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增保 留下老北京的胡同记忆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5-20 19:05:05
少年时代,一幅被选中参展的画,打开了廖增保的绘画生涯,退休后,他又从《茶馆》中得到灵感,用油画把记忆中的胡同生活记录下来。
这个时代,画胡同、画四合院的不少,廖增保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因为他的画里,不仅有风景,还有百姓生活,和一个时代的记忆。
■人物档案
廖增保
1945年出生于北京,1964年进入宋庆龄主办的多文种对外刊物《今日中国》任美术编辑。业余曾在多家大学教授现代设计、印刷、出版。曾在国内及丹麦、德国、美国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退休前以国画为主,2005年退休后的创作则以油画为主,以油画记录北京几十年历史变迁。希望这些画能让新老北京人了解北京过去的历史风貌。
爱上油画的自由
喜欢上画画很早,但真正把画画当作钟爱的志向,是在初中时代,起因是他的一幅画被选中展览,让廖增保觉得,画画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只是命运弄人,高中毕业时,廖增保选择报考美术学院,可惜并未成功。
参加工作后,廖增保在单位做设计工作,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单位有很多知名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同时也能够接触到不少国内外的艺术作品,可以让他学到很多从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感觉比上大学还好”,廖增保说。
不过,设计毕竟不是专业的绘画,一直到退休后,廖增保觉得,可以自由地画一点儿自己想画的东西了。他说:“以前画国画比较多,但退休以后,我更多画的是油画,我觉得油画更能放得开,更加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画自己想画的东西。”
留下消失的细节
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廖增保觉得,应该留下点儿什么。廖增保说:“挺多老同志退休后都写回忆录,我喜欢画画,我觉得可以用画笔把记忆中的胡同画下来。”
这些年来,画四合院、画胡同的人很多,廖增保觉得自己应该是不一样的。他说:“很多人画四合院、画大宅门,油画、国画都有,但大多只是风景,没有人气儿,而且那些大宅门里面,住的也不是平民百姓。我想画的胡同,是我记忆中真实的胡同生活,胡同里的人,胡同里的事。”
廖增保的画作中,有一幅记录护国寺庙会的长卷《忆京城庙会盛景》,从耍中幡、顶坛子、拿大顶,到卤煮火烧、炸丸子……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庙会的盛景。廖增保说:“现代好多人都觉得庙会不像庙会了,我就把我记忆中的庙会画下来,让人们看看,过去的庙会是怎样的。”
来自生活归于生活
画的多了,廖增保渐渐有了些名气,有人找他,想让他的画上拍卖会,但廖增保不愿意,他觉得自己画的是百姓生活,自然也是给百姓看的。
就在前不久,廖增保举办了一次公益的社区油画展,名字叫《北京·胡同·记忆》,尽管比不上专业画展,但廖增保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画展。廖增保说:“到社区里展览,给老百姓看,我觉得很合适,也是最好的展览。”
接下来,廖增保想要把画展推广到更多的社区,甚至公园。他说:“公园里人多,而且不少都是老人,在北京生活多年,我想我的画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为此,廖增保的单位还给他开了一封介绍信,帮助他和各个公园谈判。不过到目前为止,还不算顺利。他说:“谈起来确实有很多困难,我办的是免费展览,公益性的,我的油画也都做好防水了,可以在室外展览,但真的谈起来,并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