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往前冲。”
自9月中旬,《千里江山图》登临故宫午门以来,“故宫跑”再度上演。排队3小时,只为在“你”眼前5分钟的驻足凝眸,强烈的时间对比,直观注解着正在涌动的“名画热”。常常被娱乐八卦把持的新闻热搜榜,这回可算增添了几抹浓厚的书卷味儿。《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成就、天才少年王希孟的传奇人生、宋代的画院体制……纷纷涌进公众视野。一时间,这种“井喷的文化热情”,让不少人对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充满了信心。
比起追星追剧,追名画显然是高雅得多的审美情趣。北宋青绿山水孤品《千里江山图》,画面爽朗富丽,横1188厘米,纵51.5厘米的巨作之上,虽景物繁多,但笔法精密,点画晕染一丝不苟;以石青石绿层层叠加,更显得质感凝重、艳而不俗。临近北宋万里江山,有观者感言: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金碧辉煌”……
▲《千里江山图》局部名作震撼,然而,若只着眼《千里江山图》受捧,就得出文化热情已然相当高涨的结论,只怕又过于乐观。
且看——
与此盛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千里江山图》四年前的一次布展。虽是同一幅画作,却是冷冷清清,鲜有人问。
▲《北京日报》2013年5月20日7版
与此盛况形成鲜明对照的,还有《千里江山图》隔壁的《游春图》。虽然是同一时间段展出的名画,吸引力却明显不足。
▲《游春图》局部
说起来,隋朝画家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具有“中国山水画史的桥梁意义”,同样“世所罕见”。在隋代之前,山水基本上是作为背景存在,直至隋代,才逐渐发展成独立画科。隋唐画作存世本就稀少,《游春图》还打破了此前山水画中“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局限性,在尺素之上,以准确合宜的布局、“超然物外”的穿插构图,展现着自然界的交替、交换与重叠的空间之美。
同一幅画不同的展出时间,与同一时间展出的不同名画,正如横纵两个坐标,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文化热情”的绝好样本。
不容否认,四年间,国人的欣赏水平、文化需求均明显提高。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总数超过4000家,仅2016年一年接待观众数量就达8.5亿人次,增长8.9%。这确实是一幅令人欣喜的“文化图景”。
然而,《游春图》的遇冷却说明,公众的“文化热情”还比较被动,需要有技巧的引导。
每个人的审美情趣或许不同,有人喜欢气势恢宏的《千里江山图》,就会有人喜欢《游春图》的明媚典丽。但不应有争论的是,这两幅名画都很值得一看,甚至它们本身也可以相互参照、形成互文。而之所以拥有如此迥异的“观众缘”,原因多在于营销的差别。
《千里江山图》堪称“未展先火”。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曾多次为其站台:“文物不修复、不展示也没尊严”,院方“已经准备好方便面”。相比之下,对《游春图》的宣传就寂静了许多,并没有在受众与文化之间搭上那座沟通的桥梁,甚至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它在山水画史中的地位。这其实揭示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少知音的尴尬。
▲《千里江山图》局部
诗书画卷、音律舞蹈等传统文化,确如基因一般沉淀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然而由于失落了历史文化情境,当代人在欣赏传统文化之时确实面临着不低的审美门坎。这也就是为啥总有专家用“看热闹”来形容某些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从“看热闹”中,虽然不能得出文化热情高涨的结论,但也并非不好,因为它至少代表许多人有勇气迈入文化门坎。而在这跨越之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许就此萌发。
好画配上好营销,方可能增加作品的吸引力,打通观众与作品之间的隔阂。其实,几乎每种文化品类背后都有说道,每件传世之作背后都有故事,找准“卖点”,让“深闺”珍宝们更大方地呈现于世人之前,才会有更多的“千里江山图”引发讨论。
而更可贵、也是当下更稀缺的,还有观众自发提升审美情趣。相较于灿若星河的珍贵遗存,一两个火爆的展览明显还是太少。也许,当更多人愿意自发地走进文化王国之中,慢慢地懂诗懂画、知书知音,去体悟我们民族、我们人类的丰厚文化遗产,文化的热度,才会不只是昙花一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