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八里桥忆旧: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券拱桥

 作者: 高锋霜

历史上拱卫京师的古桥有三座:京西卢沟桥、京北朝宗桥、京东八里桥。

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敕建”,“上赐名”永通桥,因东距通州8华里俗称八里桥。

八里桥南北走向,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券拱桥。桥两侧有32副石栏板,板面石刻刀法流畅、粗犷有力。栏板望柱33对,上雕石狮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东西两端各有一对戗兽,长鬣密麟、昂首挺胸。护坡石上四只体型庞大、双角倒毛的镇水兽,扭颈倾头、怒视碧波,虽多年风雨侵蚀已经残缺,但姿态仍威武雄健、霸气凛然。

清代北京所需粮食,经大运河运至通州后,需再用马车运至朝阳门或用船舶运至东便门码头。八里桥是马车和船舶进京的必经之地,因此大桥建造得十分坚固。桥上石头嵌铁相连,桥拱加固腰铁,桥墩分水尖安装三角铁桩。桥长50米、宽16米,桥面平直通畅,适合骡马大车运输。中间桥拱高8.5米、宽6.7米,来往帆船可直接通过,有“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两旁小券仅高3.5米,与如虹大券比例悬殊、错落有致,在北京地区独一无二。

1860年,清军与英、法侵略军在这里的一场血战,使八里桥名扬四海。

原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十几年后,英、法等国不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益,要求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次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耻辱的《天津条约》,分别赔偿款银400万两和200万两,但仍未能满足他们贪婪的野心。1860年,英、法侵略军队再度开到中国,8月24日占领天津,咸丰皇帝派出钦差大臣乞和谈判未遂,英、法联军一路烧杀直抵张家湾。咸丰皇帝再派大臣在通州谈判再次破裂,9月18日一早,依仗洋枪洋炮,英、法联军2万4千人向张家湾守军发炮进攻。

驻守张家湾的蒙古骑兵,挥舞大刀长矛,冒着枪林弹雨,用反冲锋战术,击退了英、法联军的一次次进攻。张家湾城下,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弹箭横飞、杀声震天。战至中午,战场仍呈胶着状态。清骑兵撤出阵地时,与接防步兵撞到一起,自相践踏、阵形大乱。英、法联军乘机开炮冲锋,张家湾阵地被突破崩溃。

9月21日,英、法侵略军以8000人的兵力扑向八里桥。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率满、蒙马队和绿营兵3万人据守,并利用桥边灌木构筑了土垒战壕。上午7时许,英、法联军分东、西、南三路发起攻击。蒙古骑兵毫不畏惧,挥刀挺矛齐声呼喊杀敌。发现英军和法军之间的空隙,便策马奋勇冲击,一度突破了英、法联军的防线,有的骑兵冲到敌军统帅部前,距敌不足五十米。敌人的炮火及散榴弹密集发射,清军飞驰的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骑兵伤亡惨重,几近不能成军。法军前锋连队冲到桥边,清军步兵跃出战壕与法军展开血战,短兵相接、英勇杀敌。上午9时,英军分兵向于家围进攻,抄袭清军后路。僧格林沁分兵无术腹背受敌,子弹、炮弹呼呼作响飞啸而过,但他仍横刀立马在大桥中央,身材魁伟的蒙古旗手高举“僧王”黄色大旗紧随其后。英、法联军用大口径火炮连续远射,清军尸横遍野,僧格林沁也被霰弹击倒,八里桥被敌军占领。

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军队与封建军队的一次经典战役。英、法联军的前膛燧发枪、线膛枪、滑膛炮、线膛炮,对付满清八旗军的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结果三万清军伤亡过半,不足万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几人阵亡。

八里桥大战的第二天,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在城郊烧杀抢掠50天,圆明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被付之一炬。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追加割地赔款,成为中华民族又一次永远的伤痛。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如今,伤痕累累的八里桥仍横亘在古老的通惠河上,记述并诉说着当年的战斗和屈辱。告诫我们历史是残酷的,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