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7大景点助你了解古代祭祀文化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3-04 17:56:31
巍巍帝都,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她的历史文化的建筑如今都已是著名景点。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帝都古代祭祀的场所,这些场所都非常值得一看。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所以北京的祭祀场所都是皇帝才能祭拜的。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所以,天坛为方坛,地坛为圆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太庙
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是明清时期的太庙。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的中殿和后殿都是黄琉璃瓦庑殿顶的九间大殿,中殿称寝殿,后殿称祧庙。此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太庙以古柏著称,树龄多高达数百年,千姿百态,苍劲古拙。
主要景点:正门、五彩琉璃门、大戟门、戟门桥、燎炉、前殿、中殿、后殿、享殿东配殿、享殿西配殿、祧殿
地址: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
交通: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社稷坛
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即是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社稷坛全园面积约360余亩,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附属建筑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中山公园基本保留着明代遗留的社稷坛。社稷坛的最上层铺着五色的土壤。社稷坛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东、南、西、北、中五方。坛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又名“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后全埋。社稷坛的五色土在历史上都是由各地进贡而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不仅五色土的进贡有限制,五色土的多少也有限制,因此厚度也不一。五色土的颜色排列也非常有讲究,古人认为,五个方位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结合:东方尊太嗥,辅佐为木神;南方尊炎帝,辅佐为火神;西方尊少昊,辅佐为金神;北方尊颛顼,辅佐为水神;正中尊皇帝,辅佐为土神。五种颜色的位置刚好与五方神代表的五行相应。
主要景点:社稷坛、拜殿、戟门、保卫和平坊、水榭、兰亭碑亭、唐花坞、习礼亭、四宜轩、迎晖亭、花廊、宰牲亭、格言亭、投壶亭、松柏交翠亭、来今雨轩、音乐堂、长青园、愉园和蕙芳园、儿童运动场等。
地址: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天坛
天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天坛所在地。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
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七十二连房、神厨、宰牲亭等。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主要景点: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皇乾殿、七十二连房、祈年殿、丹陛桥、斋宫、南神厨院、神乐署等
地址:东城区天坛东路甲1号
交通: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地坛
地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地坛所在地。地坛又名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夏至”日祭祀地皇神祗的场所,是规模最大的帝王祭地之坛。地坛公园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现管理面积37.4万平方米。布局以北向为上,由两重正方形坛墙环绕,分成内、外坛。内坛墙四面辟门,外坛墙仅西面辟门。外坛门至安定门外大街之间是一条坛街。街西端有三间四柱七楼木牌楼一座,是进入地坛的前导和标志。内坛中轴线略偏于东部。
主要建筑有三组,方泽坛和皇祇室在中轴线上,方泽坛西侧有神库和宰牲亭;西北有斋宫、钟楼、神马圈等附属建筑。地坛建筑的内檐枋心彩画为双凤和玺彩画。建筑周围植满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是皇家盛大的祭祀礼仪之地,俗称拜台。平面为正方形,以水渠环绕象征“泽中方丘”,正方形平面象征“天圆地方”。座南朝北的布局和按六八阴数铺成的墁石象征“地为阴”,黄琉璃砖象征“地谓之黄”。
皇祇室位于方泽坛南侧,北向五开间。有围墙,北向一门,围墙和门楼覆黄琉璃瓦。殿内供奉皇地祇神位。殿内彩画是清乾隆原貌,为双凤和玺彩画。
主要景点:神库、宰牲亭、斋宫、皇祇室、神马殿、牌楼、方泽坛、钟楼、养生园
地址: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
交通:2号线到雍和宫或安定门站,地铁5号线雍和宫或和平里北街站
5、日坛
日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日坛所在地。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地方。日坛公园现占地面积206200平方米,其中绿地覆盖面积173192.52平方米,绿地面积124273.36平方米,水面4700平方米,古建占地面积10357平方米。园内古树44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在保持原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基础上增加了现代设施,进行了景区改造,具有趣、幽、静、雅、美之特色。日坛公园先后建立了儿童游乐场、垂钓区等娱乐项目向游人开放。
1992年以来举办音乐节、春季花展、晨练汇演、古树认养等突出文化内涵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日坛西向,祭台为白石砌成的一层方台,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其余三面各一座。西棂星门正对的外坛至西天门为神路,是帝王祭日的必经之路。日坛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金台夕照”虽然已成为传说,但也能即新景而生怀旧之情。
主要景点:园坛、西天门、北天门、神库神厨、宰牲亭、具服殿、祭日壁画、西南景区、曲池胜春、玉馨园、牡丹园、老年活动区等景观。
地址: 北京朝阳门外日坛北路6号
交通:乘1、4、729路公交车至日坛路下车,向北400米即到日坛公园南门;乘44、800、750路公交车至雅宝路下车,向东300米即到日坛公园西门;乘112、846路公交车至神路街下车,向南200米;乘43、110、28路公交车至芳草地下车,向西200米即到日坛公园北门
6、月坛
月坛公园就是明清时期月坛所在地。月坛,又名夕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月坛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遗官房。外天门二座;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月坛坛面以白色琉璃铺砌,象征着白色的月亮。
皇帝祭月在每年秋分亥时举行,主祭夜明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士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古人对月的观察十分细致,名字的意义都很深刻:每月最后一天为晦,第一天为朔。弦是月一半时的名字,月满则为望,日在东,月在西,遥遥相望的意思。传说中月亮车的驾驶员就叫望舒,也名纤阿。但因岁月的流逝,坛台已坦荡无存。
月坛公园占地8.12公顷,分为南园和北园两部分。园内古建为市级文物保护对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松柏及婆罗树、石榴树、桂花等观赏树种,是首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月坛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
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
主要景点: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厨、神库等古建筑,新建了月坛蟾宫、双环映月池、广寒桥、嫦娥奔月雕塑、天香院、揽月亭、月亭、爽月亭、月桂亭等。
地址:西城区月坛北街甲6号
交通:途经公交车3路、13路、15路、19路、42路、56路、夜12路
7、先农坛
先农坛又名“山川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城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
先农坛原来面积很大,并有内坛与外坛之分,整个南北长度几乎与天坛相等,而东西宽度较小,仅约天坛的1/3,总面积约86万平方米。其南面从现在的永定门西街起,北可达永安路;东从先农坛体育场东墙起,西达太平街。坛内设有天神坛、地祗坛、先农坛、太岁坛、观耕台、具服殿、神仓等重要建筑,四周环以各种古树名木及花草,整个坛内一片郁郁葱葱,十分幽静。
先农坛的全部建筑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坛内建筑可分为三组,即先农坛、天神地祗坛和太岁殿。先农坛组包括坛台、神厨神库、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庆成宫,用于祭祀先农和举行藉田典礼。天神地祗坛用于祭祀大地和山川等自然神。太岁殿是一组雄伟的建筑群,用于祭祀太岁。
先农坛的建筑群,根据祭祀活动中的不同要求分为宫殿建筑(皇帝祭祀前后的更衣场所、文武百官祭祀后的庆功之地、祭祀太岁的殿宇等)及象征生产等项功能性建筑(神仓、神厨、神库等)。由于使用的不同要求,建筑的结构及技艺又有所差别:宫殿建筑雄伟壮观,庑殿或歇山屋面,外表辉煌,采用黑色或绿色琉璃瓦,内部雕造精细,用鎏金斗硕装饰,格扇门窗用三交六碗菱花,建筑内外用金龙和玺彩绘等。其余建筑虽然也为厅堂结构,但灰瓦硬山及简练的装饰,与前者形成明显的等级对比。
另外,现保留完整的内坛墙,外皮用城砖淌白糙砌,基本为乾隆期原制,内层有明代夯土墙体。墙宽2.2米,高4.1米,墙顶置木椽望板,上盖筒板瓦。内坛墙四面各设三间拱券门一座,南门与太岁殿建筑群置于同一轴线,北门在神仓院与俱服殿之间,东西门基本相对应于观耕台及先农坛之南。四座门均为砖石结构,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砖柱间额枋上置三踩单翘磨砖斗硕,四座门均具典型的明代特征,南北二门留有清晰的早期龙锦枋心旋子彩画。
主要景点:庆成宫、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神厨(包括宰牲亭)、神仓、俱服殿、观耕台、妃宫殿、神祇坛
地址:宣武区东经路21号交通:乘17、20、36、54路站先农坛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