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将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来开展大运河保护工作,预计“十三五”期间实现京津冀地段运河通航。你知道吗,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文化遗产达40处之多,其中不少就在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在那些历史遗迹里,流传着怎样的故事与传说?
通惠河
京杭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大运河北京段由昌平到通州,途经六个区,包括南新仓、什刹海等重要点段和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京杭大运河遗迹
据2012年发布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文本目录,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有40处,其中分布在通州的就达17处之多。其中河道1处,为通惠河通州一段故道;永通桥遗址、通运桥、张家湾码头遗址、里二泗码头遗址等8处桥梁码头;通州大运中仓遗址、通州西仓遗址2处仓库;通州城北垣遗址、皇木厂遗址(包括古槐)等古遗址5处;古建筑燃灯佛舍利塔1处。
三代运粮河 通州向北京漕运主通道
通州运河盛景。拍摄者站在今潞河镇杨坨村附近河边面西拍摄。图中一艘摆渡船正行驶近岸,船上乘客拥挤。另一艘货船蒲帆张起,船夫正在努力摇桨。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北京段涵盖4处遗产点,其中一个就是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桥,东至通州通惠河与北运河交叉口)。
通州段是中国大运河最北方的河段——通惠河的端点段落,是通惠河在北京通州境内的一段河道,是通惠河与北运河交接的重要河段,始建于公元13世纪末(元代初期),西起永通桥,向东至通州北关闸汇入北运河,长约5公里。
通惠河是元朝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首凿的运河,三十年修成,总长164华里,每十里一闸,蓄水通舟,共置闸24座,置桥156座,忽必烈皇帝赐名通惠河。通惠河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运粮河,为北京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白浮泉引水渠遭到破坏而停用,明代嘉靖、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都重修了通惠河。
明清时期通惠河运粮十分艰难,因水量不足运粮船不能直达京城,要分段递运。因北京地势比通州高,为了蓄水行舟,通惠河设五处闸门,东便门外大通桥为头闸,庆丰闸为二闸,高碑店(平津上闸)为三闸,花园(平津下闸)为四闸,普济闸为五闸。
粮船只能在闸与闸之间行舟,粮船到闸口,不能过闸,每至闸门都要人工搬运粮食,先后由人工搬运五次才能抵京。
后来,由于海运和铁路的发展,清光绪二十六年通惠河停止漕运,这条前后使用600多年的运粮河,完成了南粮北运的历史使命。
永通桥
与卢沟桥、朝宗桥并称拱卫京师三大桥
1860年英法联军随军记者比托拍摄的通州八里桥。
京通高速路八里桥收费站路北端就是八里桥,即永通桥。永通桥就是通惠河通州段的西端起点,因为当时距离通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有八里,故俗称八里桥。永通桥横跨通惠河上,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南北长50米,宽6米,33对雕刻的石狮,各具神态。
当年,运河繁忙之时,桥下驳船排列前行,桥上人流穿梭,好不热闹。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就位于此处,“入夜霜清一轮坠,凌寒征铎去萧萧,”便是此景最生动的写照。
该桥为明代建三券联拱石桥,与卢沟桥、朝宗桥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1860年,清军在这里与英法联军展开激战,血染长桥,史称八里桥之战。1900年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20世纪90年代在桥两端各修了三个拱型洞,以加大排水流量。八里桥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通州大运中仓遗址、通州西仓遗址
古粮仓遗址仅剩仓墙
通州漕运东仓遗址。
古粮仓就是漕运进京存放粮食的地方,中仓距离通州博物馆很近,从馆东边的路口进去,十字路口右转即是,如今这里变化很大,四周都是民居,看不出一点粮仓的影子。
根据资料显示,在新建街后身找到一段仓墙,可能就是仅有的遗存了。元明清几代,每年要由浙、赣、皖、湘、鄂、鲁、豫诸省,源源不断地运来三四百万石漕粮,其中的十之二三储存在通州。明代在通州建四仓,到了清代仍沿用中、西二仓,每当漕粮上坝,船帆和桅杆绵延不下数十里,很是壮观。
张家湾三座古桥:东门桥 虹桥 通运桥
通州区有一座古镇名为张家湾,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必经之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这座古镇修建于明代,现在还有一些城门和城墙的残存。张家湾最早有三座古桥,分别是位于南门外的通运桥、东门外的东门桥和东南便门外的虹桥。其中尤以通运桥最为著名。
通运桥 微博网友京西走马_拍摄
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最早是木制的,在明代时改为石桥。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保卫朝廷命脉运河和拱卫京师,抢筑张家湾城,把萧太后运粮河作为南护城河,在城外架了一座木桥,桥东百余米即是大运河,河口以南便是大运河北端第二处大型货运码头,南北方的货运往来都要穿过此桥,经年累月,木桥不堪重负,屡毁屡修。太监张华奏请改建石桥,1605年建成,万历帝赐名为“通运”。到了清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小规模的修缮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桥的命名,还是源于桥下的萧太后河。据相关史料显示,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始于统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实际上,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处支流,自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运河一直滋养着两岸的人们。到了辽代,这条河被进行了拓展加工,成为一条漕运的主航道。其发源地以前是北京城东南部的护城河,再一直向东南方流去,在通州境内汇入凉水河,最后在汇入京杭大运河。在1958年修建引水水渠时,将此河拦腰截断了,现在,萧太后河在水利上的应用,主要就是北京南城河朝阳区南部的排水通道了。
萧太后桥为南北走向,全长约43米,宽约10米,桥下一共有三个石拱券,三个拱券中间的大,两边的小。桥面为平板型,由相互交错的大条石铺成的。桥的两两边设石栏板,每边各有雕刻着狮子的望柱18根。每边的柱头上雕须弥座,座上圆雕狮子,神态各异。最为独特的是,脚踩绣球的大狮子,不管有几个小狮子在身边玩耍,它都是雄性的;而不蹬绣球的大狮子全是雌性的。因此,此桥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不仅狮子神态各异,而且栏板上也雕刻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十分好看。
在干旱的季节里,下到桥中间的桥洞上,可看到水线一下有碑刻,上面清楚的刻着“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清源陈进儒监造”的字迹。在桥的拱券上,嵌有一块碑记,桥下的镇水兽也十分精美。在桥的北端,有一方汉白玉质的石碑,上面为敕修通运桥的碑记,记载着这座桥在明清时期修建时的历史。
皇木厂村:昔日运木存于此
在张家湾镇,还有个因转储修建北京城的御用“木料”而得名的皇木厂村,也是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先有皇木厂,后有北京城”。皇木厂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四年),朱棣分遣大臣到四川、江西、湖广、浙江、山西等省采伐珍贵木材之后,装船经大运河运输到皇木厂码头卸货,并储存在这里,再经陆路运进皇宫。
故宫太和殿所用长14.5米、直径1米多的整材木料都是通过运河从南方原始森林里运来,再运入北京城。此外皇木厂还是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运盐中转站,当时这里大木成山,车辚辚,马萧萧,运河号子响彻云霄,盛况空前。
如今,村内仍遗留着大量的历史古迹,现保存着建设北京城的巨大花斑石46块、运河古道遗址150米等诸多古迹,包括建皇宫、皇陵用的红丝印叶纹嘉石,官盐码头称盐用的石铨,“惜字局”石碑等。
当年管理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四周栽植了许多国槐,现今仅剩一棵。该槐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经多年风雨变故,仍然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其主干胸径近2米,四根巨大树杈分指四方斜向青天,冠状如伞,茂盛滴翠,十分壮观,是皇木厂村的历史见证。
燃灯塔:一枝塔影认通州
通州燃灯佛舍利塔。此片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时,随军记者费利斯·比托拍摄的,也是北京最早的照片之一。比托站在今天通州西海子公园西门外、通惠河北岸拍摄了这张照片。
燃灯佛舍利塔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内,乃镇河之塔。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的诗《古塔凌云》,诗中的塔指的就是燃灯塔。沿新华大街再向东就到了东关大桥,桥下就是北运河,燃灯佛舍利塔位于通州北端运河西岸,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相传清朝时,经大运河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北京的商人们,在远处一看到这座燃灯佛塔就会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经历了众多苦难后,见到塔就知道来到了通州,一切灾难都将过去,燃灯塔成了当时通州的标志。2009年9月26日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第一枚就是这座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