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新城子原是古村落

 

村内漂亮的门脸。

 

古柏九搂十八杈。

 

曾经的地主宅子。

 

■高文瑞 文/摄

看到新城子,想到了旧城,是否会有老城。

新城子是大村,去密云东北部必经之路,大街修得宽敞,有交通指示牌,标识规范。路两旁各种特色商店,格外繁华。房舍密集,错落有致,有如城镇。镇政府驻扎于此,与村同名。优越的地理位置,村子发展也迅速。

越是发达,想法越多,古城留得住吗?走在大街上,看不出任何迹象。再问路边村民,不知古城遗迹在哪里。想着这么现代的村落,古城大概消失了。

老村寻古迹

大街一侧就是村委会。很巧,支部书记李国臣在办公。他57岁,本村人,很热心,知道来意,便主动带路。自大街沿河向西,村里胡同纵横。河在城南门前,可以护城。城内遗迹不多了,李国臣不停地介绍着,说话间,指着一条胡同说:这就是南城墙。有些吃惊,水泥铺路,平整低矮,向西走了上百米,胡同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墙上的感觉。逐渐有些上坡,路边有沟,几十公分深,看出垒砌几层石块,经李国臣指点,据说是残存的城墙。

来到胡同的交叉路口,这是古城的西南角,向北又是一条胡同。李国臣说:“这胡同就是西城墙。”站在胡同口向北望,胡同很深,看来城的规模不小。胡同的纵深就是城墙的长度,南北约200多米,东西约150多米。城墙逐渐拆平,两侧盖满了房屋,形成胡同。有些民居还用着城上的砖石。西城墙离公路远,又在村子里边,还有遗迹。这个路口下面还留有西南角基座。向下看到了两层巨大方石,上面为圆石,白灰勾缝,约1米多高。

精致地主院

城里还能存有什么旧物?还有地主的老房子。李国臣带着我们在胡同里走,看到民居山墙别样,随着介绍说:这叫五花山墙,是一种砖与石的组砌形式,传统建筑。定睛细看,这面山墙在砖的包围分割中,圆石有规律地垒砌成大小不一的五部分,当地盖房的民俗,好看结实又有寓意。

来到地主院,门脸讲究,门口有门蹲儿,方形,有图案,一边是菊花,一边是荷花,雕刻精致。临街的后房山开有窗户,起拱,有着清末民初的风格。院子是三套院,五层房子,之间有门可过,随着城的走向,正房为东西向,都建有配房。房屋有民国时的,也有清代建的,主院北侧还有三间老式的合瓦房。主人当年是很有钱的人家。地主早已不在,也无后人居住,现在住有村里几家人。院落的格局也已改变,用码放的青砖隔开。房子山墙也有五花墙,形状与街上的小有不同。里院房子新换了门窗。这个院主人住在东房,为倒座儿房,守着门道旁,进出方便。从外面看,五间房屋已显示不出当年地主家的豪华,与普通的民居没有区别,甚至不如新盖房屋敞亮,却透露出传统建筑的气息。

回到新城子大街上,在一个坚果店前停下来,李国臣说:“大街贴着东城墙。”这里是城的东南角,还能看到一点残迹。看向柜台下面,果真有两三层圆石。以此延伸向北,别家的几家柜台下面断续也有几段,很像垫起柜台的台阶,这就是东城墙。坚果店紧临着另一家的山墙,间距很窄,勉强把头伸向里面,能看到房山上的巨大圆石,这就是南城墙。房角就是东南城墙的地基,古城残存。

再问古城印象。李国臣说:“你们找老主任聊聊,他知道的多。”我们在村委会静等。不一会儿,进来一位老人,80岁了,手执拐杖,腿脚不好,能来这里,让人感动。老人叫李廷权,做过村委会主任,精神矍铄,对古城很有感情。

城叫新城庄

说起古城,如数家珍。城开南北二门,像个五边形。城南墙是直的,北城墙是尖的。东北、西北两个城角呈钝角,城门突出向前,如同箭头,所以又把北城墙叫北箭。两城门上都有门楼,一大间,四角八叉,壮观漂亮,内里供着神像。南门楼上供有魁星,北门楼上也是庙。两城门上都有钟,南小北大。李老人只见过北城门上的那口大钟,平时初一、十五敲,城里有事也敲,如来了土匪、着了火等,全城人出动,保护城堡安全。李老人没见过角楼,只是在一角上看到过角楼基础的痕迹,也可能有,不能说准。城墙上的外侧有垛子,可以打击来敌,内侧建有女儿墙,保证自己人的安全。城墙马道上铺着三层方砖,格外结实。南城有门额“新城庄”,汉白玉质地。城堡没有老与旧的问题,至于什么时候把“庄”改成“子”就说不准了。

查阅志书,城名与光绪《顺天府志》“新城庄堡”所记一致。李老人记忆准确。村里曾有城志碑,城堡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进行过维修。碑文中记:“新城庄堡城二百三十丈,底阔一丈二尺,收顶八尺,高连垛口二丈,外修发券南门一座,上盖望房一间,四角各盖铺房一间。”碑文后面罗列了众多的人名,且多是这一带的军政高官,足见对于修建城堡的重视程度。城堡的规模很大,四角还建有“铺房”,也可说是角楼,这在一般城堡少见,只可惜那么早就已损毁,连地基也不易看出。“铺房”既是门楼,只一楹,与李老人说的相符。

说话间,李老人特意画出了平面地图,再加以指示,城在头脑中立刻清晰起来。城内有南北向两条街,东侧称前街,西侧称后街,街两侧是民居。城内布局整齐,贴着东西城墙是三排房,中间是两排房,这样形成了两条街。地主院就在后街上。城南有南庙,很有规模。山门三间,供着四大天王。东西配殿各三间。正殿三间,供着三尊佛像、十八罗汉。东南位置有钟楼,钟很重。城外西南有五道庙。城里有两口井,一在城北,一在南庙旁,现在井口还在,水已无多。

九搂十八杈

如何见证此地的古老。李老人说,有株古柏,就在新城子城北门外公路西侧小山坡上,值得去看。古城向北,走路不多,相隔很远就看到了树冠,高达二三十米,遮荫很广,当地村民称为“天棚柏”。近观,树干极粗,要许多人合围才能搂拢。树身不高,生出18根枝杈,有如扇面一样展开,最细的杈也如大树,一人搂不过来,所以得名“九搂十八杈”。

有人认为,明洪武年间修筑长城和新城庄城堡时,这株古柏就已经是粗大的巨树了。还认为,这里原有关帝庙遗址。人们出于对关公的敬仰,又称此柏为“护寺柏”。此柏为庙前之树,而与庙并不同龄,先有柏后建庙。李老人说:小时候进过关帝庙,那个位置可能还有几棵柏树,因为有庙,或形状特殊而存留了这一株。至于此柏的年龄,有的说为唐代所植,至今已1300多年,还有说距今已经2000多年,而树前石碑上的推测树龄为3000多年。

柏树如此古老,可能有了灵性。当地村民视为“神柏”,枝干上挂了许多红色布条,希望保佑生活吉祥平安。当年关帝庙选址于此,是否做了精心安排,借助古树神灵,保护城堡。正当此时,有学校组织学生来到树下搞活动,红领巾黄火炬点亮古树周围。学校能在这里搞队日活动,很有意义,也是让下一代记住村子古老的历史,不忘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