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度参观?游客期待“有烟火气”的四合院

 逛逛四合院,是小周来京旅游的最大愿望。可没想到,在东西城的胡同里转了又转,还是失望而归,她评价:“导游带去的院子都太普通了,没有烟火气。”

胡同、四合院是古都的文化名片,很多游客都想体味一下“天棚鱼缸石榴树”的生活。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锣鼓巷、东四等若干胡同后发现,开放参观的院落多是冷冰冰的“假模特”,而愿意打开院门的居民又缺乏相应的保护和支持。如何引导游客深度参观,确实是道难题。

刻意复古 硬件摆设失韵味

南锣鼓巷的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茅盾故居所在地。游客只需登记身份证号便可进入游览。

然而,这座对外开放、形制规整的四合院却颇有些冷清。直到中午12时,仅有不到50位游客登记参观。

只在院子里转悠了六七分钟,来自沈阳的小周就匆匆告别了茅盾故居。“桌椅摆件一应俱全,就是没有生活气息。”小周说,这次来京旅游,他最希望的就是走进四合院,看看京味儿十足的建筑,品味老城气息。但逛了好几处名人故居,里面都是清一色的展板、石像和如出一辙的家具。

自南锣鼓巷往西走,什刹海南官房胡同里藏着一处可参观的四合院。面额20元的门票上写着“欢迎到我家参观”的字样。

走进院子一看,天棚、鱼缸、石榴树,贵妃榻、太师椅、铜脸盆,传统四合院的标配这里一样不缺。但仔细看看,这种复古感不免有些刻意:鱼缸里的睡莲、影壁旁的牡丹都是塑料花,树上挂着四个尼龙布的大红灯笼,蝈蝈笼里空空如也。正房中还挂着颜色亮丽的格格服,供游客拍照。

城市核心区多如牛毛的胡同里,记者探访多处开门迎客的四合院,发现这些院落多是刻意保留了“外壳”,却丢了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成了“假模特”。

不见住户 四合院空余外壳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一个个四合院里,胡同人家独特的生活情趣也成了最吸引人的所在。

然而在南官房胡同里的这处四合院,不大的天井挤进了数十位游客和举着喇叭高声介绍的导游,却不见主人的身影。参观者如果想了解这院子的历史、来历和讲究,更是无人解答。“我只管卖票,其他的还真不了解。”售票大哥说,“想听介绍的话,你就跟着旅游团蹭听呗。”

然而,记者仅仅在小院中停留了10分钟,就发现导游们的解说词自相矛盾,相当不靠谱。“四合院里不能种柳树,因为谐音是‘寻花问柳’。”一位导游正说得兴致勃勃,话音未落,就被另一位刚踏入小院的同行打断:“北京人有‘三月看柳’的习俗,所以院里一般会种杨柳。”游客面面相觑,不知该相信哪种说法。

南锣鼓巷两侧的胡同里,分布着三家四合院接待户,游客不仅可参观,也可住宿。但记者一一探访发现,原住户都已不在院中居住,小菊儿胡同中的一座院子还被转包了数次,经营者对宅子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四合院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如果只有冷冰冰的硬件,没有人情,就失去了其本真性。”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在接受采访时说。

打开院门 不仅靠居民热心

四合院居民,又是否会主动开门迎客呢?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论是在南锣、什刹海,还是三里河,都有不少居民贴出“私宅勿入,谢绝参观”的告示。

在自家院子里喝着茶、打着盹儿,却时不时有陌生人闯进来,这让住在沙井胡同的高大爷感到不自在。“尤其是夏天,我们在院里乘凉只穿背心,太不方便了。”高大爷说,他虽然理解游客对四合院的喜爱,不过,贴出告示婉拒游客的确是不得已。

“热心居民主动打开院门,是四合院旅游最好的途径之一。但前提是要和居民沟通好,同时引导游客文明参观。”刘德谦说,如今,大栅栏、东四文保区等地已开展相关尝试。打小儿生活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义务当导游,原汁原味讲述着四合院里的故事。

在东四,60岁的蒋连生已带领上千名游客,参观过自己居住的崇礼故居了。“住在这里,就得知道‘老例儿’。”拿着老式烟枪、盘着核桃,蒋连生把四合院里的讲究一一道来:四合院的大门为什么在院子东南方?哪里是旧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门?碰到聊得来的参观者,他能一口气说上俩小时。

不过,打开院门也不能仅靠老宅居民的热心。刘德谦同时建议,旅游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建立长效机制,给住户一定的支持和经济报酬。另外,修缮腾退后的四合院亦可适当开放,做好规划,将旅游需求和居民生活相结合,保留原汁原味的京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