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遗风余韵故事多

 

 

这几天我家住地的小区门口“豁然开朗”,一扫共享单车构成的“五彩缤纷的障碍”,人、车出行极为方便,受到大家交口称赞。一打听,原来是爱管闲事的几位老邻居整理的。这几位老邻居都是从四合院走出的“老北京”,他们无怨无悔,每天如此,把小区整理得秩序井然。

我们小区坐落在西四环附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起的楼房,其中有些住户是从城里四合院走出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遗风余韵也随之而来——爱管“闲事”、助人为乐、种花养鸟、美化环境,也成了小区的风尚!

记得刚入住时楼前有块坑坑洼洼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几位闲不住的“老北京”不约而同地将地面收拾得平平整整后,又栽树又种花,当年种植的月季花,如今枝繁叶茂已成为院中一景!传统四合院中必有的石榴树在此也果实累累!“四合院”精神在这里有传承也有发扬!

就说文章开头所说的“共享单车”在小区门口停放一事吧,就是由首先进驻小区的宋老带头干起的。宋老已耄耋之年,他是由设计院退休的道路交通专业的高级工程师,虽已退休,因技术精湛现在不时仍有技术人员上门求教。对于“四合院”的事他更热心,只要看到该管的事,他事必躬亲,当共享单车因乱停放造成“安全隐患”时,他凭借多年的交通专业知识,就地规划停车位置,使其停放得最多,又确保人、车出行安全。当大家赞许这一善举时,宋老说:“当年我住在白塔寺附近的四合院中,尽管院内住户多、人员多、车型多,但大家相互体谅、礼让!按今日时髦的话说,四合院讲究的就是‘共享体制,共享安全,共享和谐!’”

我们现住小区年轻人多、孩子多,小区中的“老北京”说:使孩子们了解过去才会珍惜现在!有一天,原住后海白米斜街由四合院走出的刘工程师,把自己饲养的一只可爱的鹦鹉“请出来”,给年轻人演艺了一堂“老北京生活”的片断课。那只鹦鹉,每每听到牛奶玻璃瓶子的撞击声就发出京味十足、字正腔圆——“送奶的来了!”的叫声,使大家欢笑不止!刘工就此讲述起鹦鹉学舌的过程,忆起四合院助人为乐的往日岁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饮用牛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喝牛奶的多为年幼、老弱、孕妇和病人。再说那时牛奶生产厂家更是寥寥无几,其规模也多半停留在郊区手工挤奶作坊式生产。刘工程师说,当年他们住地白米斜街那片的牛奶供应,就是京郊大兴的厂家生产的。每日清晨,厂家的送奶工骑着自行车,驮着上百斤重的瓶装牛奶,不顾一路风尘向城中奔来。那时,道路多半土路,坑洼不平,奶瓶之间清脆的相互撞击声不绝于耳,久而久之那玻璃瓶的撞击声就成了送牛奶到来的“信号”。订户们,特别是孩子们闻声呼叫着“送奶的来了!”就朝送奶师傅迎去!天长日久,那聪明的鹦鹉也显露出本领!它一听到玻璃瓶的撞击声,立刻一句“送奶的来了!”然后人们的呼喊声就响彻四合院。

在夏天,四合院中爱管闲事的大妈们闻声把凉水倒在大盆中,然后把那些家中无人的订户牛奶一瓶瓶放入其中,使其降温以防变质。因为,那时冰箱还未进入普通人家。四合院中的大爷大妈们就以不怕辛苦、甘愿受累,用不断换水的方法达到降温,直等到职工们下班来取奶。大爷大妈们图的是什么?“搭把手,图大家乐呵!”这就是四合院助人为乐的风尚。

如今,刘工程师也年已古稀,鹦鹉已放飞。因他原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目前在小区为普及老年人学习计算机贡献力量!谁要咨询计算机的事保证随叫随到!且分文不取,以四合院精神为本,甘做奉献!

我们小区虽没有青砖灰瓦实打实的四合院建筑,但高楼大厦之间有关“四合院”的范儿,好人好事的故事却多得很,“四合院”精神已融进北京人们的身心了!祝愿“四合院”精神传承发扬!崔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