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 看北京巨变

这段时间,一组反映北京城50年变迁的系列对比照片火遍了社交网络。它们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的巨变。

  萌生将新老照片做对比的人,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职摄影师刘锦标。他来到当年师傅们曾经拍摄照片的地点,从同一个角度俯瞰这座城市,在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一段横跨半个世纪的北京变迁史就这样被记录了下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北京站。侯凯源摄


 

  现如今的北京站。刘锦标摄

  老照片记录北京建筑发展史

  在刘锦标办公室的铁皮柜中,上万张50年前的北京影像被细致地分门别类保存着。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由他的4位师傅郑德鸿、陈肇宗、侯凯源、夏允恭拍摄,这几位老师傅都是原北京规划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前身)的专职摄影师。

  “建筑摄影不像现在的艺术摄影,那个时候,我的师傅们就是很纯粹地记录,老北京城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现在的二环路以内,师傅们就是随走随拍。”刘锦标说,他有了对比照片的想法,还是早在1999年为了做影展,开始整理过去的老照片。当他把师傅们拍的照片和一些自己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时,惊讶地发现,北京城的变迁史就这样被两代摄影师悄悄记录了下来。这时,一个想法也从他的脑子里蹦了出来,他希望通过拍对比照片,记录更多的城市变迁。

  2000年后,北京的城市建设迅猛前进,一大批新建筑拔地而起。刘锦标带着相机走大街穿小巷,一次次按下快门。从当初意识到自己作为记录者,可以为北京城的变迁做一些事,到用相似的机位、角度重现老建筑新貌,这过程中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这段插曲促成了后来“回到原点”系列的诞生。2011年,上海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辗转来到北京找到了他。那个编辑当时在做一个叫做“百变”的专题,即找一些国内的一线城市,通过对比它们不同年代的照片,从而让人感受变化。

  这位编辑拿着样本找到刘锦标的时候,希望能够吸纳他的对比照片,完成“北京百变”。看过样本,刘锦标发现不仅样本的开本小,不够大气,而且老照片也不清楚。经询问,这些照片有的是从上海一些摄影师那里征集来的,还有的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画册整体显得不够精致。还有一个“苛刻”条件让刘锦标无法接受,就是画册中超过半数的照片将在5年内不得再次使用。“综合想来,对方给我再丰厚的版税,但是作为北京,作为首都,我们都还没有用到这些照片,肯定不能给啊。”刘锦标婉拒了这位编辑。虽然合作没有谈成,但这次接触却给了刘锦标很大的启发,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个专题,就以回到原点为主题,以两代摄影师的镜头为视角,反映北京城的变迁史。

  刘锦标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师傅,师傅非常认同。于是,刘锦标整理出1961年以前与老百姓吃住行相关的老照片,包括十大建筑的照片,开始从相同的角度重现古都新貌。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

  要回到原点拍摄,并不容易。有的房子盖了二三十年就拆了,有的经历各种阴差阳错,拍摄过程有收获也有遗憾,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

  在这数万张的老照片中,令人最震撼的一张,是拍摄于1954年的天安门广场老照片。从当时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除了旗杆外,广场上其他建筑尚未建设,观礼台还处于建设中。到了2011年,第二代摄影师刘锦标拍下的天安门广场,内容就丰富了很多,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相互对望。

  刘锦标说,他每拍一个地方,都会提前做足了功课踩好了点儿,然后再找一个好天气去到原地拍摄。为了拍天安门广场新照,他一共去了三次。第一次顺利踩点,找准了当年师傅拍摄时的站位。第二次,刘锦标抱着相机就去了,但是当天由于天气不好,刘锦标决定“三进宫”。第三次,天时地利,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拍摄当天,在城楼正中间的旗杆下站了一位武警战士,始终威严抖擞地面冲着他。“我希望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拍摄内容,就和这个小战士商量,能不能劳驾他挪动一下。”但武警战士拒绝了刘锦标的请求,这让他很理解又很无奈,他不得不错开一米多的距离,以稍稍偏离正轴线的视角,略带遗憾地拍下了这张天安门城楼新照。

  拍北京站,当年侯凯源是上午10时10分左右按下的快门,刘锦标坐公交车晚了几分钟,时间遗憾定格为10时15分;拍北京饭店,当年饭店前有骑自行车的人、警察,刘锦标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等时间、等警察,还特别等警察的脸朝东他才按下快门,“因为之前的照片里,警察的脸是朝东的。”

  还有一个月,在建筑摄影这一行工作了30多年的刘锦标就要退休了。回顾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他感慨万千。被问到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现在他已经整理出来的100多组对比照片将结集出版,今后,拍摄新旧照片对比的工作,肯定还会继续下去,因为他觉得,作为一名摄影师,一名北京人,他有责任让下一辈人知道北京城这些年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