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知道看颐和园17孔桥啦!北京这些桥上美景也美爆了

 今年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美景,于前一段时间日落时分首次出现,太震撼!太美!

 

今年‘金光穿洞’比往年要来的更早一些,早在11月末,就有人发现十七孔桥的桥洞布满金光。可把大家高兴坏了,有人激动地称其为“神迹早现!”这简直堪称“天人合一”的典范,也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计算精准、建造精良、毫无误差,如此的工匠之心,当今世人又有几个~

 

颐和园除了十七孔桥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桥呢?

知鱼桥:乾隆最钟爱的石桥

知鱼桥位于颐和园的谐趣园内,始建于乾隆年间,名字取于《庄子·秋水》,是乾隆最钟爱的桥。

接引桥:连接佛缘的圣洁之桥

接引桥位于清华轩院内,是一座单孔石桥,架在八角池上,八角池称之为“八角莲池”,池水象征佛教的八功德水,这座桥象征着连接佛缘净土。

因为清华轩乾隆时期是五百罗汉堂,罗汉堂南门正对的就是接引桥,1860年烧毁,慈禧重建时改为住人的清华轩,石桥就保留了下来。

辅桥:最善变的桥

颐和园东堤最北侧有两座桥,一座“闸桥”、一座“辅桥”,两桥并排,闸桥高、辅桥低。慈禧修建颐和园时将此桥圈出了颐和园,直到九十年代颐和园东墙外扩才把它又圈了进来。

北宫门外石桥:最不是桥的桥

现在已是一片绿地的石桥。昔日桥下走水,如今沟满壕平,不是桥的桥——北宫门外石桥。

玉带桥:最美的桥

玉带桥是颐和园中最美的桥,建于乾隆年间,桥身由青石和汉白玉砌成,恰如一条玉带,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东面是: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柳桥:最有诗意的桥

柳桥位于西堤的最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在清朝时也叫界湖桥。光绪年间重修,因此地绿柳成荫,借用唐代诗人杜甫“柳桥晴有絮”的诗句中的“柳桥”二字改名。五孔石桥上立着八柱、四角重檐的一座隽秀亭子,桥南北两端的柳丝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练桥:最赏心的桥

练桥位于西堤平桥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四柱、重檐攒尖顶的桥亭坐落在一座方形单孔石桥上,桥名取自南朝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中的“练”字。远望婷婷玉立,近看小巧玲珑。

七折桥:最有情趣的桥

七折桥位于万寿山西麓,是木桥,因桥面有七道弯而得名,折桥的小小变化就改变了直桥的呆板,增加了情趣。

寅辉城关石桥:最高的单孔石桥

此桥位于后御道寅辉城关西侧,是颐和园最高的单孔石桥,建于清漪园时期高有十数米,桥拱中间有吸水兽,桥栏杆为罗汉板,九十年代为了保护古桥,桥面和栏杆都用木头包围保护起来。

界湖桥:最苦难的桥

界湖桥地处西堤北端,是一座平桥,是前后湖的分界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此桥有三难,一难改名难,原被乾隆命为“柳桥”,后不知为啥与上面的界湖桥换名了;二难桥有亭,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劫,至今没有恢复;三难改桥栏,初建时桥栏杆是石质的,光绪时期重修为木质栏杆,建国后又改为石质栏杆。

除了大小各异的桥,颐和园还有好多秘密值得一探!佛香阁为何建成三层?铜牛的尾巴为什么是断的?皇家园林为什么看不见城墙?昙花阁为什么会消失?想探秘的快来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