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古城墙:年久失修 已有多处残破倾屺(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6-15 20:16:45


 

 

残存的顺义古城墙。

 

▲老城砖。

 

◀旧城墙内墙。

■金克亮 文/图

顺义旧城,历史悠久,志书载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至756年),顺义当时为顺州,并领怀柔县。也就是说,当时的怀柔县即今顺义区,但辖区要大一些。城墙初为土筑,以后历代风雨剥蚀有损坏。明隆庆年间,戚继光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巩固边防,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临近长城内的许多县城城墙也得到整修。明隆庆二年顺义知县卢渐奉命增城,立碑为记。碑文这样记载:邑令卢公悉心干理,视如家事,日课时程,不惮勤劳,民输其力,匠呈其艺,高坚且厚,谓为完城。邑人庆之,佥颂卢公增城一节,足为万世之利。明万历间(1573至1620年)又修建为砖包土筑,修后城墙坚固完整。

旧城的外貌

顺义县城城墙修建后,形式巍峨壮观。志书上说,“南昂北俯,东北突出一隅。臂背四折入于河滨,宛如龟背形。”城周围1025.9丈,连堞城高2.5丈,根阔1.5丈,顶阔0.8丈。护城河周长1052丈余,深1.5丈,口阔4丈,底2丈余。古时制度,城谓城垣,池谓城河,顺义古城有城有河,可称城池,城墙上有女墙。顺义城有四个城门,东门称“朝旭”,南门称“阜财”,西门称“庆城”,北门称“挹翠”。民间又有自己的称呼,以天干“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为之命名。南门为“火门”,故南门外有火神庙;北门为“水门”,北门外有龙王庙;西门称“鬼门”,旧时死人埋葬要出西门;东门称“喜门”,民间婚嫁接迎亲的队伍要进出东门。

四个城门内外都有两个城门,称瓮城,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需要。南门内城门朝南,外城门朝东;东门内城门朝东,外城门朝南,瓮城之内还有一座关帝庙,据说是为保护城池而建;西城门内城门朝西,外城门朝南;只有北城门两个城门相对。县城里,正中心石幢为最高点,与东西南城门相对,距离约1里,距北门1里多一点。四个城门上都有城楼,又有箭楼,只是城楼的形制比大城市的要小。解放初期,东门的箭楼还在,但已残破不堪。

四个城门左侧都有马道,马道为一斜坡,是为上下人员、搬运物资而备,上面墁立砖。城门处又都留有水道,是为夏季雨水大走水而设。西门水道,水道在地面以下,有5尺宽,多半人高,人在里面可以稍弯腰行走,两侧和顶部用条石砌就。东门和西门处于高阜处,出城门有坡,为防雨水冲刷,坡上铺满条石,称“水簸箕”,又称“桥坡”。在城内低洼处和城墙下,也留有水道,城内水大,城门处的水道排不开,水便从其它水道排出,以防城内积水。形势紧张时,水道口用条石堆住,防止有人从水道偷进城。平时水道口敞开。四个城门早晚关闭,一般天蒙蒙亮开城门,天黑关城门。有人因事外出不能回来,或是有人进城有事不能在关城门前出城,9点要开一次城门,11点再开一次,称“开闸”。11点以后不再开。人们外出或者进城,要在这时间之内。有人有事外出太晚或夜晚想进城,也有从水道进出或爬城墙进出城的。

城墙的修建

顺义古城墙为砖包土筑,外墙为城砖码砌,城砖长约1尺2寸,宽约6寸,厚约3寸,重约25斤。内墙用土砖码砌,当时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全部用城砖成本太高,故内墙用土砖,土砖之间用白灰勾缝。土砖约有6尺长,宽约3尺,厚约8寸,用黄土和白灰掺杂夯砸而成,极其坚固,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淋,仍基本保持原样。古时修城墙或其他建筑,十分注重质量,工程完工后,要在建筑上勒刻施工、工程监督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名字,称“物勒工名”。烧制城砖时,必须写明烧砖的时间、地点,以及制砖者、烧窑匠、监造官、提调官的名字。工程交工检验时,出现问题,这些人要追究责任。所以我们看到的城砖,有的就有制砖者的名字。我们看有关修城墙的介绍,质量验收人员对新修的城墙进行检查,检查人员的检查办法是,用锥子扎夯好的土城,锥子尖不能刺入一寸,称“锥不过寸”。如果锥子尖刺入超过一寸,既为不合格,负责监管筑城的官员就要被问罪,十分苛刻。

古人修建城池最讲方位,但最初修建顺义县城(顺州)时,应当考虑到了取土的问题。笔者揣测,顺义未建城时,当是一高阜处,选在此地建城,既有施工取土方便之意,这一点在城砖被扒掉后得到证实。城墙土应当是一层层填土,并掺有白灰,一层层夯砸,称为“横土”。西城墙裸露后,出现“竖土”,分析认为西城墙一部分原是土坡,是在土坡的基础上经过修整而成。在顺义四面城墙中,南门西门最为高大壮观,而北城门低矮,这是依地势而建所致。以当时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要修建这样规模的城市,需要大量的黄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把县城建在高阜处,可以就近取土,利用地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四面城墙犹存,地形地貌无大的改变。在西城墙下,南北向为一巨大的低凹处,北城墙下有一东西向的低凹处。城北的减河一段称“窑口”,又称“乾明泽”,河两岸原都是黄土坡,人们说,窑口这一段河道,与当年修建城池取土有关,并建有砖窑烧砖。

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震中在三河、平谷。当时,“民房全部倒塌,村庄被夷为平地,地面翻沙冒水,裂缝宽度达1尺左右,城内县署大堂及城垣倾倒净尽,百姓死伤无数,许多人无家可归。”这是有记录以来,北京地区最大的地震。地震后,政府又对城墙进行修复。同治年间,又一次修复。

城墙被拆毁

上世纪50年代初,顺义古城墙已年久失修,已有多处残破倾屺,破败不堪。在城墙上还残留着日本人为防止抗日军民攻击而修建的地堡。地堡有掩体、射击孔等。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有许多事情要做。但紧迫的是搞经济建设,搞建设需要很多建筑材料,这样,旧城墙的城砖都被扒下来修了建筑。一位当年参与此事的老人讲,当时拆一块城砖1分钱,运到工地上每块砖2分钱。顺义县烟酒公司、轧花厂、城关小学的教学楼都是用城砖修建的。潮白河发大水,为防洪砌坝,又拆掉许多城砖,装在铁丝编的笼子里,扔到潮白河里挡水。只留下裸露的土城墙,至70年代当地人取土,古城墙消失。

现顺义北城墙,仍留有一段6米长左右的城墙,城墙上原有一测量塔,幸运的得以保留。这段城墙外墙用条石作基础,上面砌砖,内墙用土砖码砌,历数百年经风雨剥蚀,基本保持了原貌。城墙中间还有一门洞,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住城内的日本人为保护城北的大桥,出入方便而开掘的。

学生时代的乐园

上个世纪60年代,笔者在顺义城关小学读书,学校的北侧西侧就是城墙,最吸引人的是到城墙底下捡子弹头。那时候,总讲“备战备荒为人民”,城墙由于厚重,这里又被当做靶场,民兵经常在这里打靶。有时上着课,操场里就响起了枪声,我们知道,又打靶了。城墙的表面,满是密密的枪眼,放学后,同学们就在那里捡拾、挖子弹头,现在想起来,也是挺有意思。我初中毕业后,又一次来到这里,原先高大的城墙已荡然无存,这里成了一片平地,不由心里像空了一大块。

城垣,作为防御性的建筑,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城垣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文化文物,对于人们了解历史,以及当时的军事、防御、建筑等仍有其存在的价值,这里对顺义古城墙做个肤浅的记录。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