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胡同记录“北京记忆”的老爷子

有 人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与朝阳的光彩夺目相比,夕阳西下的余辉映照,更有另一番“为霞尚满天”的意境。自古以来,不乏名人志士在年老之时依然有着一颗积极 向上不服老的心,正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所描写的一般。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保养意识的增强以及养老保障体系的完 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依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状态,因此,如何使自己的老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成为当下老年人关心的话题。文化养老便是多数老年人喜欢的一种 养老方式。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发挥其生命能量,抒发文化情怀、追求艺术梦想,实现自我价值。本报选取3位有故事的退休老人,与读者一起 感受他们那份“莫道桑榆晚”的执着与追求。

\

北京东城区东四头条社区住了一位85岁的老人,邻居们都称他“吕老师”。然而,吕老师并没有当过老师,他本名叫吕宝华,是文化部的退休干部。之 所以称他为老师,是因为他学识渊博,大家常向他请教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如今的吕老师别看年岁已高,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一点儿都不输于年轻人。

其中,最令邻居们佩服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吕老师便痴迷于记录“北京记忆”、研究老北京文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北京古城各条胡同去拍摄门联、门墩、砖雕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后整理成文字,现已写成20多万字书稿。

记录胡同岁月

“我以晚年有限的时光,骑着自行车奋力地追逐天上的太阳,穿梭于北京大小胡同之间,将力所能及拍摄到的老北京照片奉献给你。”这是吕老师所写 《古韵飘香》的开篇语,也是他做这件事的初衷。他感慨,北京好比一本古书,处处都是古迹、文化,当你阅读这本古书时,会觉得总也读不完、读不透彻。

“四九城里的胡同,我已数不清跑过多少遍。”吕老师回忆,最开始只是感兴趣,之后发现胡同里藏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初一退休他就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拍摄、采访和记录,一眨眼都很多年了。

每次采访拍摄,吕老师都相当重视,衣着整洁不说,相机、本和笔也是标配的装备。记者跟随吕老师采访的那次是今年5月的一个周六,早上8点,身着白衬衣、黑长裤,脚蹬一双擦得十分干净的皮鞋,收拾得整洁利落的吕老师蹬着那辆已经骑了近10年的自行车赶往前门地区的胡同。

得丰西巷是前门地区的胡同之一,由于拆迁,近些年住的居民不多了,但门联、门墩保存得比较完整。吕老师走进胡同,挨家挨户地看,生怕错过了重要 的“宝贝”。看到一扇受风雨侵蚀已破旧不堪的门他停了下来,伸出手,仔细地摸着门面上雕刻的对联(称为门对或门联),希望能凭借字的纹路推测出字迹已经模 糊的字。随后,他便拿起相机开始拍摄。他的举动引起隔壁居民曹玉彬的注意,得知来意后,曹玉彬热情地帮忙冲洗了门面,使吕老师的拍摄更为清晰。曹玉彬说, 这一带的门和门联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后因年久失修,很多都换了。胡同里住的人越来越少,那些胡同里曾经的故事也成了追忆。曹玉彬感慨岁月的流逝,回忆起 当年满胡同孩子们疯耍的场景和老一辈胡同人的苦乐生活。吕老师听得津津有味,同时做了简单的记录。那天,吕老师走访了近百户,发现了10多副门联。

拍摄结束,吕老师会冲印照片,根据门联内容将其归入爱国、治家、勉学、修身、立德、吉祥、福寿、礼让等类别。据他统计,“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目前他拍摄门联中所存最多的,有五六十户,遍布北京古城的东南西北。他笑称这副对联是“北京人的格言”。

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人们对拍照变得随心所欲。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可是一件费钱的事。“一卷彩色胶卷15块钱,贵着呢。所以拍个镜头 且得想呢。”吕老师坦言。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坚持记录,乐此不疲。在他看来,老民居不仅是老北京人生活的印迹,那些镌刻在门、石头、砖瓦上穿越上百年的文 字展现了我国历史悠长的书法艺术,承载着老北京人对家及家人的眷恋、希冀和期盼。如果能把这些民族记忆得以记录、保存,也算是为保护文化遗产尽自己的一点 微薄之力。

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20多年的走访,吕老师拍下不计其数的图片,采访了无数的人。这些有趣的人、事、景早已留在他的心底,成了他难以忘怀的珍贵回忆。

许林邨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人之一。吕老师说:“拍摄门联时,最想知道的是由谁撰写及其背后的故事,可惜能讲清楚这些的人已经不多了。许林邨就是其 中之一。”许林邨是一位书法爱好者,还会雕刻、绘画,1913年生于北京,其祖父、父亲都是清朝官吏。1967年,老舍去世一年后,他为其刻了一块纪念 碑,碑名“老舍先生辞世处”,并与画友吴幻荪将此碑秘密立于太平湖畔。20世纪70年代,太平湖被填时此碑遗失,幸得附近居民白鹤群墨拓此碑保存于家中。 1994年,经北京市领导指示,照原样复制此碑,现存于老舍故居。

初识许林邨是在1999年10月。吕老师早前串胡同时,走到新街口路板桥二条胡同5号,被门上所刻“卜居积水,世守研田”的门联所吸引。经询 问,得知是许林邨所写。后经多次拜访见到许林邨,向其请教门联的寓意是否为自己所理解那般:“上联是根据积水潭的地理位置、风水等选择了这块好地方居住; 下联则指世代相传把砚台的墨研好。”许老听后开心地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对了这副门联的寓意。那天的吕老师开心而又满足,既弄清了这副门联之意,还结识了 一位颇有才情的知音。

还有许多人虽然只与吕老师有一面之缘,但也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记得几年前拍得丰东巷时,他曾遇到一位老太太突发哮喘,他还将其扶回家。为了记 录胡同面貌的变化,他经常隔几年就“故地重拍”。此次重拍得丰东巷他不免多了一份惦念。他一心想寻访那个门联为“德心绵世泽,合志振家声”的人家。当看到 门联还在时,他欣慰极了。随后,他便进去询问当年见过的老太太,几年过去,87岁高龄的老人已经重度老年痴呆。听闻此,吕老师不由心情沉重。时过境迁,当 年的印迹在慢慢消逝,包括古民居的人与物。因此,在翻看自己记录下来的文字和照片时,吕老师不免心生感慨。

资料分门别类收藏保存

20多年来,吕老师靠着自己的坚持走遍了北京的大小胡同,他用自己的相机和纸笔记录着老北京胡同里发生的变化。这些故事已形成文字和图册,分门 别类地藏于吕老师那间并不大的书房中。记者看到,从1994年至今的文字资料记录在数十个笔记本中,笔记本封面标注了起止年份,并进行编号;他对每张照片 也进行了分套保存,背后都写明编号、时间、地点、内容。此外,在多年的收集过程中,吕老师还有意外收获。如他在拍摄中发现了抗战时期日本使用的“得胜”牌 铺路砖,并于今年5月将其捐赠给国家博物馆;还有如今很难见到的市井人物照片,如拉蜂窝煤车叫卖的小伙、胡同里吆喝“磨剪子”的人……

吕老师是一个少说多做,更愿意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的人。他的书房中有一处醒目的柜面,贴满了他抄写的各个朝代的诗词,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如清戏剧家李渔的“壮士腰中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清学者俞樾的“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为做人”等。

同时,吕老师从不服老,花甲之年,他学会了电脑操作技术,如今已在电脑上完成20多万字的文稿。并且,他还于花甲之年开启新的征程,用自己的脚 步为老北京城留下了珍贵的资料。20多年过去了,他已步入耄耋之年,却依然没有停止记录。“这是留给以后的。”他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些资料将是 留给后人的珍贵回忆,将来有一天,可能会成为还原胡同原貌的珍贵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