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北京人的“老祖宗”·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5-15 16:31:26
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的房山区境内,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着广阔的华北平原,山前一条小河潺潺流过,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宜人,是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20至10万年前的第4地点早期智人、约4.2-3.85万年前的田园洞人、3万年前左右的山顶洞人生活的地方。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位于周口店遗址南侧约500米,是展示遗址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8000余平方米,粗粝、刚毅的建筑外观源于“北京人”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石器。馆藏文物7000多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博物馆设有临时展览、基本陈列和4D影院,涵盖了科普互动展项、模拟场景、纪念品销售、公共服务等内容。周口店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8年、2010年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授予“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周口店考古发现大事记
1、1918年2月,来华任中国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对搜集化石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从朋友处得知周口店发现化石的消息后,特意于3月22日来到周口店采集化石并考察了两天
2、1921年8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周口店考察时,发现“北京猿人”遗址
3、1926年,师丹斯基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曼教授的实验室整理1921年至1923年在周口店发掘的化石标本时,发现了两颗人牙。为慎重起见,他把它定为“真人”。10月22日,安特生宣布周口店发现两颗人牙化石,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学术界。
4、1927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始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发掘。这一年,采集化石约五百箱,10月16日,又发现了一颗人牙化石。
5、1928年,杨钟健主持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这一年挖土石2800立方米,采集化石约570箱,并发现一个女性右下颌骨,以及1块带有3颗牙齿的成年男性右下颌骨。
6、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新生代研究室,聘请步达生为名誉主任,派遣斐文中负责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
7、1930年,在清理龙骨山表土时,发现了“山顶洞”,但当时没有发掘。
8、1931年4月,斐文中主持发掘周口店遗址的“鸽子堂”洞穴。
9、1932年,在“鸽子堂”发掘中,斐文中采用先挖深沟,探明土层情况,再打格画方的方法发掘,使发掘更具科学性。
10、1933年,斐文中主持发现比“北京人”年代更早的周口店第13地点和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及其葬地。
11、1935年6月,周口店发掘工作由贾兰坡主持,6月开始发掘“鸽子堂”第六层。
12、1936年10月至11月,贾兰坡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发现3个“北京人”头骨化石。
13、1937年4至5月,在山顶洞八至九层底部发现人头骨残片:一块眉峭、成年人的5颗牙齿、1块成年人的下颌骨残片,以及保留了6颗牙齿的上颌骨。那块眉峭与第二个头骨相拼,严丝合缝。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月9日,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停止。
14、1949年,在斐文中指导下,由贾兰坡、刘宪亭负责恢复周口店遗址的发掘。
15、1966年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北京猿人额骨1片、右顶骨1片和右下第一前臼齿1枚。其中两块头骨和1934年发现的5号头骨残片模型相对,恰好合为一个个体。同时还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00多件石器。
16、1973年2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乔琪主持清理了“新洞”遗址,发现“新洞人”牙齿1枚。
著名的山顶洞遗址
山顶洞人是龙骨山顶部的一个山洞,遗址于1930年发现,1933年和1934年两度发掘。除发现人类化石外,还发现了石器、骨角器和装饰品。遗址分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四部分。上室为居住室,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上室中央还有一大块灰烬。下室为葬地,发现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从头骨判断,当为一男二女。下窨在下室最深处,发现了许多未经扰动的完整的兽骨架,包括熊、麂子、赤鹿、梅花鹿、鬣狗和羚羊等,计3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
山顶洞遗址发现的人骨骼化石,代表8个男女老幼个体,分别是5个成年人、1个少年、1个5岁小孩和1个婴儿。古人类学家将其定名为“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左右(一说2.7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只有25件,还有经过磨制的鹿角,140余件装饰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枚骨针长8.2厘米,针身微弯。骨针的发现,表明山顶洞人已具备用树叶或兽皮缝制衣服的能力。
著名的北京猿人遗址
北京猿人遗址位于龙骨山北坡一个幽深的洞穴中,是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产地,为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这里原是一个很大的石灰岩溶洞,东西长140米,南北向最大宽度约40米,但西端变窄狭,仅2米左右。洞体为沉积物壅塞,而今大半已被考古工作者挖空,只有一小部分仍被泥沙等物填塞。
猿人洞是发育在奥陶纪(距今4.5亿年)石灰岩中的一个喀斯特溶洞。上世纪20年代刚发现时,洞顶早不存在。洞内沉积物总厚度逾50米。科学工作者将其分为17层。依地质年代划分:第13层底部距今约73万年,相当于早、中更新世的界线;故第14~17层属早更新世(距今逾73万年)。北京猿人化石产于3~10层。据古生物学家研究,北京猿人在周口店地区断续生活了约26万年(距今50万年前~24万年前)。
北京猿人遗址总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个(包括连于上、下颌骨的),股骨断片7件,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1件,月骨1件。全部骨骼分属于40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
北京猿人遗址出土的石器、石片、石核约10万件。遗址内还发现了用火的痕迹:有火烧过的石块、兽骨、朴树籽等。遗址内很厚的灰烬层,表明北京猿人已能使用火和控制火。
贴士: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9:00——16:30(16:00停止售票)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9:00——16:00(15: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参观门票:
博物馆30元、半价票15元;遗址公园30元、半价票15元。
交通路线:
自驾车路线:
京港澳高速(原京石高速)——阎村出口下高速——京周公路直达
乘车路线:
天桥乘832(原917)路公共汽车到良乡北关转乘38路到周口店遗址。
天桥乘917路张坊支线到周口店路口转乘38路到周口店遗址。
西客站南广场乘616路公共汽车到良乡西门转乘38路到周口店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