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斋堂镇名不虚传 这三个村也能与爨底下媲美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是北京市最早确定的42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斋堂镇有古寺、古村、古道等文物百余处,是北京市的文物大镇,人称“京西历史文化古镇”。斋堂镇最有名的是爨底下村和灵水村,可以斋堂镇可不止这两个村旅游资源丰富,今天推荐的这三个村也能让你流连忘返。

 

高铺村

高铺村位于斋堂镇东侧2公里处,老村距斋堂镇政府10公里。传说,元朝时,最早这里来了一对老夫妻,男人姓杜,二人在轱辘岩根打了一个草棚就住下了,轱辘岩上住着一对雕,两位老人就称这里为刁窝铺。后来,村里来了个姓汤的县长在这住下,他一打听这个村名叫刁窝铺,汤县长说这个村名不好,养育出的后代会太刁,县长说不如改做高卧铺吧。再后来,这个村的后代就习惯的称高铺村为高铺了。村里现有100亩红提种植园,可供游人采摘观光。

主要自然景观

上高铺四面环山,海拔450米,村前是湖光山色,水平如镜的斋堂水库。水面面积960多亩。常年绿水连连,碧波荡漾,是野鸡,天鹅等候鸟经常嬉戏的地方,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可谓是依山傍水,景色诱人,这里山场多,山地多,植被茂盛,各种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由于小村紧依水库,使得这里空气清新,四季气候宜人,夏季十分凉爽,当你漫步坝上凉风拂面,有天然氧吧之称,使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下高铺四面环山,村依109国道,沿国道分支在北行0.5公里的柏油公路,进入高铺村,公路两侧是茂盛的洋槐树,每到五月一路走来花香扑鼻,村落成条形分布,生态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村内公园垂柳依依,凉风习习,花香缕缕,空气清新,是修身养性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历史文化遗迹

古树

最早居住上高铺是姓杜的二位老人,他们是众洪桐县流迂而来,他们带来了一棵数百年的生长,此树直径约在2米,树高约35米,矗于树中央,此槐树长着圆形的枝盖,挂满了黑绿色的叶子,开着一串串白中透黄的花朵,散着幽香,象是一个天然的大帐篷,遮住偏西的阳光是村民纳凉,休息的好去处,上高铺本来十分凉爽,古槐树的风景又有一种撩拨人心的力量。

奇石

据年长者讲,此槐树下有几大块坐石,十分神奇,有坐上去发凉的,发热的,有一块像大柜子一样的大白石头,夏天坐上去发凉,黑绿色石头发热,击打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十分悦耳,最奇特的是那紫红色巨石一年四季人们坐上去凉时发热,热时发凉,距人们说,此乃“宝石”。不过现已被淹没。

松树

化缘寺院内挺立着两棵巨大的树松,树高约30米,直径约90厘米,冠之大,在临近树实属罕见,据老人们讲,此松树是先有树,后有寺,根据松树生长的粗度,高度,人们都认为这样的松树至少要经历500多年才能长成,两棵松树相距十米左右,其外形不同,长在左边的那棵外形长得平顶圆底,远望如同一把巨大的撑开的伞,长在右边的那棵,上尖下圆,远远望去象一座碧绿的宝塔,人站在树下抬头仰望,遮天蔽日,哪怕是一阵小的风吹来,对面山谷也会发出呼啸的回声。

古民居:杜家大户开店的四合院。

石碾子:有四盘古代碾粮用的石碾子,有碾房。

文物遗迹

关公庙、坐落在清水河边。

古槐树、村内有古槐树一颗。

华安寺、现存遗址

虫王庙、上高铺村东“狼窝口”有一座“虫王庙”

鞑子坟、据老人讲再上高铺的北山根,离村约百米处有一座坟,叫“杀鞑子坟”,观音庙、坐落在村中,现存遗址

老爷庙、坐落在村中,现存遗址

龙土庙、村东有龙土庙、现存遗址

二郎庙、坐落在村中,现存遗址

石臼精神

高铺村有三个保存完好的石臼,这三个石臼记载了高铺人夕一辈子一辈的生活,也给后人去挖掘高铺村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纯天然”的直接证据,更体现出了高铺人的那么一种精神。

这三个石臼分别安放在村子的东、西、中三个位置。它们犹如三位长寿的老人稳健地站在那里不论风吹雨淋日晒雪打,更不管时代风云变幻,则不停地给后人重重复复地讲述着高铺村人的生活。

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高铺村

东斋堂村

斋堂镇东斋堂村位于首都西部山区,东距京城80公里。主要特产有山杏,核桃,苹果等。该村背风向阳,风景秀丽:白铁山主峰挡住大西北的刺骨寒风,山岭叠翠养人眼目;背靠九龙头黄土坡苹果园;清水河从村前潺潺流过;隔河的南山,灌木丛生。东斋堂村依山傍水,实乃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在北侧白铁山上创建的灵岳寺,香火旺盛。进香朝拜的人群络绎不绝,途径本地,经常寄宿下来。年深日久,居住人口大增;灵岳寺僧人在这里施粥(地点在后街贾全用和贾玉奇的居住处)行善。因此,村名因施粥而得名斋堂。后来发展成以石桥沟为界的两个村。东面为东斋堂,西面为西斋堂。

建城(斋堂城,原称沿河口守御城附城)

明景泰元年(1450)6月,监察御史郭仲曦提议在斋堂立城。万历二十五年(1597)朝廷批准。在东斋堂建了一个长宽各一里的方城。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因北侧靠山,仅在天仙庙下有一个小圈门。在小圈门往东约150米处的城墙上砌有半人高的洞,称之为水道(在刘济民小卖部处)城墙外也称之为水道外。万历四十五年(1617)易州兵备道山西按察史解经邦,为东西两个城门题写了“廓清”“辑宁”两个门额。清嘉庆六年(1801)清水河山洪将南门的城门及南城墙冲毁,并冲毁了一条街,也就是东斋堂村前街。现在修马路的街是中街。到抗日战争时期,西城门被日寇摧毁。现仅存东城门比较完好。城台为花岗岩条石座。门宽14.93米,高5.28米,门洞进深3.15米。门头沟区政府在1981年,将东城门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及遗址

天仙庙

天仙庙位于九龙之巅,坐北朝南,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正德十四年重建。寺门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顶子用筒瓦覆盖,横脊筒瓦雕花,前檐有砖雕圆椽,门洞用条石铺筑,进深2.85米,宽3.3,高5米。寺门横眉嵌有“天仙行宫”石匾额。门内东面为鼓楼,鼓的直径很大,三个人伸出胳膊也围不拢,鼓是立着吊在鼓楼里,可以两面击打。西面是钟楼,高1.6米,每逢初一十五敲钟,方圆十五里都能听到。寺内第一座大殿是圣母娘娘殿,殿前有一大平台,用来唱戏。在平台前的院内,有一韦陀,平持降魔杵,守卫大殿。娘娘殿宽10.6米,进深8.3米,硬山清水脊,筒瓦元宝顶,砌上明造,五架梁,檀枋旋子彩绘。奇怪的是,善男信女进大殿叩拜娘娘,每磕一个头,娘娘神像就会动一下。再后面是中殿,供奉西方佛祖及十八罗汉殿。殿中十八罗汉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后面是韦陀殿,进深6.45米,长9米,有廊子硬山调大脊,砖吻兽,筒瓦盖顶。砌上明造,五架梁,檀枋苏式彩绘,供奉成排的韦陀像。围绕三座大殿有房屋38间,设七十二司,其中有过天桥,娃娃山,挤凤登城,孩抓娘肠等。

虫王庙

在西大门上边的北山根,有一座不足8平方米的小庙——虫王庙,传说东斋堂有一年蝗虫满天飞,遮天蔽日,日月无光。所到之处,庄稼顷刻之间都被吃光。人们拿麻袋去装,一会就是一麻袋,捕之不尽。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庄稼顷刻化为乌有。灾情之重,实属罕见。老百姓认为是神虫,遂建虫王庙。后来虫王庙被日寇摧毁。木料被日寇当柴烧了。

老爷庙、城隍庙、龙王庙

老爷庙就是关帝庙在东城门外的东北方向。庙的大门口,是一座牌楼式门楼。门楼前有两块松石。门前是石头铺成的坡路,下了坡,可看见两个石人,一个牵马,一个捧刀。老爷庙后来改作十五中心小学,之后又改作东斋堂小学。现在给贾恩全盖房使用。

再前面有从斋堂中学迁去的龙王庙。昔日的龙王庙现在贾生会居住。

在城门里的北侧建有城隍庙。

五道庙位于东斋堂大官井,在旧信用社对面。

魁星庙及传说

在东斋堂南城门外的南山半坡上,有一个约6平方米的小庙,名叫魁星庙。庙内神像右手执一管大毛笔,高高举起。相貌奇丑无比,观之,使人不寒而栗。老百姓习惯称之为亏心庙。传说从前有一个举子,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在朝廷的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皇上一看文章,龙心大悦。遂传旨召见。一看相貌奇丑无比,龙心不悦。此举子也因此名落孙山。举子一气之下亡故。而皇上也经常梦到举子指责他以貌取仕的错误。皇上也感到对不起举子。遂传旨在城外建庙纪念他。因此,凡在有城的地方,城外都建有魁星庙。魁星庙又叫亏心庙,也因此而来。在魁星庙西边山洼的峭壁上有一个崖缝,上面有一块万年冰,一到冬季就能看见。现消失不见。

古戏台

东斋堂村东城外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古戏台,建于明朝,三间全长是8、35米,南北进深8、50米,前台进深4、60米,后台进深3、90米。5架梁10根柱。后墙4根柱,中间4根柱,前台前脸有2根柱子。前台棚顶为拱式圆顶。戏台建于城石之上。城台高1、40米,现在因大街垫高,台高不足1米。后台两边有出将入相的两个门。台顶是由板瓦和小筒瓦覆盖。大板瓦在下面为仰瓦,上有小筒瓦盖住。前后檐瓦都有雕花。

与东戏台相对,在西城门外南侧也有一个戏台,也就是现在斋堂粮库对面。与东戏台不同的是前台的前脸有4根柱子。据内行人讲前台前脸有4根柱的叫戏楼,有2根柱的才叫戏台,燕翅往里只有东斋堂东城根1个前脸2根柱的戏台。

民宅门楼在村中间的石子崖和大槐树西,分别有贾佩和贾秀两家的门楼。门楼磨砖到顶,条石铺基,房顶筒瓦盖顶,房檐雕花,门前有两个石狮子,门楼保存基本完好,只是石狮子不见了。

天仙庙的庙会

每逢正月十五,和阴历的四月二十八,天仙庙有庙会,各村参加庙会的队伍都有中幡。在庙会这一天,附近村的人有的在凌晨两点来钟就把中幡靠在东西城门外的城墙上排队,城门打开以后,按着顺序排队进城。因南城门被洪水冲走,城南的马栏村朝拜娘娘的队伍在中幡、鼓乐的导引下,浩浩荡荡从斋堂中学后面的一条盘山小路上天仙庙。参加庙会的人捐给庙会一斗面,有的人就在庙里记名换锁。锁是由铜钱用红线穿起来的。庙里的人就烧水煮压饸烙,直热闹一天,方才离去。

文化遗产

民间戏曲

六合班清道光年间,本地有一个由六个村联合组成的戏班,名“六合班”。后来戏唱得好,得到皇上的欣赏,咸丰皇帝御赐金匾,六合班变成了“京都六合班”。六合班的班主是东斋堂村的刘老牛和刘成。有一次六合班唱完戏,台下走来一位穿长衫的老者,要求六合班的人伴奏,他也唱几句,当即刘老牛掌板,刘成拉弦唱了起来,谁知这位长衫老者东一句西一句的乱唱,刘成有些招架不住,刘老牛见状,从刘成手里拿过大弦,老者怎么唱,他怎么随。老者唱完,哈哈大笑,说了一句“六合班确实有人才”,扬长而去。而刘成从此发奋学艺,为了学习板鼓,将葫芦瓢画一小圆圈练习击打,终于成为一代板鼓名家。

东斋堂山梆子剧团继六合班之后,刘老牛、刘成的后代刘景文和谭斌组织了一个东斋堂山梆子剧团。主要成员有:贾宏亭、贾宏楼、贾伯瑜、贾润云、贾希臣、张殿文、李万金、刘景堂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当时教戏的是陈喜贵。都是口传面授。点的是煤油灯,在戏班合伙凑钱买煤油,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东斋堂这些老艺术家硬是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一出又一出戏,并到黑龙关、阳坊、金鸡台等很多地方卖台子。有一次在外地唱戏被当地搞戏曲的老板看中,要留下这个戏班。但戏班的人故土难离,拒绝了老板的好意。掌班刘景文技术娴熟,每到唱大戏时,合着眼打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而且绝对不会出一定点差错。谭斌主唱青衣,头戴七星娥子扮相好,兼唱武道末,因他会武功,武打场面也很精彩。贾宏亭唱老生,嗓音洪亮为人爽朗,唱做俱佳。贾宏楼正宗胡生,扮相好,嗓音正,有铁嗓之称。50年代一次区群英大会上,唱辕门斩子赢得满堂彩。连叫两场。刘景堂嗓子好,当时没扩音设备,他唱大登殿里的皇上薛平贵在西门戏楼唱,东门都听得清清楚楚。张殿文唱武花脸,手脚麻利动作灵活,在打赞里唱焦赞,简直唱活了。有一次在戏台唱现代刘巧儿,他在戏里饰演刘彦昌唱到一半,忽然传来他父亲病故的消息。他愣是把戏唱完,才回家服丧。贾希臣唱老妖婆,他唱的老妖婆生动感人,老妖婆狠拉刁蛮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场观众无不伤心落泪。李万金是戏班里唯一的女性,他在辕门折子里唱的穆桂英,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宋金印唱黑头,这个人很聪明,别的角色也能串,文武两场也能来两下。贾伯瑜是学校校长,也常在戏班里饰演各种角色。东斋堂梆子剧团人才济济阵容强大,每逢过年,连唱半个月的戏,从不重场。在大台地区的戏剧比赛上,东斋堂的现代戏血类仇,以精湛的演技,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全场上千人,鸦雀无声,巍巍不动。扛回戏剧比赛第一的大旗。

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东斋堂村

杨家峪村

杨家峪村属斋堂镇,位于镇政府东南三十里大寒岭西北麓,地域面积7.06平方公里,正在向旅游事业转型,主要物产有核桃、红杏、山杏(海棠、香椿、花椒产量不多),特产则为大红杏。村中桃树涧小溪流淌,古民居院落二十余座。

据说,元朝时桑峪村杨国良兄弟三人来此开荒种地,逐渐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时称“大寒岭屯”(见明宛平县知县沈榜所著《宛署杂记》)即居住都即后来的“大户杨”。明永乐初(1403-1405)杨汝惠、杨汝岱、杨汝虑兄弟经桑峪来此居住,即后来的“小户杨”。

民居

杨家峪的民居分几种建筑规格:一是村子中间大户杨万生家族一脉的元代民宅建筑特色的是一、二、三号院。特点是古砖矮门,北房为正,多无南房,西侧为高。

一号院,院门朝北,有一条甬道南通,勾穿各个小院。右行有一小门,进院北、西、东均有古房,西侧一高门楼,从其砖瓦及式样分析要早于清代。进门楼南方三间,似是后代增建,东房两间,西方两间,规范典雅,似仍有这户人家当年的一派华贵富庶景象。院墙约高六尺,墙之上方有两尺许由瓦片拼成四辨花纹装饰,似铜钱状的花格,外圆内方,一则体现了主人外圆内方的性格情操,又反映了其对金钱的崇拜以及对美的追求。墙的下边为砖条围边的白壁,或许当年曾绘以花鸟,现已难辨了。门楼通高九尺,宽四尺五,门扇、门楼木料均上乘,涂以红色,由于雨雪风霜的洗礼现已变成粉红色了,可算是当年的朱门大户了吧!门口一影壁,上以条砖布砌十字格,砖包石块建筑。门楼顶、脊、及脊头均以瓦装饰,瓦垄阴七阳八,并配以散水瓦,花纹精美是座考究的门楼。据考证,这座小院是大户杨的至尊长者所居,他的子孙们有的到了双塘涧、大三里、洪水口、塔河、涞水等地。留在村中居住的已不足十户了。据说这种迁徙是军事行为。

第二种建筑风格是明清时的建筑最典型的是四号院杨兴州的故居,五号院杨海春(号文波)的故居,六号院、七号院杨海广的旧宅,八号院杨景州的旧宅,九号院杨宏聚(号子芳)的故居,十号院杨景州的高垒式民房等。以上民居的特点以北房为正,有东西厢房,南房为倒坐房,大门楼与南房分开,而单独建筑,大门多为如意门,门之左侧均设有神龛,大门都有门心帘,门簪为两枚,门墩多采用内木外石,大门口内设有靠山影壁的居多,只有大门所对院落是自家建筑的不设靠山影壁,如杨海春(号子芳)的故居。这些四合院的居民多为村中大户人家。

第三种风格是中等四合院民居,就是十一号院杨海山的旧宅,其建筑式样于一至十号院相似,只是屋顶以石板覆盖,瓦垄压扣固定,朴素典雅,更具有山区就地取材的建筑风格,是京西山区民居的代表作。

第四种风格是官宦家族的豪华住宅就是杨茂发的故居即第十二号院,朱门大户,门簪四枚,北房为正,房屋布局均为五间,四方房屋以抄收回廊连接,院中铺以青方砖,中有园亭,四方有甬道相通,大门外有遮挡影壁、拴马桩、上马石,大门内有八字影壁,院落东侧为书房即办公院,有月亮门与正院相通,大门内东侧有东房三间,为仆役房和厨房,南山墙有井一眼,是典型的官宦住宅。其家族有杨茂发、杨文玉、杨朝震、杨成宽等等曾为官。

第五种风格是散落在村之各个角落的普通民居一一就势而建,成不规则形建筑,但在整个村子的建设布局上又是受到统一规划的建筑,使村子的形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黾字。

第六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民居建筑,有的吸收了苏联和古寺庙的发券式的弧形门窗口,多无边柁,属硬靠山式,有灰板瓦,红板瓦为顶,没有了大脊,是当时经济贫乏的反映。

古道

京西古道,是自京城通往怀来盆地,再向北、西北、东北延伸的西山大路。其主干线便从大寒岭经过。古往今来的各个历史时期,这条古道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命脉和军事要道。

早在燕桓侯时期就是燕国从上都蓟城西进,越大寒岭,经今斋堂川蓟通往其下都的易(今河北省易县)的要道之一。这条古道正好从梨树台下经过,这一段被称作岭西大道。《析津志》《宛署杂记》《天府广记》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条古道自王平口经木城涧、板桥、斋食台、王罗坡上大寒岭。道宽三步,一律由青石砌漫。现今保存较好的路面又自王罗坡根至大寒岭关城段,自关城至三义号段虽不少地方被土沙淤没但基本保留下来。自三义号至两岔口即古交道口段保留较为完整,除河谷中有被洪水冲毁处外,多数仍清晰可见。

自然生态:山高谷深,四周环山,高山多被灌木荆棘和野草覆盖。沟谷中多植杨树、柳树、榆树等乔木,高达数丈。村东大寒岭把关;村北髽髻山护卫;村上龙凤二松镇守;村下玉玺峰守门。

村内所植树木以香椿树具多,因此,清明时节处处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村东、村北多植洋槐,槐花盛开的季节,蝶舞蜂忙。将近40度的炎炎夏日,夜里睡觉,照样还得盖上棉被,否则就会冻醒。阳历六月底、七月初正是大红杏采摘的季节。饱满成熟的大红杏令人馋涎欲滴,前来采摘的人流、车辆穿流不息,大约要半个月的时间,才会停止。据村中年长者讲:杨家峪的红杏鼎盛时期约有300亩,曾经做为贡品。年产约10几万斤,用红杏晾成的杏干畅销京津,在前门大栅栏的果品店里,京西杨家峪的红杏干售价最高。到了秋季,东北部群山一片金黄,而西南部峰岭因为遍生黄芦,而如霞如火,连绵不断。古松、古槐、古庙、古建,使杨家峪堪称是原生态古山村的精品。

文物遗址

毗卢寺遗址:(即泥窝村瑞云寺)建于明,在大寒岭。

大寒岭关城:关城高12米余,城台高6米,上为楼阁,供奉文昌帝君,关城眉额,朝西为“文澜”,朝东为“文津”。现两方眉额石刻在梨树台农家)。

古道:西山大道,是自京城通往怀来盆地,再向北、向西北、东北延伸的西山大路,其主干线便从大寒岭经过。从唐代以来至解放初期五十年代,这条古道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命脉和军事要道。

山神庙:大寒岭关城东南山上。

茶棚:大寒岭关城北曾建有茶棚数间。

碑刻:毗卢寺内原有碑刻六方,碑额分别刻有:“粒米同食”、“教开六度”、“十方善事”、“因果不昧”、“芳名千古”、“千古不朽”。这几方碑目前在庙前井边一方,区文管所一方,梨树台一方,吕家村一农户家三方。

九天娘娘庙:以道教规则构建,以西为正殿,南北为配殿。整座庙宇系开凿崖岩打基,木结构梁柱粗大结实,九天娘娘即九天玄女,也称九天元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来道教所信奉的诸神之一。后来此庙又改供道教的“玉清元始天尊天宝元君、上清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等“三洞教主”。再后来,道家“三仙”被请到了庙门正对面的一面墙壁上。自北至南排列,在距地面九尺许各由四块古砖镶砌成三个神龛,间距九尺,龛中古砖上分别雕篆“玉清”、“上清”、“太清”。时人称为“三仙堂”。这时小庙正殿供上了龙王、树王、虫王三位神仙。民初,将此庙改作了学校,现遗址仍存村入口处。

古松:村上有千年古松两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一株,村南黄土堰老坟中有古松一株。

碾房:明时建,无门无窗,俗称为“敞房”,清末因火而毁,直至解放后的1951年在原址重建碾房三间,置碾两盘。碾房中间墙上书写一幅回家联:上联是“运旺起村村起运”;下联是“人能兴地地兴人”。

古井五眼,另外还有古石碓臼、石槽、蒜臼子,碌碡、大磨、小磨等多种石器及古陶旧瓷、砖雕木刻,旧式家具。

贞节匾:民国七年宛平县乡谊为杨海春母亲杨李氏所立贞节匾两块。现一块在区文物局,另一块在村民家中。

升官捷报:清光绪年代遗物,杨元旺南房山墙。

学业捷报:民国初年遗物,杨金民南房山墙。

其他文物:2006年2月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在村口立“杨家峪古村落”砖石结构水泥碑一座。

村口原有明时所植古槐一株,民国初被飓风刮断,1950年八九月间由村人杨景荣等在原址重植槐树一棵,现已近六十年。

大门门心联:“春艳凭蝶舞,秋高任鸟飞”。(杨海广老宅):“积善睦邻里,遗德惠子孙”(杨兴洲老宅),“勤俭处世本,耕读治家长”。(杨子芳老宅)

大户山墙影壁砖雕:“鸿禧”,“戬榖”。

后墙墨写大字:“秀水奇峰”(碾房)“鱼躍鸢飞”(杨兴洲老宅北房后墙)

转灯

阴历正月十五,村人在空阔场地用三百六十五杆灯竿,撑起三百六十五天,埋插在绵延不断,曲曲折折的土埂上,灯竿顶端机着用面制成的灯碗,再用红黄绿三色纸糊成三百六十五个灯罩。竿与竿之间,分插红黄绿三色小纸旗。到了晚上,一盏盏灯被点亮,灯场上鼓乐喧天,人山人海。灯阵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男女老幼皆盘桓迂回于其中,灯阵尤如九宫八卦,扑朔迷离。有求早生贵子者,有图流年通达者,有图万事如意者,有求显声扬名者,不一而足。就连平时有积怨而互不往来,或怒目而视者,也因在灯场相见一笑,而抱拳言和。

扭秧歌铁杠“霸王鞭”,唱山梆子戏

每年正月初五以后,村中年轻人扭秧歌,“打霸王鞭”。打霸王鞭既可列队单独打,一边作出类似现代体操的各种动作,一边舞动手中的霸王鞭,也可以和扭秧歌相结合,不用手帕,扇子之类,而舞动霸王鞭。霸王鞭是用一直径寸许长,约二尺余的光滑硬圆木制成。硬木两边刻通一长约一寸,宽约一指的空挡,其空隙中用粗铁丝穿入数枚铜钱,嵌于空槽之内,舞动时哗啦有声。打霸王鞭时,有时边舞边唱,非常吸引人,也可以一人独打。

山梆子戏即“蹦蹦戏”,民间戏曲的一种。当地老者在春节期间,或有红、白喜事之际。数名会唱者聚在一起,在鼓乐声中或独唱或对唱或分角色分唱,不化妆,不登台,自得其乐。同时也招来很多喜好此道的村人来聆听。唱的时间往往有三、五个小时,围观者多时近百。

吃“腊八粥”

据传说是从前有一富户,胡吃海喝,不知节俭。有一年到了腊八这一天,才发现,缸中无米,袋里无粮,山穷水尽。于是扫缸底,翻粮袋,打扫坛坛罐罐,最终,凑了几种仅余下的一点各种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粥吃,再无余粮。后来这家人勤劳节俭,又发展成了小康之家。为了不忘过去铺张浪费面临绝境的教训,因此,每年到了腊八这一天,就食用一次用各种杂粮和豆类等混在一起煮的粥。后来此事广为流传,人们就精选各种粮食,豆类的精品,再添加去核大枣及花生仁、瓜子仁等共煮一锅粥,在腊月初八食用,称之为腊八粥。

蹬高翘

用两根直径约1寸,高约1米的直硬木,在距一端约一尺的地方凿一个槽,嵌入四五寸的一硬木,用绳子将尺余部分绑在小腿上,脚蹬嵌入的横向硬木,表演者不停走动,做各种动作,以及说唱。此项活动,大多在春节期间,或重大庆祝活动时表演。

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杨家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