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护城河东南角上,一座角楼巍峨耸立,河水里映着它古香古色的倒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处无声的复古建筑里,竟藏着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它的图书不允许外借,只能现场阅读,这里每天都有民俗活动,经常有展览,这座图书馆,就是角楼图书馆。
左安门角楼最初修建于明代(1553年),不过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2017年10月,角楼历经两年修缮焕发荣光,变身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
身处古迹中,图书馆也成了“古迹”,它的面积并不算大,约1160平米,内设三层,目前仅一层对开放。
一层:体味“最北京”的风情
推开角楼图书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红木的书架桌椅,勾画着蓝绿纹饰的横梁,仿墙砖的壁纸,青砖铺就的地板,在暖白色光源照射下显得干净而明亮。
图书馆的一层是北京主题文化活动及展览的展示区,除了历史图片,现在展示的是一些北京的老物件,铃铛、锣、鼓、梆子等。老北京五行八作的响器,用它那陈旧的面容,记录着过去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同时,这里还是图书馆最生动的所在讲座、朗诵、听古琴、品香茗……
围绕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活动,“北京会客厅”“非遗52日”等等,很多文化名人纷纷到此授课,也有很多非遗传承人前来展示技艺,这可是馆内的人气项目,很多人亲手制作了毛猴、兔儿爷、宫灯筝等,据说学习名额放出去半小时就一抢而空,所以,名额一定要早点抢哦。
二层:最齐全的老北京文化书籍
沿木楼梯上二楼,是阅读区,满屋的朱红油漆书架、吊顶,提醒着这里是一处传统建筑。柿子、石榴等插花装饰,蒲团、太师椅等设施,让人油然而生走进老北京四合院的亲切感。
图书馆的装修很精致,珐琅彩、雕花窗,书法字体,还有贴着活动通知的皇榜,到处体现着中国风和北京味儿,这里有北京地方文献图书7000册,纸质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有着最齐全的老北京历史文化特色书籍。
这些特色书籍包括北京的民居、四合院,还有各种老字号,堪称老北京民俗记录大全,其中一个书架专门陈列了台版书,其中,31卷的《明清档案》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存的。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可谓珍品,而在这里,谁都可以翻看。
这里还有国外摄影家留下的老北京旧影《北京胡同留真》《旧京图说》《皇城金梦》《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等,在如今的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非常珍稀。
需要说明的是角楼图书馆一周7天开放,为了吸引更多中青年读者群体,每周五延长开馆时间至22时,开办“角图夜读”活动,每周开馆时间达70小时。
徜徉在朱红色的书架中,抬眼望去,雕梁画栋,墨香盈袖,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这里的书都不可以借回家哦。这里所有的图书只有唯一的一本,所以,根本无法外借……
三层:坐看古城内外万种风情
图书馆三层为辅助文化活动区,是一个开敞的屋顶平台。在这里欣赏到护城河畔的美景,可以俯瞰护城河、眺望北京城,考虑到安全问题,这里平时很少开放。
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春暖花开时节,这里是组织诗会、阅读分享等读者活动的地方,再过段时间,这里将作为活动空间开放,读者可在这里欣赏到护城河畔的美景。
你可以坐在古老的城墙上,吹一席凉风,看城墙外的绿树与高楼,畅享阅读之乐趣。走进图书馆,古琴悠悠,绿植郁郁,迁进图书馆的“老北京胡同”,还有旧时叫卖用的各种家伙什,无论是建筑、展览还是图书无不述说着老北京城悠长的过往岁月。
失而复得的古城地标
说起左安门的角楼,过去也算是北京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553年的左安门角楼,承担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使命后,终究还是抵不过风雨的摧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城墙也在1957年后拆除了。
尽管左安门角楼是复建来的,但与角楼图书馆相距不过百米的左安门值房却是货真价实的。
大家知道什么是值房吗?
值房:从名字上看,用处想必您也能猜出一二。古代值房建筑,是城门守军驻守、居住用房,是城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左安门值房建于明嘉靖年间,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整体为木结构。
老北京有句话叫“内九外七皇城四”,北京城这么多座老城门中,唯一现存的古代值房建筑就只剩左安门这一处了,“唯一的”值房,其价值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有了左安门值房的地理位置,为研究北京城各城门、城墙的坐标点定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些年政府对古城的规划,这里在未来或许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曾经坍塌的角楼如今不已恢复了么?总之随着左安门角楼的复建,也算弥补了稍许遗憾。抽个时间去书海畅游吧,顺便也可以去左安门值房打个卡哦。
角楼图书馆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免费目前每天9点开门,一周开放7天。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杨公庄1号
公交:乘地铁14号线方庄站A口出,向北步行至龙潭东路后,再向东行200米即到,也可单车前往。
自驾:左安门桥向北,驶入左安门内大街,再向东驶入龙潭东路2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