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意大利留学归来的北京女孩李歌吟在什刹海附近的一处院落里向师傅李永浮学习蹬三轮车的技巧。不久之后,她将成为后海第一批兼职女车夫。
▲虽然还不能骑车上路载客,李歌吟对待这份工作却一丝不苟,训练前后,她都会耐心擦拭爱车,做好养护。
▲过桥上坡,为确保安全要推着车子走。车子本身很有分量,再加上桥的坡度,女孩李歌吟还是有点难以独自驾驭,最终师傅带着几名徒弟一起帮她推过了桥面。
◀闲暇时间,李歌吟对照地图,熟记线路,为日后正式骑车载客做好准备。
▲还有十几天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后海车夫,李歌吟迫不及待地试穿起和师傅一样的“工服”。
◀在什刹海火神庙旁,“三爷”给李歌吟等几位准车夫讲起了名胜古迹的故事,风趣的言语逗乐了大伙。讲解是训练内容的重要一项,要在后海当车夫只有一身骑车技艺远远不够,沿线的经典名胜都要熟识于心,给客人讲起来还得生动有趣。
▲留学归来的李歌吟和外国朋友攀谈了起来,得知眼前的这位女孩要当车夫,外国朋友竖起了大拇指。
什刹海有一支挺有名儿的三轮车队,8名车夫全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人称“后海八爷”。时光荏苒,8名车夫或病或退,只有3人仍在岗位坚持。前不久,所在公司发出招聘通知,为“后海八爷”找接班人。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首批入选的5人清一色都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两位还是从意大利、加拿大归来的女留学生。
女性当三轮车夫,这在什刹海景区还没有先例。昨天下午,这5名学员在金锭桥畔实地操练蹬车技艺,引来众多人围观。
“记住了,过桥上坡,一定要推着走,确保安全。”“后海八爷”中的“三爷”李永浮当教练,边走边说。身穿藏蓝色羽绒服的李歌吟走在前面推车把,其他几名学员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推车,一个石拱桥,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遭。
这5名学员中,李歌吟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她是意大利留学归来的硕士,有自己的版画工作室,是地道的北京人。一个年轻女子为什么要来蹬三轮?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李歌吟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大惊小怪”,“我们搞艺术创作的,也需要体验生活,很多东西不是光靠看书本就能得来的。”
和李歌吟一样,其他4名学员也是奔着体验老北京文化而来。29岁的石垒从事的是木雕、核雕创作工作,“在这儿蹬车的体验能加深我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什刹海的好多元素,将来或许就会出现在我的作品里。”
5名学员平均年龄31岁,穿着打扮也都透着文艺范儿。除了1名学员籍贯是山东,其余4人都是北京本地人。
从12月7日入职到现在,5名学员一直处在培训阶段。什刹海历史文化景点讲解、安全知识培训、骑行训练等都是必修课程。有着14年蹬车讲解经验的“三爷”李永浮,当起教练来毫不手软。“每个景点的故事,我先讲一遍,然后我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各讲一遍,不合格的重来。”
李永浮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在什刹海生活了61年。“小时候净在这儿溜冰、游泳,每条胡同都钻遍了,哪儿发生过什么故事,都在脑子里装着,随时都能讲出来。”李永浮说。2011年“后海八爷”车队刚成立的时候,老哥儿几个的一个心愿就是传承老北京文化,把什刹海的历史,周边寺庙、王爷府、名人故居的历史,原汁原味地讲述给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听。
“但我们的人毕竟太少了。”李永浮说,“后海八爷”病的病,退的退,现在仅有“二爷”、“五爷”、“六爷”仍在坚守岗位。他本人也于去年正式退休。现在什刹海特许经营的200多名三轮车夫里,像“后海八爷”这样的北京老人儿已经屈指可数。“这次招聘,也是希望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进来,把老北京文化一棒棒地传承下去。”
“三爷”说得分外殷切,但冷眼旁观的众多车夫却不以为然。昨天,在金锭桥畔,几名待客的三轮车夫眼看着这些身形瘦削的姑娘、小伙子,推着三轮车上上下下,聚在一块儿小声议论起来,“就这小身板儿,能骑得动吗?”“肯定长不了。”正说着,一名乌克兰小伙迎面走来,学员王雪宜用流利的英语和这位外国小伙儿交谈起来,三言两语就把对方请到三轮车上体验了一番。刚才还议论纷纷的几名车夫立刻对几名年轻人刮目相看,“这个咱们可比不了。”
作为“后海八爷”的首批接班人,这5名年轻人将于下月初正式亮相什刹海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