞在笔端,必须来回利用手和手腕力量,把颜料控出来,称之为“打笔”。

高两河村彩绘厂已有近40年历史,瓷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灯座、托盘、钢笔,甚至还有西方人的复活节彩蛋。2014年APEC会议让怀柔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厂子专门烧制了“日出东方”模型骨瓷灯具,到现在都一直热卖不断。在高林荣眼中,她们制作的瓷器“贴近生活,符合百姓需要”,这才是器物的定位。

“我们是根据农村的特点安排的弹性上班制度。”高林荣介绍,和小彩绘厂大多是年轻人不同,在操作间里忙活着的人大多40-50岁。“不出村就能把钱挣,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轻而易举实现了。”正在上色的杜景春一边忙活,一边说道,“从高姐办厂时我就在这里干了,一般是8小时准点上下班,地里活多的时候,可以先忙活地里的活,活完了再回来接着干。在这整天与艺术品打交道,不仅能挣钱,又能受点熏陶,更重要的是离家近,照顾家里顺带手儿的事。”

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高林荣还不忘众乡邻,并立志要“带动村里人一起奔小康!”如今,彩绘厂里的50多位职工全是村里“4050”的农村妇女,不仅解决了村集体就业难题,就连厂子的logo也是采用“高两河”的艺术字体,随时随地用产品宣传高两河创意文化。随着订单多,产品供不应求,在本村合适的姐妹们基本都在彩绘厂上班基础上,高林荣下一步打算再从邻村招20来个姐妹,以弥补人手不足,让更多的姐妹用画笔绘就最美的“中国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彩绘红瓷的创意文化路上,高林荣不仅收获了乡亲们的认可和点赞,她自己也连续多年荣获京郊“巾帼致富带头人”等殊荣。挂在彩绘厂门口“巾帼巧手坊”的牌子熠熠闪光,昭示着企业的发展蓝图,更绘就着一个百年粉彩瓷器企业的未来。更可贵的是,久违的北京陶瓷工艺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得到释放,并不断生长……

创业贴士

釉上彩

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为釉上彩。釉上彩的特点在装饰上由简单到复杂、彩色由一种到多种,不但色彩鲜艳光亮,同时装饰艺术性更强。

中国传统的釉上彩瓷器,最早是六朝时期的点彩装饰。这种点彩于西晋晚期出现,到东晋时普遍应用。南朝时褐色点彩仍然流行。据考古发现,北朝出现黄釉绿彩、白釉绿彩。这些简单装饰打破了早期青釉瓷器清一色的格调。

真正在瓷器的釉面上彩绘图案纹饰,是在宋、金时代北方瓷窑中出现的,如定窑的金彩描花,磁州窑的釉上白地黑花、褐花,山西、河南等地的黑釉铁锈花,金代釉上红绿彩、五彩等。还有南方吉州窑的金彩描花。这些宋、金时期南北方釉上彩绘对后来景德镇彩瓷的大量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元代以后,受金代彩瓷的影响,色彩方面逐渐丰富起来,从一种至多种。元代磁州窑彩瓷、景德镇窑的彩瓷,除红、黄、绿彩外又出现了金彩、孔雀蓝彩。到了明代景德镇釉上彩开始大发展,从釉上单彩到釉上五彩,极为丰富。釉上单彩中,红彩、绿彩和金彩较为突出。清代釉上彩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珐琅彩、粉彩、胭脂彩、墨彩、浅绛彩以及各种颜色釉上加彩等。

本版文图 温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