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宝——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 70 公里 。占地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由房山石经、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 1961 年 3 月 4 日 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 年,作为世界上保存石刻经版最多的寺庙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 ” , 1997 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 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 2001 年荣列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同年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形制宏伟,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 605 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 1039 年,镌刻佛经 1122 部、 3572 卷、 14278 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誉为“国之重宝”、“北京的敦煌”。“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其中辽、金两代所刻佛经是已消失的辽《契丹藏》的复刻本,房山石经在研究佛教、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书法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


 

  云居寺现藏明代纸经 22000 多卷,多为明代官方刻印本和民间手抄本,分为明南藏、明北藏和单刻佛经等。而其中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妙莲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混合朱砂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尤为珍贵。


 

  云居寺珍藏的《龙藏》木经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 1733 年)至乾隆三年( 1738 年),现存 77000 多块,内容极为丰富,是集佛教传入中国 2000 年来译著之大成。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世界上现存两部木板大藏经,其中一部为云居寺现存的《龙藏》木板经。


 

  石经山海拔 450 公尺,山腰有 9 个藏经洞,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大都是静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 1056 尊,故称千佛柱,九洞共藏经 4196 块。石经山现存唐塔两座,还有石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历史遗存。


 

  云居寺的北塔,又名罗汉塔、舍利塔,始建于辽代,举高30.46米,后修于明代。因为经过历代修葺,云居寺的北塔形成了特有的建筑风格,其中下部为楼阁,中部为鼓,上部为钟,这种特有的钟鼓楼式的塔全国极为罕见,是研究中国历代造塔艺术的典范。其中塔上浮雕甚为珍贵,是研究契丹民族的舞蹈、文化、生活等的艺术珍品。


 

  南塔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1981 年 11 月 27 日在雷音洞发掘出赤色肉舍利两颗,经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与专家鉴定为释迦牟尼佛肉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佛肉舍利再次出世为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气。


 

  龙藏木经馆

  景区开放时间:早8:30—16:30(全年开放)

  乘车路线:

  天桥或六里桥乘坐836路到良乡西门站换乘12路或31路公共汽车直达云居寺。

  自驾车线路:

  1、走京港澳高速至琉璃河出口下,经韩村河、长沟即到云居寺。

  2、走京昆高速至云居寺路出口下,向西行4公里即到云居寺。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云居寺文物管理处

  咨询电话:(010)61389612\61389999

  邮编:102407

  网址:www.yunjus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