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镇与黄花城:金汤背后故事令人怆然泣下(图)

 

黄花城本镇口。

 

金汤石刻。

 

今黄花城村貌。

 

■魏明俊 文/图

黄花镇和黄花城是隶属于怀柔区九渡河镇的两个村庄,两村相距2.5公里,均位于怀柔西部的长城脚下,名字又都称“黄花”。这是为什么?两村到底有什么关联?“镇”和“城”又有何异?这些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怀柔人士李艳婷、孙兵严在其《黄花城史话》一文中介绍:黄花镇成村早于黄花城,黄花镇原是军事重镇,是一个中级指挥部所在地,黄花城则是守卫临近黄花镇一段长城的驻军之所。两村距今分别拥有800多年和500多年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在明代,长达200多年的长城修建及守护中,两村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花镇得名由来

据《黄花城史话》介绍:早在公元525年的北魏时期,就有关于黄花镇情况的记载。《水经注》云:“沽水又南流,出山,过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黄颁谷,故称之黄颁水,东南流注于沽水。”文中说沽水,即今白河。今《北京历史地图集》标示的“黄颁谷”,就包括黄花镇周围、怀九河上游及黄花城地区。

到了金代,黄颁谷已出现了一个拥有一定规模的村屯,它就是现在黄花镇的位置。由于它北达四海冶,直通塞外,南屏京畿内地,故被称为军事要地。至元代,这个村屯已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大村。至此,黄花镇的名称被确定下来,并驻有黄花镇“千户所”。千户,为元、明两代军事防卫所之官职,领兵千人左右,首任千户名为达鲁噶齐,是元代时监视汉族官员的蒙古人。此时的黄花镇,既是军事重镇,也是较大的商贸集镇。

黄花镇地区,北有凤陀梁与四海交界,故而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汇、征战之地。早在南北朝时,为了防御外夷入侵,中原修筑了西起西河(今大同西北),东达渤海(今山海关附近)的三千余里长城,而且还修筑了一道西起偏关,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居庸关到怀柔慕田峪与外长城相交的内长城,又曰“重城”。而黄花镇恰恰就位于拱卫陵京的要塞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黄花城建城始末

明代,朱元璋驱逐元兵出长城后,黄花镇设重兵把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加固重修,以防止残元、鞑靼、瓦刺入侵。特别是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黄花镇西南天寿山修建陵墓后,使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任务更加繁重。明景泰四年(1453年),北部诸夷不断进犯,为加强防守,尽快了解敌情,便于指挥,在紧邻头道关、二道关不远的长城下建起了一座城,即今天的黄花城,并设内、外守备各一员。从此,这一带的军事指挥中心,便从黄花镇移驻黄花城内。

黄花城距黄花镇仅2.5公里,且为黄花镇所辖,故以黄花镇名之,称“黄花镇城”。《四镇三关志》里就有“景泰四年建黄花镇城一座”的表述。这里所说的镇城,即黄花镇之城,以后逐渐简化,后称为黄花城。该城东西长约210米,南北长约240米,设有东门、前门和西门3座门;东门被百姓称为喜门,南门被称为财门,西门被称为鬼门。顾名思义,3座门的俗名与后来城中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据当地老人讲述,东门曾有一匾额,上书“威震藩篱”。可见当时建城之目的之一就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明嘉靖三十年,设黄花路营,置参将1员,领中军1员,千总4员,所辖官兵12600名。因慕田峪一带战事频繁,两年后千总改驻渤海所。这里所说的“路”不是地名,意为“方面”。黄花路即为“黄花城方面”之意,是个军事建制名称。所以,其军事管制机构迁至渤海所后仍称黄花路。而黄花镇在黄花城建成以后,便成为单一的集镇了。

黄花城管辖范围

黄花城长城段全长12.4公里,其中有空心敌台40座、实心敌台9座、墙台5座。山高墙陡,雄伟壮观。修筑的工艺比较精细,石湖峪以西为石条垒砌,巍峨坚固;以东则下甃石条,上砌城砖,美观大方。由于这里的军事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故此段长城修筑十分精细。关隘设计也严紧完备,一共设有三道关卡,即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以二道关为中心,南面西起旺泉峪山顶,经西水峪口、石湖峪口、撞道口、本镇口(头道关)、小长峪口,然后过十八蹬直达断边长城。

本镇口南,设有黄花路千户守御所,镇守“黄花城”,其余各口也设有守口城堡。第二道长城西端在桃洼楼处与大长城相接,向北经鹞子峪口折而向东,过二道关至镇河台,然后过河向东、向南至东口楼南山与大长城相接。并内设二道关城堡、鹞子峪堡等,和大长城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另外,在二道关北3.5公里处还设有第三道关卡。

黄花城附近的长城,不但修得精细,而且依山就势,随险峻山峰筑就,故而比起其它处的长城,更显得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金汤背后的故事

在黄花城本镇关西侧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竖刻了1.9米见方的“金汤”两个大字。大字的右上方,刻有“万历乙卯春”(1615年)的小字。左下侧也刻有小字。据说,此石刻是为纪念筑城大将军蔡凯而作。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石刻小字虽字迹模糊,无从辨认,但在当地百姓的心中,“金汤”石刻背后的故事,却一直被人们口口相传。

蔡凯将军系山东胶州人,将门之后。自幼从戎,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令入侵外夷闻风丧胆,在同僚中颇受敬重。但因其性格刚正,从而也得罪了朝中一些权贵奸佞。

万历七年(1573年)春,朝廷为加强北部边防,重修长城。委任年近花甲的蔡凯将军为监修御史,负责黄花城一线工程,并要求一年之内完工。蔡将军明知是那些奸贼有意借机寻隙陷害,仍凭着赤诚之心,抱着早日修好边墙、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夙愿,毅然领旨赴任。

到任后,蔡将军不顾年迈体弱,身先士卒,攀山越岭,风餐露宿,勘划出最佳路线,将长城地址选在最高、最陡峭的山脊上,以成易守难攻之势。虽然限期已近,但他仍以“千年之大计,切不可有丝毫草率之理”为由,严格监察,并住在山上,事必躬亲,餐风饮露,与士卒同甘共苦。

后来,朝廷规定的期限到了,别的工段都按时交了工,唯有蔡将军这一段,还差最高最陡处的150丈没修完。这时,那些视蔡凯将军为敌的奸佞终于找到了机会,在万历皇帝面前大进谗言,诬陷蔡将军贪污修城经费,消极抗上,有意拖延。昏庸的万历皇帝不辨是非,一怒之下,下了立诛蔡凯的旨意。

可怜蔡老将军,忠肝烈胆,刚直一生,未死于外夷强虏之手,却亡于奸佞之口。刑前,他悲愤交加,老泪纵横,斥奸贼无道,责皇天不明,指日而誓,山鸣谷应。最后仰天长叹三声,遂引颈受刑。

不料,刽子手手起刀落,蔡凯将军尸身却不倒。就在此时,从西北方向飘来一朵乌云,眨眼间,雷电交加,大雨滂沱。现场的士卒和百姓都不肯离去,他们的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了一起,并有人愤然高呼:“蔡将军死得冤,连老天都发怒了!落泪了!”闻听此言,蔡将军的尸身才纵然倒下。此事传到朝廷,朝廷又派来钦差调查,发现蔡将军负责的这段长城为最难修、也是最坚固的一段。再查账目,笔笔分明,断无贪污之嫌。钦差回京复命,皇帝也追悔莫及。于是,命人在那段长城下的小山向阳处,厚葬蔡将军,并立碑一块,刻下蔡将军冤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