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位于北京西郊,是历史悠久的山林名胜区,自金代始建皇家园囿,元明时期续有营建,清代康熙时设行宫,乾隆时大规模扩建,命名“静宜园”,香山皇家园林达到鼎盛。
在静宜园外垣香雾窟(俗称“渠道”)之北,有一座巨大的西山晴雪碑,标志着乾隆皇帝指定的
燕山八景之一——西山晴雪景区。
从金章宗明昌年间就有“燕京八景”的说法。所谓“燕京八景”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飞雨、
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到元代,原来的“西山晴雪”被称为“西山晴雪”,明代又称“西山霁雪”。其时这一景观泛指北京西山一带,没有确指固定地点。
碑首乾隆皇帝(弘历)做皇子时的雍正九年初夏,曾作《燕山八景诗》,使用了“西山晴雪”的称号:西山晴雪银屏堆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只要山僧颇安闲,竹炉茗椀伴高清。
其时弘历还没到过香山(香山寺娑罗树歌碑上,乾隆皇帝写道“癸亥始游香山”,而乾隆八年为癸亥年)。这首诗大约只是从御园远望西山雪景,发挥想像所作。
碑座乾隆四年冬季,弘历遥望西山,又写了一首《望西山积雪》,诗中提到来自北宋河阳温县(在今河南)的山水画大师郭熙:天然图画开屏障,琼树瑶葩不识名。记住河阳生动笔,直教人在座中行。
碑阳
乾隆十六年六月,乾隆皇帝按原来的韵脚写了《燕山八景诗叠作旧韵》,其间《西山晴雪》诗前的小序,记叙了将西山晴雪碑建立在静宜园之事:西山峰岭层叠,不可殚名,因居京城右辅,故以“西山”概焉。高寒故易积雪,望如削玉。今构静宜园于香山,辄建标其岭志之。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霑快雪,便教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
碑阴
这首诗就刻在西山晴雪碑的北面,而南面则是乾隆御笔题写的“西山晴雪”四个大字,每个字大约有一尺见方。
北京西山的雪景独具风味,正如乾隆皇帝诗中所写,琼树瑶葩,千林琼屑,银屏堆叠,万壑晶光,构成一幅幅北方地区独有的天然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