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这条胡同厉害了!王公大臣在这领薪 袁世凯在这儿起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自元代定都北京以来,人口数量激增,北京城里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吃饭问题”大部分是靠“南粮北运”解决的。到了明永乐时,北京已发展成为极繁华的都市。北运的漕粮常常近四百万石,数倍于元代。于是,明朝曾大规模地修建粮仓,它们均集中在东城朝阳门附近。北侧有海运仓、北新仓;中部有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有禄米仓,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

如今,这些粮仓大部分只有名字流传,仅少数保有皇家粮仓的旧貌。除了大家熟知的南新仓,保存最为完好的粮仓,藏在一条胡同的深处,它就是禄米仓胡同。

王公大臣的“口粮仓”

 

禄米仓位于朝阳门内南小街,在明清两朝,它是专门为京城里的官员储存俸米的仓库,从朝阳门通往禄米仓的马路上曾经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在清康熙年间漕运最为发达时,这里的仓廒曾多达57座,几乎占到了整个禄米仓胡同的一半,如今,只有2座仓廒的遗迹尚存于禄米仓胡同73号中。

 

禄米仓的仓库皆是用大块城砖砌成,库房高大宽敞,房高约7米,内宽17米左右,长度约23米,墙基底达2米厚,顶部墙厚则不到1米。

 

仓库的房顶开气窗。其建筑物坚固厚实,又符合科学原理,墙底厚实,具有很强的抗压力,且库房内的四季温差较小,又可防潮湿,还起到通风的作用。

 

仓廒围墙及仓廒均由大城砖砌,房顶为合瓦,顶开气窗,两山为悬山五花山墙。

袁世凯称帝的“始发站”

经历了数百年岁月沧桑后,禄米仓在1900年迎来了一次命运转折。

那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将军队驻扎在禄米仓,仓粮尽数拍卖,禄米仓的储粮历史自此结束,成为充满刀光剑影的兵营。民国建立后,这儿又成了北洋政府的兵营。

冯玉祥所著回忆录《我的生活》中,就有一段描写他在担任“左路备补军”团长时,驻扎在禄米仓内的生活:

“这是以前逊清时代屯米的所在,地方很宽阔,一团人住着,尚有余裕。大约屯米的时间太久,耗子多得可怕,满地都拉撒着碎米。这房子的垣墙,下面厚有一丈,上面阔有六尺,进深有八丈余。因此虽开有小窗户,却不管事,阳光仍是难得照进去,以致室内阴森森,光线幽暗,空气中弥漫着湿雾。”

 

驻扎进去未多久,虽然士兵们的床铺都铺了很厚的干草,但是仍然病倒了五六十名,症候即咳嗽不断。冯玉祥求医后,买了几十斤百合,大锅熬成汤药,才治愈士兵们的病症,估计患此病症是因仓库内空气阴湿所致。

别小瞧了这不打眼的禄米仓,历史上还曾发生过一次兵变,这是袁世凯走上称帝道路的转折点。

1912年2月27日,受南京临时政府和孙中山的委派,蔡元培到北京来迎接袁世凯前往南京就任大总统。

没想到,29日深夜北京城里突然枪声大作,原来是驻扎在禄米仓的北洋军步兵一个辎重队与驻扎在朝阳门外的炮队发生了哗变,变兵里应外合,打开了朝阳门,一路烧杀劫掠,史称“北京兵变”,又称“禄米仓兵变”。

 

兵变后,袁世凯便以此为借口不去南京,迫于形势,孙中山不得不同意了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的要求。

没成想,兵变只是袁世凯为了不离开自己的北京老巢而导演的一场双簧戏,这也为袁世凯日后称帝埋下了祸根。而禄米仓作为这次兵变的发源地之一,成了北洋军阀走向反动黑暗统治的第一个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