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棋社:北京棋院前史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1-09 17:48:02
在什刹海畔的前海南沿,有座不起眼的院门,走进院落却发现,院中还有座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这座二层小楼曾是张之洞旧居后花园的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棋院的前身——北京棋艺研究社就诞生在这里,当时也叫什刹海棋社。棋社的“老会计”就是张之洞的儿媳龚安惠。在这二层小楼,除了围棋,也记载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
什刹海棋社 原为张之洞后花园
1950年6月,我国著名围棋手过惕生在北京拜见国家副主席李济深,提出了筹建新的围棋组织的建议。李济深对此深表赞同,他立即向周恩来总理呈交了报告并得到批复。当时,过惕生负责具体落实棋社选址和人员配置。在北京城经过多处走访,最终大家看中了什刹海前海南沿3号院里的一栋二层小楼。
小楼前院种有松柏、翠竹、丁香、银杏等植物,还点缀着太湖石构筑的假山以及精巧的藤萝架。院落外是波光潋滟的什刹海,岸边垂柳依依,荷花映日,远眺对岸东北方向,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和颇负盛名的“烤肉季”饭庄。
大家都点头赞叹说,若能将棋社在此安家落户,实在是切磋棋艺的理想之地。在经过接洽后得知,这个院子是被查封的“敌伪财产”,有关部门表示不能启封。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家的祠堂及后花园内的建筑。张之洞的五子张仁乐,字燕卿,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伪满”实业部大臣。1937年日本入侵北京时,因为张燕卿在“伪满”政府里任职,张家一直在此居住。1945年日本投降后,张燕卿因投敌“伪满”被定为汉奸,并被判刑,关押在北平的一个监狱内。张家大院因而被查封,其中3号院的左院、右院及前院都成了国民党要员的私宅。1949年后,该处房产被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查封。
棋社成员了解后,经过多方面疏通,最终,当时的知名人士章士钊出面将报告面交了毛泽东主席,并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批准。
1952年初,周恩来总理亲笔批准了款项——“责成文化部拨款七千元,筹建棋社”。其后,李济深挥毫写下“北京棋艺研究社”,经装裱后镶在镜框里,挂在棋社办公室正堂(上世纪七十年代,该题字不存)。
在棋社开张剪彩那天,京剧大师梅兰芳亲来助兴,更有徐悲鸿、齐白石、关山月、吴作人等大家写字作画作为贺礼,棋社一时蓬荜生辉。后来陈毅元帅、李济深副主席等重要人士,也时常光临棋社,以棋会友。什刹海棋社高朋满座,一时成为棋界美谈。
当时,政府对棋社的拨款主要用于房屋修缮,添置办公桌椅和棋具等,并不包括专职指导员、财务会计等工作人员的劳务开支。于是,梅兰芳、周士观等知名人士自掏腰包,设立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棋社工作人员的每月开支。
当年棋社成员刘骆生老人回忆说,当时,北京棋艺研究社主要使用了小楼一层的五间房子,最西两间对外开放,老百姓买张门票进去可以下一天棋。下棋的地方面积约40平方米,虽说不算很大,但是老百姓终于有一处可以自由对弈的场所了。
中间两间是棋社指导员用以研究棋谱、内部比赛之用,一般人员不得入内。
会计室就设在龚安惠(张之洞的儿媳,张燕卿的夫人,也是这个院落的产权所有人)的居室内,它是院子中部一溜三间平房。前院西边有一溜稍低矮些的平房,约有五六间,是茶房和食堂。
棋社除了负担起组织棋类比赛,辅导后进棋手,并出版社刊等任务外,还对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发展起到了组织和推动作用。什刹海棋社当年订阅了很多国外的围棋杂志,并斥资收购了国内外的名棋谱,使之在图书方面也处于优势地位。
著名棋手过惕生当年就住在棋社,每天他都要看棋谱至深夜。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与同行交流心得。
张之洞儿媳是棋社“老会计”
当年,什刹海棋社有对外售票的业务,因此在棋社还设有财务管理。多年后,有多位围棋前辈在回忆中提到棋社的“老会计”:张之洞五子张燕卿的媳妇龚安惠。
围棋前辈刘骆生曾撰文介绍:“龚安惠出身名门,祖上是安徽安庆的大家族。她的父亲和叔父与晚清名臣翁同龢为同科进士,后又被皇帝一同点为翰林。翁同龢因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维新遭贬,回归故里后以书法名扬天下。龚安惠曾保存有翁同龢的题字‘洗心斋’,上有其父、叔两位进士的题跋,被龚安惠一直小心呵护着并挂于卧室的墙上,后不知下落。”
几年前,笔者前往什刹海棋社时,偶遇当时年逾七旬的连月清老人,她当年是什刹海体校的篮球队员,就住在棋社的单身宿舍中。她与当时棋社的会计龚安惠朝夕相伴,并结为忘年之交,是无话不说的“闺蜜”。
连月清回忆说,龚安惠与张燕卿的婚姻可谓一波三折。最初是龚安惠的姐姐嫁给了张燕卿,而龚安惠则嫁给了江苏一家姓刘的官宦人家的公子。刘公子曾出洋留学,与龚安惠成婚后生两儿两女。后刘公子与某军阀的姨太太有染,龚安惠得知后毅然提出离婚。龚安惠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回北京。这时,龚安惠得知,她的姐姐嫁给张燕卿后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几经周折,龚安惠便与姐夫张燕卿再组新家。
1934年2月,身为伪满实业部大臣的张燕卿与龚安惠在长春新京大和宾馆举办了西式婚礼,还颁发了写有“张龚”的婚礼纪念章。大和宾馆是当时长春最高级的旅馆,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上、下水以及煤气与暖气设施。婚后张燕卿与龚安惠感情特别好。张燕卿对待她的一双女儿也如亲生父亲般慈爱,长大后送他们到美国读书。没过几年,张燕卿因在“伪满”为日本人做事,被判为汉奸。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燕卿被关进大狱,龚安惠独守空房。
1949年后,张燕卿出狱。出狱后张燕卿想去日本,走之前他希望龚安惠一同前往。龚安惠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北京,就住在北京棋社的这个院落里。而此时,这几间房子,已定性为“敌伪财产”,不住的房屋都贴着封条。
连月清回忆说,1976年之后,龚安惠给中央写信,提出要去日本找丈夫张燕卿。有关部门回复,表示同意。龚安惠先试着往日本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很快日本就回信了,龚安惠看后顿时情绪失控,悲痛至极。
连月清说,那天她下班回家路过龚安惠的小屋,就听见屋内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连月清走进家门,看见龚安惠抱头痛哭,原来,张燕卿的“日本夫人”回信了,并告诉她,张燕卿已经于两年前(1974年)病逝了。这封日本来信,如一盆凉水,将龚安惠内心中存留的一丝火苗,彻底浇灭了。
龚安惠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她经历过清末民初的动荡和战乱,又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次运动。她既体验了一般百姓难以想象的奢华富贵,也经历过连一分钱都要算计着怎么花的窘迫。
在什刹海棋社,龚安惠尽职尽责,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围棋大师聂卫平回忆说:“在什刹海棋社,龚安惠老太太心地善良,工作中从不计较得失。当年龚老太太对我最好,有好吃的总是给我留着。她当年就断言我,将来能够在围棋上出人头地,我是借了她老人家的吉言。”
棋社培养出多位国际大师
如今,前海南沿3号的建筑依旧健在,当年的院子里盖满了大小不一的小房子,留下了窄窄的小过道。那座张之洞留下的二层小楼也还在。1976年后,小楼进行了大修,但楼体格局没有改变,只是这里早已物是人非。
1952年成立的北京棋艺研究社(什刹海棋社)是1949年之后北京第一个围棋社团。在“国运盛棋运才会盛”的口号鼓舞下,1980年,北京棋院正式成立。在它的引领下,当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如火如荼地举办;这里也为中国棋界培养了众多知名棋手,对中国棋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在数十年的历史上,北京棋队在世界比赛中共夺得6次团体和个人冠军,1次亚军;在亚洲比赛中共夺得7次团体和个人冠军;在全国比赛中共夺得46次团体和个人冠军,15次亚军,20次第三名……
围棋大师聂卫平正是从北京棋院走出去的。连月清老人回忆说,当年,围棋大师聂卫平也就是十来岁,每天出入这个院子,到这院里来学围棋。聂卫平个子不是很高,冬天穿一件棉大衣,大衣都拖到地上了。聂卫平从小就争强好胜,每次输棋之后爱哭鼻子,但输棋后志气不减,反而更加勤奋。
除了聂卫平,北京棋院有不少个人取得了极大的荣誉。比如,原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刘文哲(1940-2011),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北京棋艺研究社,在1965年的中苏国际象棋友谊赛中,刘文哲成为第一个战胜外国特级大师的棋手。
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大师谢军也是从这里走出的冠军。1980年,获得北京市儿童中国象棋冠军的谢军,进入北京棋院改学国际象棋,1991年,谢军在马尼拉战胜了格鲁吉亚棋手布尔达尼泽,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2008年4月,贵阳在首届国际围棋文化节上举办了围棋文化展,为了展现围棋的发展历史,贵阳市文联的工作人员曾专程来到什刹海棋社旧址,感受50多年前棋社的历史和风貌。当时,小楼里走出一位老太太,人们一打听,原来她就是北京最早的女棋手之一、北京棋社成员刘月茹。当刘月茹听了对方的介绍后,激动地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也成为研究棋社的重要资料。吴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