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中国悠久祭天文化的结晶 朴素鲜明地体现出世界伟大文明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5-09 18:35:4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1918 年辟为公园,2007年获评5A级景区。

天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 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 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神乐署、斋宫都是祭坛的附属建筑,是祭祀大典的服务用房 , 故斋宫、神乐署都是坐西向东,其建筑规格、瓦色、装饰彩画均逊于天坛的祭祀建筑,强烈地表达了中国古代的 "敬天" 思想。天坛有3500余株古松柏、古槐 , 树龄逾数百年。坛庙在中国古代被誉为国家的"万世不移 "之基故中国古代对坛庙植树极为重视明永乐年间初建北京天地坛时即 " 树以松柏"取"尊而识之 "的寓意以后历朝陆续补植 ,至清朝中叶形成颇具规模的天坛古树群落。大量的古松柏分布于圜丘、祈年殿等祭祀建筑周围,苍翠的古树与古老的建筑、茵茵的绿草共同构成了天坛庄重肃穆、静谧深远的环境氛围。

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490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任人游览",1918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

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 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 92 座 600 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坛还有九龙柏、七星石、甘泉井、望灯、孀柴炉飞瘁坎等古迹。天坛公园有各种树木6万多株,更有3500多株古松柏、古槐绿地面积达163万平方米,环境森然静谧,气氛肃穆庄严。巍峨壮美的祈年殿,圣洁崇高的圈丘,优雅庄重的斋宫,都坐落在万千树木掩映中,形成独特的坛庙园林景观。天坛成为一处集中国古代建筑学、声学、历史、天文、音乐、舞蹈等成就于一体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天坛: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世界伟大文明。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天坛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宝贵的科学艺术价值及优美的园林景观获得了世人更广泛的认识和关注。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天坛自然景观

 

天坛公园内还有北京城区最大一片丁香林,丁香林位于天坛祈年殿向西50米,占地6300平方米。另外,还有市区最大的杏树林,杏树林位于天坛公园北门内向西环线。游客参观可以选在花开时节,既能瞻仰古迹,又能闻尽花香。由于天坛树木多,鸟类也不少,也是不少观鸟爱好者的常去之地。

天坛现在也可以扫码购票了。

天坛参观

目前执行旺季开关门时间:

开门时间:旺季6点  淡季6点30分

关门时间:17点30分(大门16点止售联票)

景点每日8点开放

乘车路线:

东门:6、34、35、36、39、43、60、116、128、525、623、684、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下车,A出口;

南门:36、53、122、525、958、特3、特11、特12、运通102;

北门:6、34、35、36、72、106、110;西门:2、15、17、20、35、36、53、71、72、93、120、622、特11、快速公交1线。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