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为何会有西洋建筑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8-10 20:41:01


大栅栏作为“中国商业第一街”,每天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祥义号、瑞蚨祥、谦祥益等老字号更因其独特的西洋建筑风格使不少游人驻足拍照。众所周知,1900年,义和团的一把大火曾将大栅栏烧成一片废墟,起因正是缘于这里有一家卖洋药的老德记药店。《庚子记事》记载:“义和团焚烧前门外大栅栏老德记大药房,不料团民法术无灵,火势猛烈,四面飞腾,延烧甚凶……”在废墟上重建的大栅栏,为什么居然还有敢把门店建成西洋风格的?

  “巴洛克”风格的“祥义号”

  曾为慈禧太后制作寿服

  大栅栏其实不单指那条长275米、宽10米的胡同,而是涵盖了廊坊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珠宝市街等诸多支脉的街区。在这个容纳了九十多个行业、七百多家店铺的区域中,有四家西洋建筑与传统门店形成对峙。这四家是:大栅栏街1号祥义号绸缎店,大栅栏街5号瑞蚨祥绸布店,珠宝市街5号谦祥益绸布店,廊坊头条17号劝业场。


 

  祥义号创建于1896年,最终能够盘下大栅栏街一号,皆因它是慈禧手下权倾一时的太监总管“小德张”的买卖。

  祥义号大门入口处是一座高二层的巴洛克风格铁艺大棚,从下到上通体墨绿色。精致而繁缛的铁花铺天盖地,把富丽和曲线张扬到极致。六根峭拔的镂空铁柱,象征着节节拔高的生意。镌刻有“祥义号绸缎店”字样的雪白大理石匾额,横贯大棚上方,被三层“回”字框环绕,其间装饰有密不透风的铁艺花草,显示出不可抗拒的蓬勃生机。在众多传统中式门脸的争奇斗艳中,祥义号的绿色铁艺独树一帜。

  祥义号的生意一路亨通,由精通绸缎经营和制作的著名浙商领袖冯保义全权打理。官商勾结,在那时就是通吃八方的杀手锏。有小德张运筹,慈禧太后的寿服、宫内自用的宫服和戏服、大臣们的朝服皆由祥义号制作。宫内的绸缎贡品也悉数纳入祥义号,折合成银两当作加工宫服的费用,其所售卖的绸布自然冠盖天下。很快,祥义号一跃成为北京绸布业“八大祥”之一,代表了当时中国丝绸的顶级品质和工艺。

  但让祥义号穿上巴洛克绿装,并非来自小德张的奇思妙想。当时,祥义号正与毗邻而居的大栅栏街5号、同样经营绸缎的瑞蚨祥展开一场经营搏杀。起初两家都是普通门面,为了博取眼球,先是瑞蚨祥装上了大铁门,气势非凡。祥义号随后换上了更加高大精美并镶有西洋花饰的铁栅栏门。几个回合较量下来,便成了今天的模样,意大利巴洛克之风不经意间在大栅栏落下脚跟。

  祥义号乘风破浪了几十年,可谓风光占尽。1954年,祥义号实现公私合营;1956年更名为前门妇女服装店;1999年恢复原名“祥义号”。那幢“绿荫遮蔽”的铁栅栏依然如故……

中西合璧的“瑞蚨祥”

  曾为老北京“八大祥”之首

  位于祥义号西侧的瑞蚨祥绸布店,虽然也是西式建筑,但模样却大相径庭,归属于折中主义风格。它没有巴洛克的富丽和繁琐,而是将希腊柱式、罗马拱券等各种西洋元素自由组合。上世纪20世纪初,这种以没有固定风格为风格的建筑形式在欧美曾流行一时,传入北京也颇受青睐,四九城遍地开花。瑞蚨祥是最早、也是最为成功的移植之一。


 

  瑞蚨祥1900年被焚后,悲戚和硝烟还没散尽,一幢折中主义西洋建筑在第二年就横空出世。由于设计、施工者都是中国人,除了把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筑结构和材料照单收下,中国传统的技法和元素也尽量融入其中。这是个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门口两边有墨绿色弧形八字影壁,为上下两层,由西洋式墙线装饰边框,内嵌白色大理石做壁心,分别刻有中国式的荷花和牡丹浮雕;正门以爱奥尼式柱装饰,用凸出的多层线脚将立柱分为三层,中间一层是金底黑字的“瑞蚨祥”牌匾;立柱上方是白色大理石壁心,有松鹤延年雕刻,祥瑞之气四溢。

  瑞蚨祥是山东人、孟子后裔孟觐侯于1893年在京创立的。在经营策略上与祥义号专走高端路线不同,以“至诚至上,物美价廉,童叟无欺”为本。店面被烧后,孟觐侯宣布凡是欠瑞蚨祥的钱一律免除,而瑞蚨祥所欠的钱一分不少如数奉还。他带领全体员工在门口摆地摊售货,度过最艰难的岁月。西洋楼建成后,又躲过一次次天灾人祸,生意终于扶摇直上,跃居“八大祥”之首。2007年“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2008年荣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称号……

前门五牌楼下的“谦祥益”

  其建筑风格“洋味”比瑞蚨祥还足

  “您看这块布,它怎么这么白?它气死头场雪,不让二路霜,气死赵子龙,不让俏罗成。您就买了这个吧……”老北京人大多都听过《卖布头》这段相声。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年,出了正阳门就能听到小伙计清脆的布头叫卖声。循声望去,即可以看到把守前门大街最北端街口的谦祥益绸布店。


 

  位于现在珠宝市街5号的谦祥益成立于1840年,到了清末民初已与瑞蚨祥不分伯仲。当年,为争夺“八大祥”头名,两家虽然同为山东孟氏后裔,却成了“有你无我”的生死冤家。为了挤进大栅栏,谦祥益曾先后谈好三块地皮,都被瑞蚨祥以更高的价格抢走,最终不得不“屈居”前门五牌楼脚下。

  没有了地利之优的谦祥益,推出了“品种齐全、货真价实、服务热情”三大经营法宝,盈利反而超过了瑞蚨祥。前两年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大染坊》,曾再现了谦祥益是如何从绸布业菜鸟成长为庞大商业帝国的。

  身处边缘地带的谦祥益自然要盖一座招眼的西洋楼。这是一幢二层砖木结构建筑,一层用爱奥尼式柱将立面分成三部分,中间是大门,门上挂着黑底金字“谦祥益”的横匾。横匾的两侧分别各嵌石匾一块,上书“绸缎纱罗”“洋货布匹”字样。两边墙面内侧写有“自制绸缎纱罗顾绣礼服,泰西花缎华丝葛绉”。不厌其烦地在门店墙上标注出经营项目,可见谦祥益那时已有广告意识。二楼设有弧形阳台,由西式铁栏杆围护,三扇大窗格外醒目。谦祥益的西洋楼看上去比瑞蚨祥的“洋味”还足。

  新中国成立后,谦祥益仍然占据着国内外的高端市场,经营品种多达上万种。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北京丝绸商店”,2000年又改回老字号“谦祥益”……

原名“京师劝工陈列所”的“劝业场”

  曾安装有京城第一部厢式电梯

  1906年,一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在廊坊头条17号拔地而起。这是北京当时近代建筑水平最高、体量最大,也是第一座综合性商业建筑,叫“京师劝工陈列所”。遗憾的是, 1908年这里曾三次被烧毁。今天所见系1923年重建的大楼,设计者是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卓越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沈理源先生。


 

  这栋建筑北立面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正门入口处有爱奥尼式柱和圆拱形山花雕刻。二楼设阳台,三楼的方形门窗采用壁柱、窗套装饰。建筑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为开敞式商店,内部装饰十分豪华,屋顶是巨大的玻璃天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这里还安装了京城第一部厢式电梯,逛前门的人都要跑到这里开开洋荤。

  正式叫劝业场是在1936年以后,很长时间它都是引领北京商业潮流的一面旗帜。那时,一二层大都是私人租地设摊,但只许卖国货。三层设有台球室、茶(咖啡)室、理发馆、镶牙馆等,这里的“新罗天”剧场更是聚集了一批演艺大腕,诸如郝寿臣、连阔如、刘宝全、韩兰根……每夜都灯火辉煌,笑声不绝。

  1956年劝业场公私合营,1975年后又相继改为“新新服装店”和“新新宾馆”。2011年,北京劝业场开始了全面修复,将建成“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