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博物馆资源众多,而且各有特色。参观博物馆可以看展览,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也可以参与科技制作,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在这里,你想要的都能找到,心动了,有没有?
1.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标本楼蕴藏着27万余件馆藏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等;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
古生物陈列厅向大家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已经灭绝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迹,似乎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聆听来自遥远太古代的声音。
植物陈列厅又似一部绿色的史诗,叙述着植物亿万年的演变。由水生到植物登陆,即使是一朵花的盛开,即使是一粒种子的传播,都蕴藏了无数的奥秘,留给人们无数的疑问。
动物陈列厅,则讲述了“人类的朋友”身上的奥秘,这里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还原再现,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动物之美,动物界的神奇。
人类陈列厅,能一睹人类由来的壮阔历史。由猿到人,历经万年,才有今日的容颜。一个人的诞生,看似平淡无奇,却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京自然博物馆,不是一个枯燥的说教场所,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特别是这里的“恐龙公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能够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探索自然,热爱科学。
在“恐龙公园”里,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复原的恐龙更加逼真。这些恐龙除了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吼叫嘶鸣等传统动作之外,还特别增加了恐龙眨眼、喘气等细节动作,使恐龙更加栩栩如生。
“古哺乳动物”大型专题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半年的施工改造已经于今年暑假重新对公众开放。“古哺乳动物”大型专题展览面积达480平方米,共展出108件展品,化石标本数量增多,展示了古哺乳动物演化支系的大部分代表动物。
温馨提示:展馆实行分时段免费预约参观,全天限7000人,其中常设展览参观人数为6000人,临时展览参观人数为1000人。请观众提前登录官方网站预约门票,无预约将无法入馆参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桥南大街126号
2.中国科技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馆应该算是最kids-friendly的场馆了,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能在这里体会到科技的独特奥妙。
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中国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
经过改造升级,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亮相的儿童科学乐园,绝对是科技馆的一大亮点。“儿童科学乐园”主题展厅位于中国科学技术馆一层,是激发科学兴趣、启蒙科学思维、亲子休闲娱乐的重要儿童活动场所。
此次改造是“儿童科学乐园”展厅首次封厅改造,用7个月时间对环境和展品进行了全面升级换代。改造后的“儿童科学乐园”展厅以“乐享科学,筑梦童心”为主题,目标观众为3-8岁儿童及陪同前来的家长,总面积3900平方米。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规律,形成按照“认识自己、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触摸科技”逐级展开的主题脉络,共设置人体探秘、健康成长、山林王国、戏水港湾、热闹城市、角色体验、机器伙伴、神奇宇宙8个主题展区和1个科学秀场,展品128件。
每件展品均配置二维码,观众通过扫码便可获取该展品的拓展信息,有效提升参观效果。更为惊喜的是,其中23件展品上线了个性化参观数据推送系统,观众通过关注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将体验时的闯关记录、创造成果等数据进行存储,以便随时随地分享体验乐趣。
展厅教育活动涵盖“科学表演”“创意工坊”“乐享科学”“玩转乐园”四大主题活动。“科学表演”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改造升级后的表演台设备提升科学表演效果,为观众献上集科学性、观赏性、互动性为一体的精彩表演;“创意工坊”主题活动为儿童提供了特定情景下独立设计和动手制作的机会;“乐享科学”主题活动创新展品辅导方式,让儿童通过动手拼装、游戏、实验等多种方式体验展品;“玩转乐园”主题活动为儿童设置特定的参观路线或指定相应展品,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单探究等方式进行体验学习。四大主题活动引导儿童了解、认识、学习身边的科学,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儿童科学乐园”展厅适合3—8周岁(含)儿童与家长共同参观体验,票价30元/人/场(成人与儿童票价相同)。为提高公众参观体验效果,营造良好的秩序环境,展厅将采取分场次限流参观的运行模式,每天开放两场,上午场9:30—12:30,下午场13:30—16:30。
7月10日起,中国科技馆将试行场馆限流措施。其中,常设展厅(主展厅)每天限量售票20000张;儿童乐园名额每天1000个,上午、下午各500个,家长可通过中心票务预约平台(http://ticket.bjsc.net.cn)或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微信公众号预约。为满足两孩家庭需要,票务系统升级后,同一订单最多可预约五人,其中最多包含三名儿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
3.汽车博物馆
北京汽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家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汽车类专题博物馆。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汽车,更能看到汽车文化;不仅能看到汽车文化,更能看到中国精神;近年来“青春汽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汽博馆于2011年建成开放,是国家公益性汽车主题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建筑造型鸟瞰宛如一只明亮的“眼睛”,寓意“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按照“科学-技术-社会”选题方式,设立三馆一区,跨越国家、地域、品牌的界限,展现世界汽车百年发展历史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发展与壮大,揭示汽车工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贡献与影响。
创造馆重点展示世界汽车的发展史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融入到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格局中,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同时感受到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
进步馆介绍了汽车的内部结构、工程技术、安全性能和设计生产的相关内容,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现科技在汽车工业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引领观众进入汽车科技的世界。
未来馆则反映新技术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能源及相关政策,以及生活方式等相关话题,探讨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倡导“人-车-社会-生活”和谐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经典藏品展区再现了建国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在摸索中发展的激情岁月。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26号
电话:010-63756666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五十多年来,北京天文馆以其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A馆天象厅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B馆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半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立体天幕效果。
4D剧场和3D剧场分别拥有200席和116席座位,两个剧场均采用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4D剧场不仅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还能根据科普节目情节发展产生喷水、喷风、拍腿等多种特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科普体验。3D剧场拥有宽12米、高9米的金属银幕,配以45度偏振立体眼镜,以逼真绚丽的立体效果为观众们呈现科普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8号
5.航空博物馆
经过半年多的内部整修,中国航空博物馆终于在本月初重新开馆迎客!
中国航空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昌平的千年古镇——小汤山镇,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
目前已收藏飞机、地空导弹、高炮、雷达等空军各兵种武器装备15300余件。藏品从我国第一架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架预警机、第一架电子干扰机,到新型战机,各类型号琳琅满目。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117件。
伟人座机区:珍贵藏品——毛泽东座机
中国航空博物馆由伟人座机展区、特种飞机展区、战斗机展区、洞库展厅、英雄纪念墙、英雄大道等几部分组成。伟人座机展区陈列的4架飞机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乘坐过的专机。
承载空军精神的英雄墙由“蓝天魂”主雕和两侧的英模、英烈墙组成。
“利剑”高40米,展现人民空军敢于亮剑的豪迈气概!
四季恒温的洞库展厅,拱型顶上镶嵌圆灯,构成繁星点点的景观。两侧两条光带,把展厅装点得更加宽敞明亮。洞库展厅的展品从中国古代的航空发明与发现到当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从近代引进国外的航空器到国产的各种类型飞机,依照历史的时序陈列于大型展厅两侧。将周恩来总理骨灰撒向祖国江河大地的飞机,曾在中南海展出过的“中0101”飞机以及中国自己研制生产的歼-6、歼-7、歼-10(教练机)等系列飞机。
展厅内有新中国生产的飞机系列,从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初教机、第一架歼击机到具有独特设计格局的轻型歼击机歼-12,完整地记载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和人民空军的发展历史。展厅的后部还展出有其他国家赠与的飞机。
展厅出口部分有导弹、高炮等其他武器装备,在参观游览之后走向大门时,会发现旁边有个不大的邮局,这里有一些航空题材的邮票、首日封、明信片等。
提示:露天展区和洞库展厅开放,庆祝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展览暂不对外开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顺沙路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博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的定位决定了首博展览的构成: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
《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
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这六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以上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5622件。
目前正在进行的临时展览是《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展览持续至2020年2月16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低调奢华隐藏在美丽的清华校园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2012年,在三位校友的支持下,博物馆动工,2013年1月,世纪金源集团慷慨捐资2亿元支持清华大学用于博物馆建设。2016年艺术博物馆落成并于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的近期展览如下:
1.昂托安·莫蒂耶:墨行光影
自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2月23日,比利时艺术家昂托安·莫蒂耶(1908年,布鲁塞尔圣吉尔区-1999年,布鲁塞尔奥德尔赫姆)的五十多幅中国水墨代表作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此展览名为“昂托安·莫蒂耶:墨行光影”,展期三个月。昂托安·莫蒂耶的绘画作品与中国古代艺术产生共鸣,兼具中国传统和现代水墨的手法。此次展览主要选取大尺幅作品,绘画手法类似中国书法,笔触清晰可见。其作品既形象又抽象,将微小与宏大雄伟连接,将内在与生存必需连接,展现出永恒的主题。
时间:2019年11月22日 – 2020年2月2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2.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吴冠中先生的画作111幅,分别来自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分三个单元展示,分别是“风筝不断线”、“形式是画家的生命线”和“风格是背影”。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早期的还是晚年的,也不论是油画还是彩墨,画面表现无一例外地干净、澄澈,把世间的景象揉成一片纯粹的色彩,再让自然的或世俗中的事物成为点、化成线,变作这混沌之中的声鸣,如浩瀚天宇中的星汉,亦如流星划过夜空的轨迹。
时间:2019年11月1日 – 2020年5月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3.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
中国铜镜兴盛于战国,繁荣于两汉,辉煌于隋唐,宋代以后在总体上却是一种江河日下的状态;日本铜镜自平安时期起,逐步发展,至江户时期,已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几百年中款式丰富、争奇斗艳。中日铜镜文化的这两个转折点恰好有所重叠,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感,这在东亚文化之兴衰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变化。日本和镜虽是日本文化的“沧海一粟”,却折射了日本文化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希望通过此展,探究和镜一路走来的脉息,使观者了解日本和镜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时间:2019年4月21日 – 2020年4月19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2号展厅
4.瓦尔特·博萨德与罗伯特·卡帕在中国
对中国而言,20世纪3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十年。本次展览展示了两位杰出摄影记者的作品,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中国这一时期的战争景象。瑞士记者瓦尔特·博萨德自1931年以来生活和工作于中国。罗伯特·卡帕是当时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他于1938年作为摄制组的一员来到中国。瓦尔特·博萨德和罗伯特·卡帕既是好友,同时也是《生活》杂志的竞争对手。他们不约而同地报道类似的事迹、洞察相同的战争画面。这让我们有独特的机会看到一个多层次的叙述:透过西方的视角观看中国的历史,关于新闻摄影中真理的问题,以及战时摄影的力量。
时间:2019年10月29日 – 2020年5月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二层展厅
5.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
“清华简”属战国中期楚墓出土文物,数量一共约有 2500 枚(包括少数残断简),总字数近 6 万字,以经、史类经典为主。由于其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受到“焚书坑儒”的冲击,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先秦古籍的原貌。对于了解中华文明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研究简牍形制和古文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艺术博物馆四层8号展厅
6.清华藏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
本次“清华藏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囊括书画、织绣、瓷器、家具、青铜器五个艺术门类,共计四百五十余组件藏品。其中书画、瓷器、织绣和家具这四个门类的四百五十余组件藏品绝大多数来自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旧藏。本次展览所选藏品既着力体现各艺术门类的完整发展体系,又重点突出名器精品,力求体现馆藏特色。书画有明代吕纪《雪梅锦鸡图》、丁云鹏《洗象图》、祝允明《草书苏轼前赤壁赋》,清代王翬《仿江贯道雪溪唤渡图》、任伯年《苏武牧羊图》,近代齐白石《四季图》四条屏、徐悲鸿《九方皋》等煌煌巨迹;瓷器以清康、雍、乾三朝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为主,如清康熙胭脂水压手杯、清雍正釉里红龙纹油锤瓶、清乾隆青花竹石玉壶春瓶等名瓷精粹;织绣有明代刻丝凤穿牡丹团花,清代“无量寿尊佛”刻丝佛像、红纱地戳纱金玉满堂女氅衣、蓝地刻丝云龙立水长袍等名品杰作;家具有明代黄花梨四面齐琴桌、黄花梨矮翘头案、黄花梨圈椅等传世精品。虽篇幅有限,难窥全貌,但仍可看作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众多珍品的一个缩影。
展览时间:常设展
展览地点:艺术博物馆四层9—13号展厅
如果有一些偏爱,对美食感兴趣,今年新开的果脯博物馆和六必居博物馆也很值得逛哟!
果脯博物馆
今年11月初,国内首家果脯博物馆——北京果脯博物馆在位于怀柔区的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建成开放。来果脯博物馆参观既能了解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还可亲手体验果脯制作。
北京果脯博物馆2018年开始筹建,历时两年建成开放。博物馆由上世纪80年代的老厂房改扩建而成,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分两层,一层是展厅,二层是互动体验区。
推开两扇红色大门,步入果脯博物馆展厅。展陈由果脯溯源、北京果脯发展史、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果脯工艺与器具沿革、果脯文化和红螺食品企业史等五部分组成,展览形式包括文字介绍、图片、雕塑、实物、档案资料、场景还原等。展厅里,有一面灰墙拱券门窗、红色门板窗框的门面房,门头上写着“聚顺和栈 南货老店”,再现了北京果脯老店聚顺和当年的模样。
博物馆仿建了门脸儿进行展示,走进屋里,桌上一溜儿青花瓷大盆里盛着冒尖的果脯一如当年模样。选料、原料初加工、清洗护色、发酵、制作饴糖、糖制、晾晒、整形包装……文字说明配以人物雕像和各种实物工具,展览情景再现了北京果脯传统制作工艺的八大步骤。展厅里还展示了历代盛放果脯的食盒以及各色果脯包装纸。
博物馆二楼是展卖区和互动制作体验区,能容纳100人同时进行体验。除果脯外,还可以体验糖葫芦、驴打滚、月饼的制作。
温馨提示:团队参观满30人可预约参观。散客参观的细则现在还没有确定好,目前是不对散客开放。
地址: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郑重庄村631号
六必居博物馆
前门粮食店街3号,六必居博物馆于今年11月在老店原址上开馆迎客。游客到此,可一览这家583年老酱园的沧桑变迁,感受老字号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六必居作为当今历史最为悠久的酱园,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如今走进博物馆,老字号古朴厚重的文化味道扑面而来。
来源:经济日报
博物馆分为“食肴之将”、“源远流长”、“涅槃重生”、“与时俱进”四个单元。现场陈列的账册、照片、功牌、印章、房契、算盘、油灯、酒壶、牌匾以及生产制作器具等近百件藏品,沉淀着老字号在不同时代的记忆,也展现着六必居近600年老店的历史风貌。
一进博物馆二层,镇店之宝之一“六必居”老牌匾就映入眼帘。这块金字招牌浑身都是故事。从目前可查证的文献资料看,《燕京杂记》最早提到六必居:“‘六必居’三字相传为严嵩所书,端正秀劲,不类其人。”
昔日老店究竟是何模样?博物馆内复原的老店,让人一目了然。货架上,摆放着六必居传承至今的十二个经典产品及“洪宪”年间的广告。柜台上,陈列着老账本、算盘和售卖工具;柜台内,几个不同规格的篓子,是当年六必居盛放酱菜和调味品的容器。左侧墙壁上悬挂的是六必居木匾,右侧悬挂的是六必居的布褡裢和秤杆。据介绍,六必居是山西临汾人开的,六必居这些年不断派人前去追根寻源,其中不少货真价实的老物件儿正是从当地搜集而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外粮食店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