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茶,北京味儿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5-12 17:35:28


 

 

◀1981年8月1日,北京街道上待业青年出售的大碗茶,深受群众欢迎。吕坚/摄

 

▲1979年7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1979年8月22日,《北京日报》3版

 

▲1987年,当年摆茶摊的地方,“大碗茶”被写上了金字匾。胡敦志/摄

 

▲1987年9月12日,《北京日报》2版

 

▼1982年10月2日,《北京日报》2版

 

▶1981年5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1981年5月11日,《北京日报》2版

 

▶1984年9月24日,《北京日报》1版

 

▲2014年8月1日,建国门街道举办“胡同大碗茶——胡同人共话胡同故事”首场活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胡同文化爱好者们欢聚一堂,喝大碗茶、聊胡同文化、说社区故事、看文艺演出,共度文化消夏夜。本报记者 孙戉/摄

 

▲2010年5月7日,《北京日报》2版

立夏一过,天儿真正热起来,口渴时,情不自禁怀念昔日街头巷尾的大碗茶。对老北京来说,花“老二分”咂摸出来的不仅是回忆,也是这四九城的文化味道,更是一种不忘本的奋斗精神。

1.待业青年重摆大碗茶摊

新中国成立后,大碗茶在京城风靡一时。出门在外若是口渴了,找个茶摊,花二分钱,呷上一碗早已晾好的大碗茶,清凉又惬意。

可惜,这经济实惠的大碗茶行业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消失了,直到改革开放的浪潮掀起。

1979年夏季,北京一些热闹的街头重新出现了很多茶摊,一些青年在那里满腔热情地卖大碗茶,供汗流浃背的过往行人去暑解渴。从早到晚,顾客络绎不绝。前去光顾的既有本地职工、外地游客,也有港澳同胞、华侨和外宾。仅前门一带的几个茶摊,一天接待顾客就有近万人。(1979年7月24日《北京日报》1版,《卖大碗茶也是群众需要的职业》)

那个年代,大批知青返城,北京一下子“冒”出40万待业青年。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京城街道开始兴办集体生产服务事业。据本报1979年7月31日1版《本市六万多名待业青年走上工作岗位》一文记载,本市各城区近郊区广开门路,大力兴办街道集体生产服务事业,分批分期安排待业青年就业。截至当年7月6日,全市已有6.1万多名待业青年走上工作岗位,其中一些人就是去卖大碗茶的。

此前,国营企业不经营茶水,人们渴了连喝茶水的地方都没有。如今,待业青年们被组织起来卖大碗茶,前门、北京站、天坛公园等流动人口多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了茶水站,老百姓上街不用为口渴发愁了。

2.城镇经济从大碗茶起家

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后,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社会各项服务事业也必须相应地发展。然而数据显示:从1957年到1979年,北京城区和近郊区人口增长了45%,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了两倍,商业服务网点却减少了74%,人民群众生活十分不便。为此,北京决定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北京日报》1981年5月17日1版,《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当时的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开了个先例。1981年5月11日,本报1版刊发文章《天安门观礼台休息室冷饮食品店开业见闻》,介绍了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所属4个集体所有制冷饮食品店在天安门观礼台休息室的开业情况。文中写道,天安门地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游览,但多年来广场上除了有几处照相摊外,没有一个商业服务网点,很不方便。为此,市政府决定在这里开办商店,不但供应糕点、糖果、牛奶,还为游人准备了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游客们有了解渴、消乏的去处,边饮茶边回味参观所得,也是种享受。参加工作第一天就到这里卖大碗茶的21岁售货员徐敬自豪地说:“天安门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能在这里为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服务,是光荣的事。”

事实上,天安门观礼台休息室卖大碗茶开了个好头,因为“像天安门这样的政治场所能办商店,其他能办商店的地方就更多了”。后来,老崇文区在天桥南大街开辟了新商业区,除百货、副食等行业外,还有大碗茶摊,这些商业点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地坛公园也新开设了小卖部,每逢园内有电影晚会,服务员就会把大碗茶送到放映场地,深受欢迎。

到1984年时,大碗茶起家的本市城镇集体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有7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达35万余人。作为国营经济的一种有效补充,城镇集体经济为繁荣本市经济、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9月24日《北京日报》1版,《“大碗茶”起家的本市城镇集体经济发展迅速》)

3.不忘本的大碗茶精神

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碗茶发展历史,有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原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总经理尹盛喜。

1979年5月,普通的街道干部尹盛喜带领20多名待业青年创业,起家的买卖就是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从大栅栏综合服务合作社,到大栅栏贸易公司,再到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这家企业买卖越做越大,开办头8年就形成了经营9大类、6000多种商品,年利润达200万元的规模。(198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1版,《“二分钱”起家的事业》)

家业大了,尹盛喜他们却没忘“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做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大买卖,也经营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据本报1987年9月12日2版《大碗茶新篇》一文报道,有人曾建议尹盛喜撤掉大碗茶,把前门大街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腾出来,换成百货、服装或者五金等利润更大的项目,可他坚决不干,还花十几万元重修了茶社。他说: “咱们是靠‘大碗茶’起家的,‘大碗茶’精神永远不能丢!只要群众爱喝,咱就得卖,要从早到晚,一个子儿不涨,老二分。”

为了赢得顾客的信赖,尹盛喜非常注重改进大碗茶的质量。本报1982年10月2日2版《富了不丢大碗茶》一文称,曾有位顾客反映,秋天风沙大,用大碗盛茶水不太卫生。大栅栏综合服务合作社当天就购置了一批陶瓷盖杯,替换下全部大碗,既卫生又雅观。他们还将原来用的4元钱1斤的普通茶叶,改为7元5角1斤的好茶叶,仍然卖二分钱一杯。

1988年底,由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集商业、文化、旅游综合性服务于一体的老舍茶馆正式开业。1989年初,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授予其“旅游定点”标志。开业三个多月,老舍茶馆便接待中外宾客近3万人,其中海外宾客4000余人,真应了老舍夫人胡絜青给茶馆写的那副对联:大碗茶广交九州宾客,老二分奉献一片丹心。

4.京味京韵颇有人缘儿

进入新世纪,市场上销售的饮料不计其数,但“老二分”大碗茶的故事仍在延续。

本报2005年7月25日5版《二分钱大碗茶还那么有人缘儿》一文提到,在地处前门的老舍茶馆门前,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一天能卖好几百碗,“老二分”的价格始终没有变。实际上,算上水费、茶叶费,企业每年要往大碗茶上扔十几万元,可谓赔本赚吆喝,但是,老舍茶馆因为多年不变的京味京韵引来高朋满座。

近年来,大碗茶已不仅仅是一项老北京的民俗传统,更是一张北京的文化名片,肩负起传播京味文化的使命。

2007年4月,原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夫人安妮·罗格女士,来到老舍茶馆,观看“奥运五环茶茶艺表演”后欣然留言:“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接待,让我们了解到以奥林匹克五环为代表的茶。”之后,陆续有一些国家的大使专程到老舍茶馆来品茶并学习茶艺。“现在我已意识到我父亲坚持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尹盛喜的女儿尹智君感慨道。(2007年8月13日《北京日报》1版,《用五环茶传播奥运精神》)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一杯杯大碗茶,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游客爱上了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据本报2008年8月12日20版《奥运客一天喝茶三千碗》记载,开幕当天,老舍茶馆的“老二分”大碗茶就卖出3000多碗。外国游客们边饮茶边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对京剧、魔术、糖人、折扇、功夫等赞叹不已。

之后,大碗茶还走出了北京城。2010年5月7日,本报2版以《世博园每天3000游客品香茗》为题,报道了大碗茶走出京门的文化之旅。当年上海世博会上,老舍茶馆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内,复制出了一个小型的北京传统茶馆,工作人员每天烧1000升桶装纯净水,沏1斤正宗的高级茉莉花茶,免费供给参加世博会的游人润喉消暑。浓郁的茶香、精湛的文艺演出和茶艺表演,每天吸引着3000余名游客。

就像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中唱的那样,“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老二分”大碗茶的味道,您且咂摸呢!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