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利用数字技术“复活”圆明园 虚拟现实带您走进“万园之园”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4-18 17:53:34
方壶胜境 乾隆初期 清华大学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航)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是中国文化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可惜它毁于150多年前的一场浩劫。如何让圆明园“复活”,学界一直在努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带领团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圆明园灿烂历史。记者上午获悉,目前60%的园区已经通过数字技术精准复原。
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之作,曾是多国园林效仿的对象。然而如今,它已成为一座遗址公园,人们对它的了解,只能局限于历史档案的记载,但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于是,重建与不重建的争论,持续多年从未停歇。
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学生,郭黛姮一直在致力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了让圆明园“活过来”,她已经努力了将近20年。他们查找文献、勘察、测绘,对园中每一栋建筑的造型特点、景区空间构成进行分析,还查找了全园的水系变化。与此同时,高科技数字技术也被引入对圆明园的重现,每复原一个景区就需要十多道程序,“每棵树、每块牌匾的颜色都反复推敲,还用烘焙技术还原了最真实的光影效果,增强现场感。”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记者了解到,郭黛姮教授团队已经研发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和圆明园虚拟游园系统,系统集海量数据、定位、导航、位置识别、音频讲解等于一体,实现高清沉浸式体验。通过虚拟游园系统,记者仿佛置身“正大光明”的楼前,雕梁画栋的楼内,一代帝王正与臣子商讨朝政。
目前,团队对于圆明园的研究探索并未停止。他们正围绕全新的数字技术概念,推进“混合现实”和“感映现实”两个创新项目,使虚拟场景进一步混合在现实空间中,让人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具有极高艺术观赏性和感染力的体验式空间,充分调动体验者的五感,进而激发其对展示主题的高度情感共鸣。此外,随着圆明园考古发掘推进、基础条件改善,团队还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复原的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