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赵晓松
居庸关村拔河队(红衣)在亚锦赛比赛中。
夺得亚洲冠军后,居庸关村拔河队与国旗合影。
一支由京郊农民组成的拔河队,居然拿了亚洲冠军。这事您听着新鲜不新鲜?
这支因为拔河“拔”出了名堂的村民拔河队,就在咱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
提起居庸关村,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想到居庸关长城。而在这座距北京城区50多公里的村庄里,村民拔河队的名头也是响当当,就在上个月举行的亚洲拔河锦标赛上,由居庸关村村民组成的两支代表队,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
居庸关村党支部书记、拔河队领队侯宝成昨天说,拿了亚洲冠军后,村民拔河队一方面希望再进一步,取得拔河世锦赛冠军,也拿个世界冠军当当;另一方面,也希望未来在村内发展拔河产业,让这“一根绳”在团结村民的同时,也为村子带来经济效益。
村民们组成了拔河队
居庸关村属于山区村,下辖七个自然村,户籍人口约1200人,这里山峦重叠、树木葱郁。
与拔河结缘,对居庸关村来说纯属巧合。2013年9月的南口镇运动会上,居庸关村获得了拔河冠军。“拿了冠军,村民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于是我们就想组织个拔河队。”侯宝成说。
在侯宝成看来,拔河可不简单,是群众体育项目,能把村民团结起来,也是“通过后退取胜”的运动,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相符。瞧,人家拔河还“拔”出了哲学。
最初,村民们拔河不讲究装备、场地,就是“拔野河”,说白了就是“瞎练”。2014年,在南口镇党委的支持下,居庸关村拔河队正式成立,经过体能考核和体检,选出了首批24名队员,开始系统训练。
3年多来,拔河队旧人走、新人来,但一直保持着24人的队伍,这其中有出租车司机、在外打工者、个体老板等,他们都是本村村民,白天忙自己的事,晚上到村委会训练。
拔河队每周固定训练6次,每次俩小时,包括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侯宝成说:“条件很艰苦,冬天没暖气,但队员们练完了都跟水洗了似的,浑身是汗。我们有个1.5吨的拉力架,每次训练8个人要拉着走四五十个来回,每个来回16米,一般人一个来回就不行了。”
亚锦赛夺冠争了光
高强度的训练,让拔河队在各项赛事中所向披靡。
2014年,拔河队在昌平区拔河比赛中击败了曾夺得全国农民运动会冠军的对手,首获区级冠军;2015年,他们击败对手,首次问鼎市级赛事;2016年更进一步,拿下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总决赛冠军。成立3年多来,拔河队共获得8项区级冠军、5项市级冠军、1项全国冠军和1项亚洲冠军。
2015年参加北京市第五届拔河比赛的经历让侯宝成印象深刻。距那次比赛8天前,拔河队的8名上场队员总体重比赛事要求的总体重超重32公斤,“当时是6月下旬,为了减重,队员们里面穿着长袖训练服,再穿上雨披,外面再套着羽绒服训练,赛前两天每人每天就吃两块巧克力,最终减重成功。”
那次决赛,拔河队的对手是受邀参赛的专业队河北承钢队。“最后我们2比1赢了。”侯宝成说。
今年8月,拔河队代表中国赴新加坡参加亚锦赛。本次亚锦赛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支代表队参加,在130多位参赛选手中,46岁的队长祁春英是唯一一名女选手。1/4决赛时,她突发肠胃痉挛,疼得躺在地上起不来。回忆当时的情景,拔河队队员樊树刚说:“可是当裁判一喊‘China居庸关’上场时,队长立刻站起来,继续比赛,然后我们就赢了。有老外赛后握手时,发现我们队长是女同志,都向她竖大拇指。”
最后的亚锦赛决赛,拔河队2比1击败对手,夺得了亚洲冠军。
在居庸关村村委会门外的露天LED屏幕上,现在仍然会播放拔河队在亚锦赛夺冠后的视频,画面中每一位队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获得亚洲冠军后,拔河队有了代表中国参加世锦赛的资格,队员们表示,继续训练,争取再夺世界冠军。
拔河让街坊邻居更近了
在拔河队队员们的心中,参与拔河运动的收获,并不只是一个个冠军。
就拿队长祁春英来说,虽然已是闻名国际赛场的“女汉子”,但练拔河前的她可是小病不断,坚持训练后,她的身体壮实了,“现在基本不生病。”
队员范东平和妻子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饭馆,他是店里唯一的厨师。为了参加训练,他不惜在晚上饭馆生意最好的时候歇业。“拔河让我和村里的街坊邻居们更近了,大伙儿凑在一起,乐和着呢,我喜欢这个感觉。”
69岁的张大爷一辈子都住在居庸关村,他说,没有拔河队前,村里人晚上回家就是打打牌、扯扯张家长李家短,“有时候乌烟瘴气的。自从有了拔河队,村里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
侯宝成说,可别小看一根拔河绳,它能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队里的头绳和五绳(注:拔河专业术语),从小就不对付,一块儿练拔河后,俩人好得出去比赛都必须住一个房间。”
如今,拔河队“拔”出名堂后,有企业赞助了一系列世锦赛标准的训练设备,其中包括数万元的进口拔河赛道,以及数千元一根的拔河绳等。村里还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去年8月,居庸关村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拔河夏令营。
侯宝成还希望借助拔河队的影响力,在农村普及拔河运动,在村里开展一些拔河教学和赛事承办活动,“刚搞拔河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说这是花钱的事,希望以后我们也能靠拔河为村里赚一些回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