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栅栏商业街18号三庆园老戏院门楼已经基本建成,曾见证京剧诞生的老北京七大戏楼之一的三庆园,将近期重张开业。
前门大栅栏商业街18号三庆园老戏院门楼已经基本建成,一块红布遮住了招牌,内部装修施工仍在进行。
东侧同升和,西侧同仁堂,对面是吴裕泰,与这些老字号比邻而居的大栅栏商业街18号,在做了多年“大栅栏购物中心”后,终于要做回老本行——戏园子,重新响起悠扬的皮黄之声。经过两年多的原址重建,曾见证京剧诞生的老北京七大戏楼之一的三庆园,将成为七大戏楼中第一个恢复的老戏楼,近期重张开业。
目前戏楼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门口的招牌还用大红绸布遮挡着,四周的施工围挡也还没有拆掉。据了解,这个高大的通天柱门楼是依照老照片中三庆园原貌重建的,门楼上由著名书法家题写了“三庆戏院”四字,这也是三庆园在民国使用的名称。
顺着通天柱门楼走进去,一段长廊出现在眼前,开业后长廊两侧都将是展示老北京戏园文化的图文资料。再穿过一个小天井就是戏楼大厅了。“戏楼的重建主要根据曾在这里演出的老演员的回忆和文字史料设计。不过,舞台和后台都在原规制上有所扩大。”北京三庆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生介绍,观众席依然沿袭传统的茶座形式,二楼设小包厢,表现出老戏园中池座、廊座、官座的布局,大概能容纳200多位观众。
据史料记载,三庆园的戏台前曾有一副抱柱联:假象写真情,邪正忠奸,试看循环之理;今时传古事,衣冠粉黛,共贻色相于斯。重张之时,这副韵味悠长的对联也将重新挂起,再度见证京剧在新时代的发展。
现存惟一一张三庆园老照片。
三庆园可以说见证了京剧从萌芽、形成、成熟到高峰的全过程。
1790年徽班中的三庆班率先进京,随后各大徽班才逐渐入京。“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三庆园则是三庆班的主要演出场所,1796年由三庆班与宴乐居合营成立。程长庚、梅巧玲、谭鑫培、尚小云、梅兰芳、孟小冬、程砚秋、裘盛戎等京剧历史上重要的名角都曾在这里长期驻演。同时,这里还是京剧历史上最有名的科班“富连成”的发源地。因此三庆园与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被誉为“京城七大戏楼”。据说,当年戏园子里“甩手巾把儿”的传统就是从三庆园开始兴起的。
如此名声显赫的三庆园,命运却格外坎坷,曾两次被烧又复建。1958年,这里不再进行京剧演出而改为大栅栏商场职工食堂,1972年又因为房屋破败而被彻底拆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用于商业运营。
三庆园老戏票。
李永生说,为响应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北京大栅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投资注册了“北京三庆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挖掘三庆园的文化价值。随着2010年首届大栅栏三庆园主题文化展的举行,已经消失几十年的老戏楼又开始慢慢向京剧靠近,组织各种戏曲演出活动。2014年7月,三庆戏院翻扩建改造工程奠基,开启了老戏楼重建的序幕。“大栅栏不仅是商业区,曾经也是中国京剧的发源地,而三庆园又是七大戏楼之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不容轻视。”李永生说,三庆园的复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将这块京剧历史上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大栅栏地区增加一些文化底蕴。
重张开业后,三庆戏院除了邀请北京风雷京剧团常驻演出外,还将引进原创室内剧、音乐剧、曲艺,同时为戏迷票友提供活动场所。另外,三庆戏院还将多一层公益色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北京艺术类高校演出基地、中小学生校外艺术教育平台、戏曲艺术互动体验中心,更好地传播传统戏曲艺术。
重建后的三庆戏院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不仅有戏楼,还辟出“京城1796”老字号特色商业集聚区,引入爆肚冯、羊头马、年糕钱、茶汤李、豆腐脑白、奶酪魏等久负盛名的老字号京味儿小吃,以及牛栏山、御食园、谦祥益、稻香村等中华老字号。无论是游客还是老北京,都可以在这里一次性、一站式体会到全面丰富的京味儿文化。
三庆园前世
乾隆年间名“宴乐居”。清人杨懋建所著的《梦华琐簿》记载:“今日三庆园,乾隆年间宴乐居也。”
1796年,即嘉庆元年更名为“三庆园”,亦称三庆茶园。
1816年,京城出现二十座戏园,其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被誉为七大戏楼。
19世纪中叶,因演出《拿火龙》一剧着火,被大火烧毁,张云鹏等人修复。
1900年,再次毁于光绪庚子大火中。
1905年,由张云鹏等人合资复建,更名为三庆戏院。
1906年以后,电影开始在北京城内公开放映,这里成为北京最早经营电影放映的戏院。
1908年前后,名角谭鑫培、路三宝等在此演戏。
1912年,喜连成科班更名为富连成科班,这里成为富连成科班的发源地。
1923年,京剧武生名家李万春首次以“李万春”的艺名在此演出《战马超》,一鸣惊人。
1928年,因债务关系,戏园进行拍卖。因地势太小,不能多容客座,又因内部组织不良,时常辍演。
1941年10月2日,言菊鹏在此与童芷苓、裘盛戎合演了他的谢世之作《二进宫》。
1947年,更名为“三庆电影院”。
1950年,因房屋安全质量停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