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开4条区情专车邀搬迁村民故地重游 雁栖家乡人喜看山村变“会都”

 

昨天,村民们在会都参观、留影。本报记者 方非摄

 

柏崖厂村旧貌。

 

本报记者 王可心

昨日上午,怀柔雁栖镇下辛庄、柏崖厂、泉水头的80余位村民重新回到雁栖湖畔。旧时湖畔小山村,如今已是蜚声中外的国际会都。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怀柔区启动“砥砺奋进的五年·开启新航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全区8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乘坐区情教育专车,实地感受家乡喜人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雁栖湖国际会都、怀柔科学城以及位于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特意邀请了来自10个拆迁村的“家乡人”故地重游。

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历程展厅里,10余个屏幕正在播放着雁栖湖国际会都的发展历程纪录片。 一群人围在屏幕前,随着一张张老照片翻滚,关于故乡的回忆慢慢清晰了起来。

“这是我家老房子,房前坐着的是我93岁的老母亲!”原雁栖镇下辛庄村民张建华指着屏幕惊喜地说。红砖灰瓦的老房子前,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院子里晃悠的木躺椅上,坐着一位摇着蒲扇笑意盈盈的老奶奶。

屏幕上,爬了满架的黄瓜藤、黄铜色锈迹斑斑的压水井、村头耷拉着脑袋的大黄狗、半倚在墙边的铁水桶,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定格在了照片里。

“都快忘了村子啥样了。”大家看得仔细,说得热闹。张建华手里举着的相机,不知不觉中都忘了按快门。

视频又开始重头播放,围观的人却舍不得离开。“咱们现在上楼了,生活的条件比在村里好太多了,但有时候还是会梦到老村的样子。”同村的杨贵林在屏幕前迟迟挪不开脚步,恋恋不舍。

展厅出来后,村民们集体乘车在会都内缓缓穿行。气势恢宏的“汉唐飞燕”,古色古香的雁栖塔,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树林青草地,宽敞崭新的道路,虽然雁栖山下早已找不出旧村的痕迹,但不少人还是依稀能认出来自家的方位。

“那一大片就是原来的村子,我打小儿就在这,小时候淘气天天爬树,我老娘就攥着扫帚追着打,吓得我一气儿能跑出两条街去。”张建华指着窗外的停车场笑着说。同村的张海红也笑着指向窗外的雁栖河:“我是1996年才嫁到这村的,带着孩子没少在这块儿河边摸鱼。”大巴车内,村民们不停地回忆着旧村生活。

6年前,APEC会议举办地落户怀柔,为配合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下辛庄、柏崖厂、泉水头三村整体搬迁,780户村民需要搬离从小长大的村子。故土难离,然而30天奖励期内,村民签协议100%。这场看起来难度极大的拆迁,其顺利程度却出乎许多人意料。

曾为柏崖厂村村委会主任的孙荣贵是当年搬迁第一个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的。回忆起当年,他仍颇感自豪:“都说拆迁难,可要真是诚心为百姓谋利益,这事也就没那么难。” 一张《承诺书》,郑重承诺安置房屋建设完成时限;专场招聘会,5家企事业单位发出“招贤榜”;深入村民家中,入情入理拉家常,解决村民后顾之忧……短短30天,780户村民全部签约,一户没落。一年后,村民全部搬入了“柏泉庄园”新居,老街坊依然是左邻右舍。780户村民的理解、支持、奉献成就了如今的“国际会都”。

“今天我作为代表回来看老家,拍回去让家里人都看看老村子如今的模样。”张建华全程一直在用手机拍摄记录。“以后来咱们这儿开会的各国领导人得越来越多了吧,想想都觉得特自豪!”同样为“会都梦”助力的下辛庄村民杨贵林憧憬着。谈笑间,他们诉说着对旧村庄的回忆,但更多的是对新变化的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怀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柔科学城、国际会都、中国影都三大产业功能区逐渐成型。如果把这些大事、亮点串联起来,就是我们怀柔五年来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据介绍,除了雁栖湖国际会都,四条路线中还将围绕怀柔科学城、中国影都、国际会都三大板块,以及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共计12个点位。截至10月下旬,怀柔区将有8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乘坐区情教育专车,实地感受家乡喜人变化。

除实地参观外,当天,在怀柔区博物馆,“怀柔区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也拉开帷幕,170余张图片集中反映了怀柔科学城、国际会都、中国影都、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成就。在区文化馆,“喜迎十九大 开启新航程”书画展同日开展。两项展览均面向市民,免费参观,持续举办至党的十九大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