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外大街的历史变迁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2-20 18:04:33
清朝末年的宣武门城楼
上世纪五十年代,宣武门东侧拆出的豁口
如今的宣武门外大街
黄永胜
宣武门外大街北起宣武门城楼南,南至菜市口大街北,为一条南北走向的路段。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街道:它明代成街,此后一直是各地进出京师的重要通道。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宣武门外大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十间,这条街经过不断的拓宽,逐渐成为北京城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只不过,数百年前的宣武门外大街历史原貌,在人们记忆中渐行渐远了。
起源于宣武门城楼
谈起宣外大街,必谈到宣武门。宣武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宣武门位于京城西南,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扩建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明正统年之前沿用元大都城的“顺承门”之名,民间常用其谐音“顺治门”称之。正统元年(1436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了瓮城(为了加强内城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箭楼、闸楼等建筑,正统四年(1439年)工程竣工。东汉时期张衡的《东京赋》中曾有“武节是宣”的说法,有“武烈宣扬”之义,因“顺承门”与位于正阳门东的崇文门对称,故有“左文右武”之意,因此“顺承门”改称“宣武门”。清朝入主京城后,宣武门的名称一直沿用。
宣武门外大街北起宣武门城楼南,南至菜市口大街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路段。在明代成街,明代称宣武门大街,不过当时这条街只是一条土路,清代称宣武门外大街,至今沿用。
1949年后,北京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宣武门城楼和宣武门外大街迎来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原宣武门城门洞宽和高度已无法适应当时交通的发展,更不适合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尤其是当时,无法为无轨电车搭建电线。1952年3月,在宣武门东侧城墙开辟了一个豁口,并在豁口外的护城河上架起了混凝土石桥,交通车辆均从此通行。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受阅的车辆从天安门到西单,向南转后就是从宣武门东搭建的这座桥上通过的。
1965年修建地铁时,宣武门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城墙原址建设地铁,护城河被填平为路。宣武门城楼、城墙和护城河从此不复存在。而此后数十年间,宣武门外大街不断被拓宽。
1952年宣武门东侧开辟豁口后,形成了两道坡。儿时的我,在家长带领下,曾沿着坡道西侧爬上城楼游玩,站在城楼远眺城内外,一切尽收眼底。此时城楼已很陈旧,缺失了粉墨油彩,傍晚时分,成群的燕子围着城楼顶部翱翔,大人们带着孩子在城墙上游耍,也有不少人围坐在城墙上谈天或放着风筝。
我儿时住在宣武门外老墙根街,宣武门城楼拆除时,我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所以对城楼附近环境有着清晰的记忆。昔日沿城墙外是双向行驶的铁路,铁路是1914年北洋政府为了解决北京城的煤炭、木材和粮食运输而建造的环城铁路。环城铁路宣武门段以北是贮存煤炭的煤场,铁路南设有木料和建材的堆场。1971年8月环城铁路全部拆除。
明清时进出京师的要道
自明清以来,宣武门外大街一直是各地进出京师内城的交通要道之一,它也是最为繁华的道路之一。
清时,宣武门外大街重臣云集,会馆林立,众多商铺
酒馆、药铺、典当行、马车店等鳞次栉比。
民国建立后,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这里逐渐有所衰落,当时一些达官贵人的房产陆续转卖成为民居。而遍布其间的各地会馆也大部分成为同乡的民居或转为它用。此时的宣外大街变成一条市民居住街道, 街巷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1949年后,大众型的餐馆、商店又多了起来。宣武门外大街上曾有原宣武区最大的菜市口百货商场,有供应百姓家日常生活用品和小百货的万宝全商店,有蔬菜海鲜、油盐酱醋的达智桥副食品商店和有“京城四大菜场”之一之称的菜市口菜市场。除此之外,有邮政局、王麻子刀剪铺、信托商行、鹤年堂药店等热闹不已,这里曾被称之为“宣武区的王府井”。我还记得街上有南来顺(回民)小吃店,而它的隔壁就是菜市口电影院。
宣武门外大街西侧曾有两所小学:宣外大街小学和菜市口小学。1964年菜市口小学改成菜市口中学,2000年菜市口中学又改成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当年,宣武门外大街西侧有二商局的豆制品厂,东侧是由江西会馆改为北京服装三厂,后改成北京伊里兰羽绒制品厂,又变更为北京长城风雨衣公司,后来在这里建起庄胜崇光百货商场。
宣武门外大街东侧和西侧有不少胡同,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样也历经变迁。
宣武门外大街西侧有上斜街、达智桥和校场口等胡同。上斜街位于宣武门外大街西北部,上斜街名字来源于临近护城河,因与不直的河流故道平齐而得名商斜街。《京师坊巷志稿》和《畿辅通志》都记载:“宣武门外上斜街,北有山右三忠祠,是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敕建,祭祀三位山西省抗清官员,故名山右三忠祠。”三忠祠原址曾一度为上斜街第二小学。
上斜街以南是达智桥胡同。清代前达智桥胡同仅是一条河沟,流向由西向东,与宣武门南流的河沟汇合,汇合处曾有座小桥,桥下为古凉水河故道。《宸垣识略》在卷十“顺承门(即宣武门)西河”条下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年)天雨连绵,宣武街西河决,漫流成灾,淹没居民。翰林侍讲刘球建议,于城外宣武门桥西,修减水河以泄城中诸水”。后在此建有达智桥,也称“炸子桥”,最早叫“鞑子桥”,因这里往南的校场头条至九条,曾是蒙古族或满族骑兵驻扎练兵聚集地,“鞑子”涉嫌贬义,1912年用其谐音“达智”。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时正式称达智桥胡同。胡同里有座出名的庙,叫松筠庵,是明朝忠臣杨继盛故居。清乾隆年间改为祠堂。清末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举子,就是在这一带聚会,康有为起草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达智桥以南的胡同是校场口胡同,胡同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老墙根街。校场口胡同以军队演武、操练而得名。明代称将军教场,清时,各旗均在宣武门外为教场、演武、熟练骑射场所。
后河沿以南有赶驴市
《宣武区地名志》在“宣武门东河沿街”条目中说:“明初,北京增筑外城引凉水河之水,沿城墙外围修建护城河,自宣武门外后河沿以东、直至正阳门西侧,原统称为西河沿。1965年为统一管理划分区,把宣武门至和平门这段街改为宣武门东河沿街。”不过,当地居民习惯称之为后河沿。
后河沿以南是赶驴市胡同。《宸垣识略》、《燕都杂咏注》记载:“各城门租驴代步,名‘门驴’。宣武门外有赶驴市”。拉脚的驴夫,牵着驴都集中在东河沿口等待生意,久而久之便称之赶驴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废其名,并入宣武门东河沿街。
东河沿街往南是茶食胡同,茶食胡同分为东茶食胡同和西茶食胡同。东茶食胡同在崇文门外新世界商厦南,西茶食胡同现为庄胜崇光商场所在地。茶食胡同始于明代,因此处有茶房而命名,茶房是当年人们交流和喝茶歇息的场所,清代一直沿用胡同名至拆除前。
茶食胡同南边是香炉营,始于明代。相传这里为制香炉艺人住所和聚集地,因此名为香炉营。清代,香炉营自北向南,依次划分为一至六条。1965年整顿地名时此名称沿用。直至建造庄胜崇光商厦时,香炉营这一带被拆除。
宣武门外大街东侧最南的胡同是西草厂胡同。西草厂东起南柳巷,西至宣武门外大街,因储草料而得名。明代此街称草场胡同,清代改称草厂胡同,民国时称西草厂,后沿用此名称。此街曾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正觉寺(尼僧庙),1958年北京表带厂曾建于此。1998年建成椿树园小区,此街部分被拆除。
广安门内大街与宣武门外大街交汇处就是菜市口。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外。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四九城的人都来此买菜,特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沿用到今。让菜市口名声大振,是因为这里曾是法场,为要犯执行死刑之地。清初,朝廷将正法的法场从内城的西四牌楼迁移到菜市口,目的是加强行刑示众的规模。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
今日的宣武门外大街,除西侧待建造外,已经焕然一新,宽阔的马路南北畅通,车辆川流不息,街两旁楼房耸立。纵观其发展,回味旧时宣外大街旧貌,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