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门三代“一棵菜”:老戏新唱 恢复《清河桥》《摘缨会》

 

正在整理装束,准备上场的谭孝曾。

本报记者 牛春梅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两个多小时,谭孝曾和儿子谭正岩静静地坐在长安大戏院后台的化装间。

父亲默默地对着镜子背词儿,谭正岩则拿着一个手抄的剧本翻看,两个多小时后即将开始的那场演出,让他们都有些紧张。

从9月8日开始上演的“历史辉煌·今日精彩”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系列展演活动,将要演出的最后一场,是已经几十年没在舞台上演过的老戏《清河桥》和《摘缨会》。谭孝曾在《摘缨会》里演楚庄王;谭正岩则要在《清河桥》中饰演楚庄王,在《摘缨会》里演唐狡。而在当年,谭门第四代谭富英和第五代谭元寿父子两人就曾在舞台上一起演出过《摘缨会》,如今谭门第六代谭孝曾和第七代谭正岩再次联袂演出,也算是凑成了一段梨园佳话。

佳话的背后并不简单。一连演两个重要角色,对于谭正岩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尤其是《清河桥》因为太久没演,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他们从天津请来了有名的“戏篓子”孙元喜。今年82岁的孙元喜在60多年前学过这出戏,也只演过为数不多的几次,为了这次演出重新整理了老剧本,所以谭正岩手里拿的是一个复印的手抄版剧本。“我们将原先的16场戏缩减到6场戏,大大加快了戏的节奏。”孙元喜说,老戏的演出也要有时代感,按照老本子演,今天的观众估计都得睡着了。这次纪念演出有三出老戏的恢复孙元喜都参与了创作,这也让他格外自豪。

虽然之前练习了很久,谭正岩现在坐在后台,还是坦白地说:“到现在我心里也觉得没底,因为这个戏没有任何参照物,完全是老师口传心授,自己体会。”

看着紧张的儿子,谭孝曾也有些无奈,“顾不了他了,我自己的戏还不熟呢,更何况他的戏我也不会。”谈起自己的戏,他也是忐忑不安,“最大的困难就是记不住词儿。”因为既要筹备整个纪念活动,又有几场演出要参加,真正留给这出戏的时间并不多。待会儿上台还得想着戏,记着词儿,再盯着身边的人,谭孝曾想一想就觉得更紧张了。剧中的楚庄王大概30多岁,需要演员爆发力强、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这对已经快70岁的谭孝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就是想,别让观众老看重复的戏,多挖掘点儿老戏。”虽然早就预知了会面对种种困难,谭孝曾在策划这次纪念演出时,还是特别策划了好几出几十年没有登上过舞台的老戏,而且全部二三十出戏,没有一出重复的,“我就想让人们看看,谭派和老生不是没有戏,只是缺乏挖掘和整理。”

从几年前开始策划,到后来挖掘整理,再到今年排练演出,谭孝曾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累过。这些天他都不敢穿系扣的裤子了,因为太累,至少瘦了十斤,裤子和皮带都不合适了。

累归累,看看化装间里和他背对背化装的儿子,谭孝曾还是颇为欣慰的,“这次不光每场戏都特别受欢迎,而且正岩也过了自己的一个坎儿。”原来,前几天谭正岩主演的《鼎盛春秋》颇受好评,而在5年前他演出这出戏发挥得并不理想,“这次我给他打90分,要不是有这几年的付出,他不会有今天。”对谭孝曾而言,谭派七代传承不易,而谭正岩能够真正立在舞台上,获得观众认可,无疑是最重要的事。

晚上七点半,演出正式开始。演出开始前一刻,90岁的谭元寿坐着轮椅赶到了后台,对着即将上场的孙子,老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拍拍他,让他放松。老人家坐在侧幕,看着高高大大的孙子在台上开唱,一句唱就是一句好,脸上也没露出更多的笑容,认真的表情好像是自己在台上演出。梨园行讲究“一棵菜”精神,这祖孙三代虽然没有同台演出,但他们却都在谭派传承的舞台上互相扶持,让这个传承百余年的流派能走得更远。

陪在老人一边的儿子谭立曾说,这次一共11场演出,老人来了好几次,“这次演出观众这么欢迎,我哥(谭孝曾)和正岩也都演得不错,他老人家心里也高兴,就一定要多来几次。您别看我哥快七十的人了,父亲几乎没表扬过他,这次也只是在背后跟我说了说。”

在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看来,这次纪念演出不仅是京剧流派传承的大事儿,全面展示了谭派的实力、谭派艺术的积淀,更是一次探索京剧如何破除眼前困境的一次尝试,“这次纪念活动没有专项经费,完全是商业运作,并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和市场效益,这说明只要你的艺术得到观众的认可,他们就会为你的艺术买账。”本报记者 方非摄

链接

谭门七代

谭门第一代谭志道是京剧早期代表人物,其子谭鑫培创造了京剧历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并亲自培养和提携了梅兰芳、周信芳、杨小楼、余叔岩等大师级人物,被认为是京剧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更得到“伶界大王”的美誉。他一生演出400多部京剧,留下百余出精品剧目流传至今。谭鑫培的后人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都继续从事同一戏种、同一行当,既传承了谭派艺术,又有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