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 再绽璀璨(绿色焦点)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4-22 19:07:09


雄安新区设立,将为白洋淀生态保护带来全新机遇,华北明珠 再绽璀璨(绿色焦点)。
 

渔民在淀区训练鸬鹚捕鱼。

白洋淀湿地的水鸟。

广袤的华北平原,白洋淀是这里最大的淡水湖泊,素有“华北明珠” “华北之肾”的美誉,是我国北方稀缺的自然湿地。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雄安新区将白洋淀囊括其中,将要充分依托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多年来,河北对于白洋淀的生态治理一直在持续。治理的效果如何?还面临怎样的问题?新区的设立又将给白洋淀的生态保护带来哪些全新的机遇?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期污染累积,曾经导致环境严重破坏,“那段时间连鸟都不飞过来了”
 

4月的白洋淀,清风拂面,碧波荡漾。芦苇已经进入发芽期,舟行淀上,不时有水鸟从水面掠过。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腹地,水域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水面在大沽高程10.5米时测),其中保定的安新县境内水域面积为312平方公里,约占白洋淀总面积的85%。淀区地形复杂,大小淀泊143个,沟壑3700余条,形成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独特景致。
 

历史上,白洋淀水域面积曾经达到1000平方公里,水量非常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干旱的气候,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上游大大小小100多座水库陆续修建,导致白洋淀入水不断减少。同时,上游水土流失和淀内围堤造田,使得白洋淀泥沙淤积加速,淀区水面日益缩小。
 

“由于缺乏清水补给,白洋淀水位不断降低,水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的自净能力就难以保障了。”保定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郑学雷说。
 

监测数据显示,在白洋淀淀区的9个常规水质监测点位中,2010至2014年,烧车淀、枣林庄、圈头、采蒲台、王家寨、光淀张庄等点位年平均保持在Ⅳ类水质,端村点位为Ⅴ类水质,南刘庄点位为劣Ⅴ类,鸪丁淀则出现了干淀。在河北省政府1992年颁布的《白洋淀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意见》中,明确白洋淀水域内,烧车淀、圈头、采蒲台、光淀张庄、王家寨、枣林庄、端村等应为Ⅲ类区;南刘庄为Ⅳ类区;鸪丁淀为Ⅴ类区。
 

水质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清水供应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排污所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办乡镇企业的浪潮中,白洋淀的上游区域出现制革、电镀、造纸、印染等中小型工业聚集区。由于当时环保要求较低,工厂的废料、污水等顺着河道直接排入了淀区。在淀区内部,还聚集了70多家羽绒生产企业,一家企业每天的耗水量达上百吨,洗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有的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对淀区周边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淀内村的生活污染也令人担忧。白洋淀内有39个纯水村、89个半水村,总人口20多万,其中纯水村8万多人。农户有自家厕所的不到10%,村均公厕不到6个。由于缺乏处理手段和管理不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大都直接入淀。据保定市环保局统计,淀内村的氮、磷输入量分别占流域氮、磷总输入量的1/4和1/3。
 

此外,淀区内养殖业的污染危害也愈发明显。据了解,此前白洋淀内养殖总面积达5万亩,多是采用高密度、粗放式的“三网养殖”模式(围网、拦网、网箱)。在狭小的空间内大量养殖,经常造成鱼类缺氧而死,尸体和粪便成为污染源。饵料中则含有大量的氮和磷,除少量被鱼食用外,2/3沉到水底,造成底泥的严重污染。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贾见勇在几年前的一次调研中,曾目睹了白洋淀网箱养殖的“猛烈”程度。“原本空旷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到处遍布着网箱,只给行船勉强留出了一条弯曲狭长的通道。”
 

由于长期污染的累积,淀区环境一度退化。一位淀区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最严重那段时间连鸟都不飞过来了。”
 

多措并举,保定 “保淀”,核心区水质在提升,生态初步改善
 

近几年,河北省对白洋淀生态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保定市、安新县开始狠抓流域污染综合整治,谋划生态恢复的长效措施。安新县已将白洋淀治理作为县里发展的“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促进淀区的生态保护。
 

记者从保定市环保局了解到,针对工业污染,全市严格白洋淀的功能定位,坚持淀区不上项目、不建园区、不办工业,所有涉水工业企业全部外迁,并深入进行综合整治。自2012年开始,对张庄羽绒加工区水洗企业进行全面整治,共淘汰水洗企业27家,68家企业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并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控和视频监控设施。
 

2015年,保定关停了天鹅股份有限公司4条粘胶纤维生产线,每天减少向下游排放高浓度纺丝废水2万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白洋淀的污染威胁。
 

面源污染治理也要跟上,据安新县环保局副局长杨振铎介绍,为治理淀中村的生活垃圾,45个被选定的重点村按照“户分类、村收集、生态处理、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生态模式,从每户做起,将垃圾分类投放,并分类转运至垃圾处理场。目前,45个村的6个垃圾中转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的县垃圾处理场,也已具备了垃圾填埋条件。
 

“白洋淀的水区村,现在每个村都建了污水处理设施,通过铺设管道,将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采用先进工艺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流入淀里,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A标准。”杨振铎说。保定全市已建成投运41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形成了每天118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白洋淀上游县级以上城镇和重点乡镇全覆盖。
 

在安新县的邵庄子村,记者见到了已经转型成功的农家乐老板郑鹤群。“去年淀区拆除了网箱,政府引导我们转型搞旅游,我们家就办起了农家乐。收入要比以前网箱养鱼强多了。”郑鹤群说。
 

据了解,2014年以来,安新县先后清理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1800亩,涉及养殖场户5505户。县里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截至目前,白洋淀淀区网箱养殖已被全部取缔。
 

记者从安新县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了解到,经过近几年的强化治理,白洋淀的生态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和恢复。一是水质有了提升,烧车淀、大麦淀等核心区的水质基本能保持在Ⅲ、Ⅳ类。二是植被在不断增多。曾经绝迹的马来眼子菜、线叶眼子菜、芡实、白花菜等稚嫩的沉水和浮叶植物又重现白洋淀。目前淀区有藻类406种,大型水生植物47种。三是动物数量逐年增加。鸟的种类由原来的192种增加到现在的200种。野生鱼类恢复到17科、54种。
 

白洋淀战略地位重要,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非一城之力可以解决
 

尽管淀区生态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预期效果仍有差距。
 

记者从保定市环保局获悉,目前入淀污染负荷仍然较大。即便已经执行了最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但与白洋淀水功能区划要求的Ⅲ类水质差距明显。与此同时,白洋淀蓄水不足、水位不稳的问题仍未解决,多年来极少能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的8.4米的最低生态水位。由于各入淀河流均无有效的清水补给,水体的自净能力仍然很差。
 

雄安新区的成立,给了白洋淀治理与保护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不久前曾表示,要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制订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目前,规划编制正在有序推进,环境保护行动已经提速。据了解,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水库已开始联合向保定市区、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此次补水时间为两个月,预计白洋淀收水量将超过3300万立方米。
 

长期研究区域发展的经济学者、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表示,作为“京津冀之肾”,甚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调节站,白洋淀的战略地位十分特殊。由于污染来源复杂,其治理非一城之力可以解决。雄安新区的建立,使这一区域得以统一规划,此前彼此分立的问题现在可以全局考量,这对于白洋淀的治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河北大学教授、白洋淀生态保护与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刘存歧表示,白洋淀的生态保护涉及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区成立后,将从国家层面、更大范围进行谋划,这有助于推动建立白洋淀补水的长效机制。再如,对于淀中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整村搬迁工作量巨大,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地方政府操作起来捉襟见肘,新区则有更广阔的发挥、运作空间。
 

贾见勇表示,新区的成立,将推动科学、协调地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通过增强顶层设计,避免“撒芝麻盐”“摊大饼”,让治污更精准高效。
 

新区的定位是生态城市,原有的低端污染产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污染企业如何转型、产业工人何以安置?河北大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营认为,新区成立后,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将蓬勃发展,也将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