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影像 留下胡同深处的故事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7-26 12:13:04


每一条北京胡同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故事书,细细读来可以了解到北京历史的面貌。这些历经700多年的老胡同,有些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有的破败不堪,面临消失危机,但无论如何都是摄影师的心头好。

  一、方家胡同


 

  北京方家胡同位于自古京城文化核心地带,北临国子监、孔庙地区,东有雍和宫创意产业园、保利剧院,南有著名的首都剧场,西有南锣鼓巷文化街区、中戏、国家话剧院、钟鼓楼,在丰厚文化积淀的沃土中,被传统文化环抱。




 

  循郡王府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该府建筑布局规整,现该府保存较好,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内大街方家胡同

  二、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是安定门内大街路东从北往南数的第一条胡同,胡同自西向东沟通安定门内大街和雍和宫大街。(朋友去雍和宫上香,逛地坛公园时顺便可以看看)据传,明代此地为驻扎守城军队的营房,称“武德卫营”,清代改称“五道营”,1965年整顿地名时又改称为“五道营胡同”,这可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



 

  就在七八年前,一位英国人携妻子第一个把餐吧开进了五道营胡同,名叫“葡萄院儿”,从此这里进进出出的国际友人络绎不绝,后来又有希腊人开了“朋坐西厨堂”餐厅,其后又有其他外国人开了不少咖啡厅酒吧吸引了大批的中外食客;不少国人看到商机,也纷纷开店,除了吃的还开了中外稀奇古怪的小商品商店,使这里一下子闻名京城。说到根儿还是外国人喜欢老北京的胡同风情,让五道营在短短的几年内聚起人气儿,使这里成为即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以后又一条文化示范胡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

三、海柏胡同


  在北京,除了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胡同,也有像这样的胡同废墟。海柏胡同位于北京市宣武区东北部,东起北极巷,西至西茶食胡同,因有辽金时海波寺得名。古刹海波寺久废。明时胡同称海波寺街。清时称海北寺街,民国时沿用,1965年改今名。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彝尊,字锡鬯(chàng),号竹坨(cha),曾居住此巷的顺德会馆。院内有古藤,朱彝尊d的书房即称古藤书屋。今古藤书屋尚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柏胡同有广西颖州、沣州、潮州、顺德等会馆,均存,然面目皆非。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东北部,东起北极巷,西至西茶食胡同

  四、校场口胡同


 

  校场口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北部。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老墙根街。因军队演武、操练得名。明代有将军教场一二三四五条胡同地名 。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营房设槐柏树街西侧。清时,各旗均在所在门外设教场、演武厅、熟练骑射、操练技务。此处的校场口当是校场的出入之地。后成街,教与校通用,1965年定今名。



 

  大约在光绪末年,废八股,废旧式弓箭比试及科举制度,校场遂废。此地逐渐成了居民住宅区。

  地址:位于西城区,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老墙根街

五、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诞生于13世纪末马可·波罗访华的那个时期,在这里要注意文明摄影,不让拍的地方最好不要随便举起相机。可以与当地居民简单沟通,能了解到不同建筑的许多历史故事。当时,江南的粮食通过大运河运抵元大都,就在这里卸放,这条小巷就是漕运地,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咽喉要地,所以而得名江米巷。在旧中国时为使馆区,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



 

  主要景点:

  东交民巷天主堂,又名圣弥厄尔教堂、法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甲13号,是一座建于1901年的两层哥特式建筑。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门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闻名。

  地址: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