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陵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12-20 18:15:02
1901年的一个秋日,英国旅行家立德夫妇前往距京城三十多公里的明十三陵郊游。经过长途跋涉,立德夫妇从十三陵前巨大的石牌坊进入陵区。此前他们已经游览过南京的明孝陵,但明十三陵的壮美仍然让他们赞叹不已。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站立在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古代称之为“石象生”。立德夫人认为,这里的石刻不像明孝陵的那样巨大、凶猛,令人望而生畏,却更为精致,而且保存得更加完好。与保存完好的“石象生”相比,埋葬永乐皇帝的长陵,则显得十分破败。长陵的三座汉白玉桥已经坍塌,许多建筑被破坏。立德夫妇穿过一片麦地和果园,才艰难地找到通往陵区的道路。长陵的陵区虽然破败,但是用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殿,仍隐隐有香气。
明十三陵作为前朝皇陵,有清一代仍然受到官方保护。清朝统治者不仅派专人守陵,还不时派遣地方官进行管理。当时,普通人游览十三陵是不可能的事情。直到清末,陵区管理松弛,外国人才成为了十三陵的第一批游客。由于文化差异,当时居住在北京城内的外国人,生活非常单调,除了开舞会,利用假日到北京周边景区郊游成为他们的主要消遣。十三陵自然成为他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与看热闹的西方旅行者不同,一贯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日本人,在游览十三陵时有更深的见解。1899年9月24日,日后成为日本著名史学家的内藤湖南与朋友相约前往十三陵游览。他们一行人骑驴从昌平南口出发,大约经过20里路到达陵区。十三陵规模宏大,无法看尽,于是他们决定先参观明成祖的长陵。当时长陵尚有人看守,内藤等人费了不少口舌和贿赂,才令守陵人打开陵园大门。长陵祭殿(祾恩殿)宏大的规模,汉白玉栏杆上精美的雕刻,令内藤十分叹服。祾恩殿中央放置着一个朱漆剥落的神龛,上刻“明成祖文皇帝”六字。根据字体以及“明”前未冠以“大”字,内藤推测这应该是乾隆时期改置的。龛前的桌上放置着花瓶、烛台、香炉,气氛庄严肃穆。穿过祭殿,明楼立在陵丘前,内有一块大理石碑,雕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九字。与今人诟病中国游客常常在文物上刻“到此一游”相似,内藤发现当时石碑上有不少外国游客的字迹。
民国成立后,明十三陵正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上世纪30年代,由马芷庠先生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中,就专门介绍了十三陵。那时,从北京城到十三陵的交通也大为改善。1933年,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美国人阿灵顿,选择从颐和园乘汽车前往十三陵参观。除了这条路线,西直门和昌平南口之间也已经通了火车。由于时局不稳,国家贫弱,民国时期对十三陵的保护几乎为零。阿灵顿看到,长陵牌楼上的精致彩绘已经变成灰色,周围的树木大部分已被砍去烧火。即便如此,十三陵的恢弘气势仍令阿灵顿感到震撼,他认为十三陵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绝代杰作”。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十三陵的保护工作才走上正轨。作家赵珩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经常与同学们骑车去十三陵郊游。从德胜门骑车到十三陵大约要两个小时,那时城区到十三陵只有一条柏油马路,路上的汽车还没有马车多。当时定陵尚未开放,学生们只能从外面张望陵区建筑的绿瓦红墙。如今,明十三陵早已成为北京周边必去的景点之一。昔日的神秘与荒凉已经褪去,那些壮丽的石刻与建筑仍一如既往地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变迁。郭家玮/文
本版图片由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徐家宁、尹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