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千米 北京长城那些事儿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12-14 09:08:03
到今年12月,我国《长城保护条例》已整整颁布实施10年。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国长城保护报告》,首次晒出了长城的“家底儿”,万里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境内的长城有573千米,大约只有总长度的四十分之一。不过,世人所熟知的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著名长城段落却都在这四十分之一内。此外,北京还有大量盘亘在山峦之间的“残长城”,因为其沧桑残缺之美,吸引着无数中外驴友。包括箭扣长城、河防口长城、蟠龙山长城等。近日,北京晨报记者与长城保护人士一起,走近古北口蟠龙山长城,在被“残长城”之美所震撼的同时,也发现其亟待抢修的危险处境,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
保护数据
573千米横跨6区
北京段长城墙体长573千米,其中与河北省交界长度约124千米,共涉及平谷、密云、昌平、延庆四区。另外还有关堡147座,单体建筑1742座,相关设施6处。据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自东而西分布于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境内,其走向大体上自北京城的东北绕至西北。与河北段长城相连,东邻天津蓟县。包括北齐、明等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北京市域内的明长城建筑遗存,保存了以城堡、关隘、墙体、敌台、烽火台、挡马墙、障墙等多种形式的历史遗存。
已有开放点约17处
截至2015年8月,北京段长城已有开放点约17处。其中既有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有古北口、红石门等景区内的残长城。
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00年至今,本市对市域内长城抢险加固约45千米,投入资金约3.67亿元。长城修缮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及时履行各项审批手续。妥善保护了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使北京段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在长城保护利用过程中,本市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如密云司马台长城以险、峻、奇著称,修缮时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旧如旧;怀柔西水峪段长城利用社会力量加强了对长城的保护。另外还配合APEC会议对怀柔区河防口段长城进行抢险加固,并铺设了供游人参观游览的木栈道等,合理的开放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箭扣修缮完成40%
据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怀柔区箭扣长城146号至150号敌台及墙体修缮工程将会完成总工程量的40%。
箭扣长城修缮由明永乐年有建筑工以来第16代瓦作传人程永茂担任技术顾问。为保持箭扣长城的原始风貌,工程所用城砖全部为手工定制,用传统方法烧制而成,尺寸和原有尺寸一样,且每一块都确保符合古建标准。整个修缮工程采用传统工艺,用的也都是白灰、城砖等传统材料。工人们将砖与砖之间做成荞麦棱或泥鳅背形状,同时用桐油掺和白灰来勾缝,结实又防水。
这次修复工程的重点“天梯”和“鹰飞倒仰”因为山势险峻,车辆无法进出。只能用20头骡子,背着石灰、城砖等爬至半山腰,工人再通过缆绳、滑道等工具设施将材料运至施工地点。为了给骡子蓄足力量,每天给它们喂足饲料、豆饼、新鲜的草料等,还专门做油饼喂食,防止它们代谢不畅。
保护新机制
京津冀携手推进长城保护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共同构建长城遗址保护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京津冀三地长城沿线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共同制定三地辖区范围内长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整体保护计划。同时在三地建立长城遗址宣传互通互联平台,加强执法工作合作。
2016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市、河北省两地的文物部门、文物执法部门签署了长城联合执法巡查的合作协议,对三省市涉及交界的文物特别是长城,开展联合执法巡查。此次平谷、蓟县、兴隆三区县开展的联合执法巡查是三省市落实协议的试点,待取得实践经验后,三省市将全面施行对长城的联合保护执法巡查措施。
保护问题
多处坍塌或损毁
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由于长城分布地域广,修筑延续时间长,除个别点段为砖石结构外,长城主体多为就地取材、夯土构筑。加上长期以来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保存至今的长城大多已坍塌或损毁,甚至地面部分已全部消失。
此外,长城保护常常被一些地方政府所忽视,对长城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许多长城点段缺少必要的人员管理。
修缮粗犷不规范
今年,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事件,反映出个别地区在长城修缮中,存在施工管理粗放,施工质量不高等情况,对长城本体或环境风貌造成影响。
对此,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建设长城国家级监测管理体系,与测绘部门等合作采用无人机等方式加强巡查,强化日常养护与管理。
同时,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优先实施一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及时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加强长城科学保护修缮,针对存在的抢险不力、干预过度、工程管理亟待规范等问题,及早提出针对性措施,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等。
保护长城需公众支持
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有泉表示,目前北京市长城保护主要是按照现有法规制度进行日常监管,同时市财政也投入了较大资金进行保护修缮。
同时,还发动社会力量协助监督文物管理工作,例如今年成立的北京长城保护志愿服务总队中,志愿者们就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长城巡查,劝阻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并上报破坏长城等行为。
至于所谓的“野长城”,则主要依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保护措施,包括行业部门、属地乡镇、村民,以及志愿者看护等。未来五年内将逐步进行修缮,驴友经常去的,迫切需要保护的长城点段会较早安排修缮。
对于长城的保护修缮,王有泉认为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修缮过程肯定要按照原始风貌和传统工艺来操作,但由于长城在修建之初,就是本着最低成本的原则,就地取材。这就给现在修缮出了难题。一些地方的长城就是石块垒砌的,坍塌后只是一堆乱石,在把这些石块恢复原状后,有人就会觉得没有坍塌的状态好看,这就需要公众对长城本身有所了解。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保护故事
一条山路走了几十年
12月9日一早,在距离市中心150千米的古北口,王长青又一次来到了蟠龙山脚下。蜿蜒的小路直通山上的长城。这条山路王长青已经走了数十年,他有些感慨,自己在慢慢变老,而长城还像儿时那样,盘亘在山上,俯视着古北口。
古北口是辽东和内蒙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东面是蟠龙山,西面是卧虎山,中间古北口关城扼守着狭长的水道。王长青非常赞叹古人选址修建这座军事要塞的高明,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王长青是古北口镇河西村人,小时候在家里抬头就能看到山上的长城。“那时我们都叫边墙。”王长青说,长城最早的概念是父亲灌输给他的,每家都有院墙,长城就是古代咱们国家的院墙。
几十年来,王长青不计名利默默守护在长城脚下。上中学的时候,他经常到长城边上打柴。站在将军楼关口上,感觉眼前雄伟壮观的长城真像一条蟠龙匍匐在山间。王长青说,这壮美的景象几十年来他一直看不够。
给报社写信呼吁保护长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不断有人到长城上拆城墙建房,甚至围猪圈。一时间,古北口长城被毁坏了不少。人为的破坏使许多地段的长城成了露着白茬儿的残垣断壁,王长青痛心疾首。
1978年,20岁出头的王长青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呼吁抢救古北口长城。报社领导十分重视,编辑成内参后送到了中央和市领导的手中。王长青的这封信引起了很大反响,后来,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修复古北口长城指挥部”。
从此,王长青也正式走上了保护长城之路,成为古北口长城的义务保护员。而古北口长城所辖的司马台、卧虎山等段落也陆续得到了修缮。
归拢散落城砖以待修缮
从山脚到蟠龙山长城的制高点将军楼,大约要走40分钟。王长青对沿途的每一处景观和历史遗迹都如数家珍。现在这段长城已经被纳入古北口景区,人为的破坏早已没有了,但王长青担心,修于明代万历初年的这段长城,已经有400多岁,在自然力的侵蚀下,会一段段崩塌。
让人感慨的是,蟠龙山长城还保留着各个年代的历史痕迹。“这是当年修建长城时的砖窑。”王长青指着山脚下一处窑址说,古人修建长城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蟠龙山长城的敌楼都是城砖垒砌,而城墙很多段落均为砖石混合结构,中间再填以夯土。
为了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长城,村里修葺了登山步道。沿着这条步道可以直达城墙边上。长城沿线都有巡护员,王长青一路和他们打着招呼。“我现在一直和村里说,发现散落的城砖就归拢到城墙边上,以后修缮的时候都能用上。”
敌楼发现日本兵刻字
沿着长城边缘向将军楼走,随处可见城墙上坑坑洼洼的伤痕。王长青说,这些损伤有的是经年累月自然风化所致,也有抗战时日军枪炮留下的创口。
走到将军楼下,王长青指着城砖上一处一尺见方的锥形创面说,这就是日军炮弹炸出的弹坑。爬到将军楼敌台上,抬头就可以看到楼顶上一个漏斗型的圆洞。“这也是日军炮弹炸出来的。”
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本关东军欲突破长城防线,进军京津。王长青说,当时国民党17军一个团在蟠龙山近五公里的长城上与日军对峙。将军楼是一处指挥所,遭到了敌人的炮击。由于后来日军在向导的带领下,绕过了长城关口,使古北口守军腹背受敌,最终被迫撤退。将军楼随后也被日军占领。
在多年的长城寻访之中,王长青有一个习惯,就是观察城砖上的刻字。这些刻字绝大多数是不文明游客留下的,但几年前王长青有了意外发现。在将军楼内的一块城砖上,竟留下了当年日本关东军刻下的字迹。这块城砖位于将军楼中心部位,从右向左刻下了一行字:“步兵17联队占领”。王长青说,字迹刻得很深,应该是刺刀留下的。“这可以算是日本侵华的一个罪证了。”
修缮要保留历史伤痕
蟠龙山长城很多段落都有不同程度的砖石脱落现象,一些城墙已经空鼓。“再有一场大雨,有些地方就有坍塌的危险了。”
在将军楼上,几处门洞的券拱已经坍塌,可见参差的城砖悬在头上,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一层砖墙了。好在传统建筑工艺异常坚固,灰浆已经与砖石化为一体,短时间内还不会倒塌。
王长青说,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密云境内的所有长城,也与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修缮要坚持使用传统工艺,以消除险情为主,保留历史遗迹,切忌修成新的长城。”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王长青认为,蟠龙山长城在修缮中,那些参差的断面一定要保留,可以采取加固的方式防止其进一步损坏,但那种残长城特有的历史美感一定要保存下来。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去年完成了古北口卧虎山段长城的抢险加固后,目前蟠龙山将军楼段长城抢修加固项目也已完成方案编制,待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将启动修缮工程。
■记者手记
保护长城将成为一门艺术
登长城就要趁天好。我们爬上蟠龙山长城那一刻,头上是蓝蓝的天,放眼可以看到几公里外的敌楼。这时在群山之间蜿蜒的长城真像是一条巨龙。此刻人的词汇是匮乏的,只想说太美了。
长城义务保护员王长青说,这些年毁坏长城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的确,任何人在登上长城那一刻都会被震撼,你不忍去破坏它。在城砖上刻字已经成了一件很LOW的事情。
当然在长城上刻画的人还是有的,古今中外都有,可能那些人在登上长城那一刻,无法抒发自己激动的心情,必须书写出来才能平复。比如1933年在长城上刻下自己部队番号的那个日本侵略者。
长城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一笔会无限增值的财富。时间越久,价值越高。人们不仅喜欢它的雄伟壮观,还有那种苍老,那种断壁残垣的残缺之美。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对长城的修缮不是让其青春永驻,而是要修旧如旧。既要保证它的安全,又要维持那种历史的沧桑。
未来,修缮保护长城将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工程。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