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尽显生态和谐之美(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6-27 18:31:12


 滦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滦河水利风景区于2009年11月3日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包括堤防工程、主槽扩挖工程、改扩建穿堤涵洞工程和橡胶坝工程四部分。工程北起京山铁路桥,南至研山渠首下游700米处,西起滦河右大堤,东至滦县与昌黎县交界处,全长6700米,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700亩。按照滦河行洪治导线,滦河滦县段右堤堤顶加宽至16米,建设路堤合一,双向6车道的I级景观大道。在此基础上,并对大堤内外滨河景观带在原有自然环境基础上进行巧妙的景观设计,打造了一条长6.7公里的滨水文化生态绿廊,亲水平台、长廊、亭阁、甬路、广场、灯光、草坪、雕塑等景观建筑依形就势布设,使得整条河道碧波似镜,色彩斑斓,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漫步在碎石铺就的主园路上,清澈透亮的湖水、高大参差的树木,还有透红的山楂果、洁白的非洲菊、静静开放的睡莲、悠闲觅食的白鹭,水面画舫、游船往来穿梭,俨然一幅和谐优美的水墨画,生机盎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已成为滦河岸边一道独特的风景,尽显生态和谐之美。

母亲广场

滦河是滦县人民心中的母亲河,设立母亲雕塑,寓意滦州儿女在滦河母亲的保佑下百业兴旺、前程似锦。

 

滦河千百年来滋润着滦州这片古老的土地,养育着这一方土地上的滦河儿女们,孕育着千年的滦州文明。

滦州从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建州到辽灭亡的1125年,滦州享受了200年的和平时间,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萧太后执政期间是滦州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萧太后,名萧绰,字燕燕,辽景宗皇后。公元982年9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公元983年6月,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太后主政期间励精图治,改革吏制,开科取士,调整汉契关系,重视发展生产。当时的滦州农业上出现了“滦麦秀两岐”的丰收景象;经济上出现了“以齐陶为马城县乐安镇监酒”的盛世;在文化上,滦州的孔庙州学也都建于那个时期,表明了游牧文明已融入中原农耕文明,开始实行的仿隋唐之制开科取士,又刺激了中原文化在滦州之地的传播和发展,使当时滦州这个偏隅之地逐渐雅化起来。

 

在萧太后主政的27年间,滦州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出现了祥和、长足进步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此,滦州人曾在城西关外建起一座娘娘庙,庙中奉祀者为萧太后萧绰,以纪念这位辽代著名的女政治家的文治武功,和她对滦州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滦河母亲”雕塑是以萧太后为原型的一位着辽装,梳高髻发式端庄慈祥的母亲形象。母亲怀抱孩子,孩子头留辽代及北方少数民族典型的发式--髡发,面带稚气顽皮的注视着母亲,母亲是慈祥、和蔼可亲的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也彰显着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整座雕像长1088厘米,宽923厘米,高1355厘米,代表着滦州从公元923 年建州到现在,“滦河母亲”和她的滦州儿女们一同经历了1088年的风雨历程,广场雕塑于2011年修建,同时也表示萧太后的生辰为公元953年5月初5。雕塑寓意着古滦州,新滦县在滦河母亲的保佑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前程似锦。同时也寓意着滦河儿女们在这方沃土上安居乐业,和谐幸福。雕像下方为长923厘米,高201.1厘米的正方形底座,代表着滦州从公元923年建州到现在的公元2011年乃至以后滦州都将处于天圆地方的鼎盛时期。底座外围是56 片高度为56厘米的莲花花瓣,代表着中华56个民族,也表示萧太后的享年56岁,寓意着中华56个民族是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滦河大铁桥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国工程师在滦河建桥“屡建屡塌”,无奈向詹天佑求援。年方32岁的詹天佑采用“空气沉箱法”下桩抛料,再用俄国长松木密钉梅花桩,上面铺放长方大石,用宫廷秘方修建地下陵墓的“万年牢”三合土砌之,历经两年零八个月告峻。詹天佑与滦河大铁桥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神龟戏水

滦河沿岸树木成荫,花草繁茂,林间小道幽深蜿蜒,亭、台、楼、阁隐于其中。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岸边飞翔嬉戏,著名的滦河红鲤鱼就出自该河段。站在滦河东岸向西望去,研山就像是一只悠然自得的戏水金龟。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