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物件陈列馆

 在钟楼西侧的铃铛胡同,有一处京城老物件陈列馆,里面有1300余件老北京普通百姓“衣食住行”中使用的物件,年代集中在1900年至1970年之间。这些老物件都是由私人收集而来,摆放在这处由四合院里的陈列馆。馆长王金铭今年61岁,除了在当兵4年,他一直生活在北京,而且一直住在四合院里。

 

王金铭就像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他怀念老北京的生活,怀念街坊之间的信任。对每一个来访的人,他都会问一句:撕裂的文化,遗失的智慧,都是我们无法找寻的东西。在经济发展的几十年来,我们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四合院里的陈列馆

煤球炉子、毛笔字账本、剃头师傅的唤头、陶瓷肥皂盒、老式密码锁,按照衣食住行的分类,王金铭把展品放在屋内四周玻璃柜内。屋子正中间,是四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还有几条长条板凳。

 

陈列馆位于铃铛胡同甲4号,由一处四合院的三间西房改建而来。每当有游客来参观,王金铭先请人家坐在长条板凳上,沏一壶“高碎”,然后开始讲八仙桌上的花纹。王金铭喜欢让游客参与,他会拿出剃头师傅的“唤头”,“噌”地一声,让游客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

答案五花八门,王金铭再揭晓谜底:过去剃头师傅走街串巷,却没法吆喝,因为不能喊着“谁剃头”,这不吉利,只能用铁器摩擦发出的声音代替吆喝声。听过了唤头的声音,他再拿出江湖郎中的手铃。“郎中不能挨家去问‘谁有病,谁有病啊?’只能用这个响器的声音提示,看病的郎中来了。”

“什么叫‘夹板气’?”王金铭会拿出一个做纳鞋底用的工具,两块木板把鞋底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前后都被夹住,这才稳当,这就是‘夹板气’。”当王金铭给年轻的外地大学生讲起这些时,尤其是大学生临走时候说:“等我爸妈来北京,一定领着他们来您这里。”这就是王金铭最引以为傲的时候。

不是文物 是老物件

高中没毕业,王金铭就到福建当兵。当了4年侦察兵,王金铭回到北京。他开过出租车,开过工厂。老物件陈列馆开张的时候,他已经到社区的居委会工作。现在,他还是钟楼湾社区的纪委书记。

 

 

 

这么多年,王金铭一直住在胡同里,小时候住在天桥,现在住在交道口。家里人也都是老北京人,既有老北京人的热情,也有老北京人的“贫”。胡同里碰见街坊,王金铭总要跟人家贫上几句。逗人家一乐,王金铭也开心。

无论哪段工作经历,都是与人打交道,这让他的人缘很好。再加上老北京人的热情,王金铭已经成了老物件陈列馆的一部分。陈列馆的回头客们说,来看老物件只是一部分,更主要的是听王金铭讲,听他聊。

京城老物件陈列馆已经建立十年,但当初起名字,却颇费一番周折。老文物?王金铭觉得不妥。他说,这些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在过去的年代人人都用,算不上文物。老破烂儿?王金铭觉得也不行。虽然这些东西在很多家庭都被当做破烂儿扔了,但这些记录着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历史。

直到十年前的地坛庙会上,王金铭受到邀请去布展,主办方直接扔给他了一个做好的横幅:京城老物件。王金铭豁然开朗。这个不褒不贬的词,正是他想要的。

生活无价

当有外国游客来参观的时候,王金铭也会拿出过去裹小脚女人穿过的鞋。外国女人对这些很感兴趣,王金铭也会热心介绍。他并不认为这些不光彩的陋习,他觉得,这些也是历史,是旧时北京百姓最真实的历史。

 

王金铭说,来参观的游客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或者外国人。经常有大学生来馆里拍纪录片,有个台湾学生,来馆里对每样东西都感兴趣,都是她从未见过的东西。“可能他们没有这种生活经历,对这些就更感兴趣,”他说,北京人对这些习以为常,就不觉得珍贵了。

王金铭是馆长,却不是这些老物件的拥有人,拥有人是他的朋友老宋。老宋同样是一位老北京人,馆里最初的展品,就是老宋从自家老房子里拿来的。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展品的来源也越来越广泛。有些老胡同拆迁,王金铭和老宋就会去淘换老物件。也有人会送来老物件,价格不高,几乎是半卖半送。

王金铭还记得,有位陌生人送来了一台老式打字机,自己以前只在老电影里见过。人家不要钱,甚至连饭都不吃,确认陈列馆接受打字机之后就走了。“人家就是想给这台老打字机找个好的归宿,扔掉、卖掉都不舍得,知道我们这里能好好留着,就送来了。”

有些游客来参观,看见喜欢的物件就想买走,但王金铭从来没卖过。“没法定价啊,”王金铭说,与文物代表的官宦文化相对,这些老物件代表的就是平民文化,体现的是老北京人的生活史。“老百姓天天用的,不值钱,可也是无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