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面积增大 故宫养心殿身世之谜将揭开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08-24 21:21:25


昨天下午,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全面启动,故宫表示将对养心殿相关的历史文化、藏品、档案等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科学评估、检测、会诊、修复,完整真实地再现养心殿的魅力。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代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清代十位皇帝曾先后在养心殿居住执政,是清代帝王使用时间最长的勤政燕寝之所。据悉,为了保护养心殿,使它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去年末故宫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2020年养心殿重新开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是我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此次修复工作,遗产管理者和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与技术专家、工匠、手艺人,将通过对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全方位的科学评估、检测、会诊和修复,完整真实地再现养心殿的魅力。

  为此,本年度故宫有33个与养心殿有关的科研课题立项。课题涵盖古代建筑研究、故宫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藏品研究、古书画与碑帖类文物研究、古籍档案研究、清宫廷历史文化及清史研究、国际间基于养心殿修复项目的合作研究等。

  单霁翔表示,至2020年,故宫第一批4个研究性文物保护项目将同时竣工,届时养心殿将会重新开放。与此前不同,2020年养心殿再度与公众见面时,它的开放面积将由此前的30%变为90%。“比如,南侧的御膳房将首度开放,库房内的物品将全部移走,经过修缮、复原,将御膳房的文化呈现在大家眼前。”

  单霁翔透露,目前,故宫文保科技部正在对养心殿内近1900件文物进行修复和信息采集,“未来我们将制作一套更加完善的VR展示设备,为公众揭示更多、更详实、更有意思的文物信息。”

  此外,通过研究性修复,以后养心殿内陈列的文物与建筑本体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文物之间的关系、文物与养心殿主人的关系、文物与时代的关系,都将通过报告或课题普及读物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大家参观前先‘做功课’,观展时就能获得更多的收获。”

  ■9月首博展出养心殿文物

  为了让养心殿在闭门修缮的过程中也不远离社会公众,故宫博物院筹划了多项养心殿文化传播活动,其中今年9月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养心殿大展。展览的主题就是“让养心殿走出紫禁城,让人们走入养心殿”。单霁翔解释,过去养心殿开放的方式是殿外参观,人们不能进入建筑近距离观看文物。而9月的展览则将养心殿的中心部分整个“装”进首博的临时展厅,让真实的文物来到人们身边。通过展品的原状陈列,再现“垂帘听政”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情景,使更多人不进紫禁城,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养心殿。该展览将持续到明年春天。

  ■何时建成之谜有望揭开

  单霁翔介绍,养心殿目前已完成了文物撤离的工作,进入了勘探、测绘的阶段。而本次研究性修复过程中的勘探又与此前单纯地针对建筑本体记录情况、绘制图样不同,“我们将本次勘探、测绘看作是对养心殿生命历程的探索,将对其上至建成初期的情况进行追溯,包括历史上一系列翻建、添建、更新的情况都将进行详尽考察和记录。”比如,始建于明末的养心殿具体落成时间至今还是未解之谜,谜底通过本次勘探就将揭晓。

  单霁翔透露,勘探的方式包括形制对比、文献考察和一系列文物检测先进设备的应用等。“此前我们在修缮大高玄殿的过程中就已使用激光三维建模手段,对极为隐蔽的部位也能测绘,并通过勘探查找病害原因,探索防治方案。”

  据了解,勘探、测绘工作将贯穿养心殿修复的全过程。其间,故宫的科研队伍将公开出版测绘报告、勘察报告、竣工报告等数十本研究报告,为日后其他古建和文物的修复提供可查之据。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