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以其精美的建筑景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烧毁,从此辉煌留在史料中,只有废墟在无声地呐喊。万园之园的大部分遗址埋藏在地下,还有很多文物散落在外。让这些文物到公众视线中来,让国人知晓它们背后的故事,圆明园管理方有个“梦想”,就是逐步建成5280亩的“遗址展陈博物院”。
这几年圆明园管理处积极开展考古工作,并成立了文物回收工作组,已经从周边回收文物8万余件。其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
“花砖细布”原来是地暖
古人的生活条件比不得现代人,即便是皇帝能享受到的也有限。不过清朝的统治者来自北方苦寒之地,防寒取暖还是有经验的。皇宫里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火道还可以直通殿内的榻下,形成“暖炕”“暖阁”。在室内地面下砌筑火道,将烧火的炕口同样设于殿外,这样一来,在室外的炕口燃烧木炭,热气就会顺着火道传到室内的地面下,与如今北方一些寒冷地区还在烧的“火炕”是同样的原理。
这种取暖方式散热面积大,热量分布均匀,也没有烟灰的困扰,极大减少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道光皇帝曾专门写过一首诗,详细描述了地炕结构:
花砖细布擅奇功,暗热松针地底烘。
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
形参鸟道层层接,里悟羊肠面面通。
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圆明园如园遗址考古中出土了一种粉彩瓷砖,就是当年取暖的建筑构件之一,中间空心,周围钻有蜂窝状的小孔。出土时在里面还发现了沙子,推测是起保温作用。在如园遗址发掘出的粉彩地砖有的部分表面呈黑色,这是被火灼烧过的缘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推测当时是有地暖的。
乾隆皇帝的“采摘园”
紫碧山房遗址近期正在考古发掘,由于圆明园开展了“公众考古”活动,考古现场没有封闭。
过了顺木天大亭遗址,就是“山起西北”之首的紫碧山房遗址,清档《圆明园》中记载,紫碧山房在雍正初年已属御园规划范围,雍正九年御书“引溪”“学圃”匾文。乾隆二十五年前后,紫碧山房大规模增建房座,并有石洞及开挖河泡工程,至二十七年竣工。乾隆二十五年七月交“紫碧山房”“引溪”“丰乐轩”“学圃”“含余清”“乐在人和”旧匾六面,并有乾隆御书匾文“翼翠亭”“纳翠轩”“景晖楼”“石帆室”“霁华楼”“澄素楼”“横云堂”七张。从匾额可以看出,雍正初年只有两间房,而在乾隆二十五年才大规模增建。当年紫碧山房凡遇佳辰令节必挂四方形紫檀木绢画廊灯十一对。
紫碧山房东面“艺果种蔬”是御用园圃,种植果蔬。据清《内务府则例》载,乾隆十四年二月“紫碧山房栽种果木树株”。据说乾隆皇帝曾多次从园中摘果恭进皇太后,并剪园蔬赐大学士南书房翰林等。当年这里西向殿三间有前廊,“学圃”匾悬在西檐楣,此额原为旧匾,在乾隆二十五年用“旧字旧宝旧胎股”改作粉油地蓝字御匾,原匾应为雍正九年御书。
民窑精品准官窑
圆明园出土的青花瓷器种类很多,其中有官窑器,也有准官窑器物,还有民窑生产的产品。为啥在皇家园林当中还会出现民窑瓷器?这是因为当时烧造官窑器工艺十分复杂,开支巨大,所以生产数量有限,并非所有的皇族都能使用。另外,园内还有数量庞大的当差太监、宫女、侍卫,因其身份较低,只能用民窑瓷器来当饮食用具。
2015年,圆明园养雀笼遗址考古现场出土了一只青花碗盖。这只碗盖由白色瓷土烧制而成,敞口尖唇、浅腹、小圈足。碗盖上面用青花钴料“满工”绘制青花图案,其上有三个“寿”形篆字,呈“品”字形分布,其间填充蝙蝠、缠枝花纹、钱币、云气纹,圈足底心饰以青花写意篆字款“大清道光年制”。整体组合图案繁而不乱,疏密有度,线条清晰而流畅,凸显清代中期娴熟的绘画技巧,极具审美价值。此件青花“寿”字碗盖,虽说比不上正宗官窑器那般精致,却也非一般民窑可比,尤其是圈足底心六字款,显示出它“准官窑”的“身份”。
公众熟悉的西洋楼遗址只占全园景观的2%,98%的圆明园大众并不了解,因为大部分的遗址埋藏在地下,散落荒野。圆明园管理处打算在考古展陈的基础上,修一处成一景,恢复圆明园全部山形水系,让参观的人们在欣赏山水的同时了解圆明园的历史,逐步建成5280亩的“遗址展陈博物院”。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每件文物都忠实地记录着它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信息特征。我们不必还原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但我们需要宝贵的文物帮助我们印证那段历史,而对待文物的态度也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