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峰口庵(图)

 作者: 周 步

 

初夏的一天,和北京的几个作家朋友去了峰口庵。

峰口庵位于门头沟区的群峰之中,是京西古道的一处关隘。京西古道是北京通往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山煤炭等物输送进京的主要通道。京西古道因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成为京都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京西古道不是一条道路,也不是一处景点,而是众多古道的统称。早年间,我对 “京西古道”一词就犯下过这样的错误。今日至此,也算是纠正了我对京西古道的误解,增强了我对京西古道的认识。事实上,京西古道远比我们想象的深沉厚重得多,也精彩纷呈得多。

我们在赵家台村汇合。上午九时许,在赵家台村一位朋友的带领下,向峰口庵所在的京西古道进发。

京西古道有多少条通道?就这个问题,我曾向朋友们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有很多很多。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叫暖房沟的地方,在一个十分逼仄的羊肠小道上,同行者说,这就是京西古道。我吃惊。那时候,我对京西古道刚刚有所关注。还记得有一次在门头沟龙泉镇政府所在地附近,看到一个很醒目的标识“京西古道”四个大字的时候,我对旁边一条高悬于半山腰的古道伫望良久。询问一位路人,说这是京西古道的一条主干道。

汽车在通往峰口庵相对较近的一条古道旁边停下后,我们开始爬山。

北京往西的一脉山峰,统称西山。西山南北连绵二百余里,东西纵深百余里。西山往西,就是河北地界。过了河北,往西是山西,往北便是内蒙古。西山多煤,且盛产石材,善于烧制琉璃,于是,这里便形成了四通八达、往来穿梭的交通网络。咸丰六年(1856)京西王平口修城碑记载:王平口关城通道“牲畜驮运煤炭昼夜不断”。《中国煤炭志·北京卷》记录,清朝时期,西山到阜成门沿途,很多村镇因运输业而兴起,旅店户、草料供应户、修制鞍鞯户、钉马掌户、编筐做袋户等五行八作,多达数百家。那些平坦的地方,可以用马车牛车来运输,山高沟深之地,只能用毛驴和骡马驮运。所以,平原地带的道路就显得开阔宽敞,那些峰回路转和陡峭险峻之处,就显得狭隘逼仄,险象丛生。

我们在古道上爬行。古道由西向东。时间是初夏,山间万木争荣,绿意葱茏。早晨的阳光还不是太热,山风吹过,凉风习习,我便穿了单薄的外套。但沿着崎岖的山间古道行走了三四百米后,我便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古道荒芜败破,草木杂陈,但所经之处,茂林秀木,繁花点点,景色怡人。行进途中,时有野果耀人眼目,虽然酸涩难以下咽,却也平添无限情趣。“这条古道有多久了呢?”朋友说很久很久了。

是的,很久很久了。京西古道的历史太悠久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成为燕国的西部边界后,就于此修筑关口。大道为关,小道为口。这些关口平时为内外通衢,战时则成了军事要塞。一关分内外,大道走西东。这些古道大都是商道、兵道、香道。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各处汇聚于此,运输到北京。北京的特产和“皇帝诏曰”的公文告示以及精品艺术、学术思想、潮流时尚,则通过京西古道,走向西部和北部。据统计,元、明、清三朝在西山设立关口22个。这些关口都建有关城,正中的券门通行货物、车马和行人,两侧的小圈洞用来存放兵器等。长年累月的交流和交易,使得这里形成独特的热闹景象和别样的人文景观。

我们去峰口庵有两个目的。一是看看古道上驮畜踩下的痕迹;二是据说峰口庵与赵家台村一位姓孙的女性有关,看“能不能在那里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和新的发现”。“那些深深的蹄痕,看了后你会震撼的。”朋友说。我来自河西走廊中部的焉支山下,那里自古就是马的天下,对于古道和山峰,我不缺乏经历和记忆。但是,当我看到京西古道峰口庵段那些凿刻在巨石上的蹄痕时,我还是被震撼了。或者说,是被彻底震撼了。

北京自金国海陵王迁都北京之后,就渐次成为华北的中心。据说,北京最初的建都者,就是看到西山的拱护形状后,认定此处是“神京右臂”,便定都于此。帝王之都,将相之侧,供需关系急速上升,四面八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京,道路的运载压力便不断加剧。怎么办?开设道路,昼夜运行。在经济能力和科技水平尚不发达的年代,在数百里的山中修筑一条宽敞的大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于是,那些承载重托和背负使命的驮畜,要么加大重量,要么加大运量,在陡峭崎岖的古道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奋力前行。山路崎岖,很多地方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只能靠牲畜驮运。这些驮畜主要是驴、骡子和马。铁蹄的撞击,石头上开出耀眼的花朵。近千年的岁月,那些形象逼真、散乱有序的深深的蹄窝,成了凿刻在大地上最深刻的记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已经不能用“痕迹”这个简单的词汇来陈述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马致远的那首千古名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目光所及,皆是昼行夜宿,古道风情。我想,当年马致远写下那首《天净沙·秋思》的时候,定然是西风所至,萧萧落木,才触动慨然苍凉的情绪。但他绝对没有看到过如此触目惊心的蹄痕。不然,这首诗会更加怆然悲壮,情断衷肠。

峰口庵到了。

峰口庵在京西古道崇山峻岭之间的一道山梁上。峰口庵西边,地势平缓,有一小场所;东边,则坡大沟深,一览无余。这就是古代通商关口和军事要塞了。在峰口庵西边的空地里,我们寻到了几块残破的石碑和石制雕像。从石碑残缺不全的文字记述可以看出,其中一块是清道光十四年《峰口庵重修东西山路碑》,上面记述捐款者的名字和银两数目。那尊残破的雕像是谁呢?不得而知。

峰口庵又名峰口鞍、风口岩。庵有草舍和尼姑住所的意思。峰口鞍为什么更名峰口庵?回来后,询问了很多人,均不得其解。

赵家台村位于京西潭柘寺镇。赵家台村距离潭柘寺和峰口庵大致一样的距离。赵家台村素有“纸糊的北京城,铁打的赵家台”之说。据说当年日本军队占领京西大部分地区但未能攻下赵家台村。原来,赵家台村明清时期就有地道,曲折盘旋,贯通全村。这里曾经是有名的抗日根据地。

“赵家台村的来源有几种说法,说明末清初,赵氏家族败落去了别处。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家台原先叫‘照家台’,意思是太阳照在最高的台子上。据说,清朝初期,康熙皇帝一个妃子的妹妹远嫁赵家台一个叫孙朝福的后生,从此,赵家台便名声大振,人员兴盛。”在去往京西古道的路上,那个开车的师傅说。

峰口庵清代时由王平汛绿营兵把守,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焚毁。峰口庵真的与一位姓孙的女性有关吗?那个姓孙的女性叫什么名字,做过哪件惊天动地或让人感怀追念的事情?夏日上午的峰口庵,峰峦挺拔,山川秀美,极目关山万里,登高望远,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