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京华十六区美景 (图)

 

 

▲在以天安门为代表的传统中轴线的东部,东城区4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皇城文化与民俗文化完美结合,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映生辉。

 

▲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美景,吸引众多的市民前来游玩。

 

▲永定门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场所。

 

◀东四文保区巧用拆违腾出的空地,在胡同里建了100多个“口袋公园”。

 

▲天桥艺术中心沉稳大气。

 

◀繁华时尚、充满活力的西单商业区。

 

◀营城建都滨水绿道郁郁葱葱。

 

◀景山顶上极目远望,天朗气清。

秋阳胜景,大美京华。国庆假期期间,本报与本市十六区联合策划推出秋韵美景画刊,在喜庆的节日里晒美景,以飨读者。

京华十六区,美景各千秋:有古城传幽韵,也有时尚绽新风;有山水多含情,也有平野好开襟。不论怎样的景色,背后都涌动着相同的推动力——疏解功能,协同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不仅是中央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机遇,也是美景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十六区美景连成一幅画卷,铺就一条通途。路的远方,是蒸蒸日上、更加美丽的北京。

文化东城

当悠扬的鸽哨在钟鼓楼上空划过,当杏黄悄悄染上地坛的银杏叶,当红彤彤的柿子探出四合院的围墙……北京的秋,承接着夏的热烈,带着独属自己的爽朗,就这样赫赫扬扬的来了。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东城的秋,美在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从永定门沿前门大街穿越正阳门、天安门,跨过紫禁城再到钟鼓楼,一条中轴线,半城秋韵情;东城的秋,美在前门三里河,风动芦苇,锦鲤悠游,900米河道“水穿街巷”,老居民情牵前门;东城的秋,美在一条条老胡同,修复古风貌,建起小公园,葫芦架上摘葫芦,口袋公园品清秋;东城的秋,美在百姓的笑脸,明眸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皱纹里夹着对生活的舒心和满意!

郑娜娜文

《新东城报》供图

魅力西城

漫步在西城的胡同小巷,越来越多的北京味道出现在人们眼中,青砖灰瓦外加砖花壁画,以其“京味”的姿态讲述着它们的前世今生,告诉人们这里是北京。

这里是北京,这里是西城,这里的人们伴随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多了几分滋润,多了不少洒脱,更多了不少“红墙意识”。街头巷尾,身穿红马甲的“西城大妈”热情中透着咱北京人的古道热肠。小铺儿、市场的经营者虽说心里怀着依依不舍的酸楚,但为了这城的发展也会自觉搬家,迎接新的梦想。

寻味西城,百姓生活服务中心里,老字号的口味飘出了久违的乡情;感动西城,什刹海畔迎来了穿着红马甲的“洋大爷”;魅力西城,在这新时代、新步伐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与这国家共同跳动的脉搏!

京根儿文

西城区新闻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