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西洋风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6-27 18:51:17
《果亲王允礼像》,郎世宁绘。
圆明园里的观水法遗迹
故宫里的西洋建筑“水晶宫”
圆明园大水法遗迹 TAKEFOTO供图
最近,故宫在鼓浪屿开设的分馆——外国文物馆,展出了包括十八世纪日本的文具盒、十九世纪法国的机械鸟音笼等在内的二百余件清宫旧藏,令观众大开眼界,这也让人们对故宫所藏的更多西洋文物充满期待。
事实上,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西方文化在古老的东方大陆上不断繁衍。到了清朝,西洋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康熙、雍正以及乾隆皇帝,不仅喜欢在宫廷里使用西洋的先进器物,还在建造皇家园林时,融入西洋的建筑风格。圆明园里面有多个西洋建筑群,比如人们熟知的大水法、谐奇趣、黄花阵等,虽然如今只剩断壁颓垣,但依然可见当年的繁盛。而就连当时集传统建筑之大成的紫禁城里,也有西洋建筑的身影。
本期,不妨一起来体味清代北京城的西洋风情。
1 圆明园有多个西洋建筑群
圆明园本是雍正皇帝即位前的赐园。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在西郊兴建畅春园,并且每年夏天康熙帝都会到这里避暑听政,而追随他的王公大臣们便以畅春园为中心,在周边兴建了诸多的附属园林,圆明园正是其中之一。即位后雍正皇帝并没有选择在畅春园居住,而是开始着手营建圆明园。雍正皇帝苦心经营,加上乾隆皇帝的继续营造,乾隆初年,圆明园盛极一时。
而乾隆皇帝在营造园林这件事情上相比乃父,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将圆明园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以外,还于乾隆十年(1745年)将圆明园东侧原水磨村等地区划进御园的范围,建立起一座完全由自己规划设计的,准备将来用作自己退休后颐养天年的“长春园”。“长春”二字源自乾隆皇帝在当皇子的时候,雍正皇帝赐予他“长春居士”的名号。
长春园里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位于北部的西洋楼。这组建筑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建设,历时十二年最终完成。其主要设计者包括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和蒋友仁等。在修造之前他们先绘制出相关的图样供皇帝审阅,而在整个绘制的过程中,中国画师沈源(曾参与《圆明园四十景图》的绘制)、孙祜(曾参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绘制)也参与进来,因此这些建成后的西洋建筑除了具有本身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外,还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
当年从圆明园东北角的方壶胜境景区出来,东行便是长春园,迎面能看到两组规模宏大的西洋楼建筑群:谐奇趣和黄花阵。
谐奇趣主体建筑共有三层,其中一二层为七开间,三层则为三开间,楼顶上则覆盖有中国传统的琉璃瓦。三层顶楼两侧各设置有一座凉台,而二层两侧也各开有一座门,门外各连接有一段游廊,游廊尽头则各有一座两层的八角形楼阁,整体上谐奇趣这座西洋楼呈一个半圆弧状的布局。当年在这两座游廊当中,悬挂有自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来华觐见皇帝的传教士画像。而在谐奇趣主楼中,则陈设有浑天仪、珐琅莲花灯等西洋物件。其内部装饰如宝座、照壁等也都是由郎世宁所设计并督造的,虽然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但据推测也应该是极具西洋特点的。谐奇趣还是清朝皇帝欣赏西洋乐曲的场所,遥想当年,18世纪的一些世界名曲,想必也曾在这“东方凡尔赛宫”的上空飘荡。
谐奇趣主楼南面是一座较大的西洋式喷水池,当年在水池中心有一座翻尾石鱼的石雕,这座石鱼运用了西洋的水法技术,运转起来能向上喷水达数米之高。而位于其周围的铜羊、铜鹿、铜鹅及铜鸭等也会同时喷水,景象蔚为壮观。这座翻尾石鱼在圆明园被焚毁之后先是由贝勒载涛购得,放置于自己的私人园林朗润园中。1930年,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将此石鱼买下送给母校留作纪念,这便是我们今日在未名湖上看到的那座著名的石鱼,不过早已失去当年的喷水功能。
黄花阵则是我们俗称的“迷宫”,这座迷宫完全是欧式风格,其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也称“万花阵”。这是一座长方形、四面均设有出入口的迷宫,整个迷宫的最中央是一座汉白玉雕拼而成的西洋式凉亭一座。凉亭北面还有一座蓄水楼,在蓄水楼前昔日还有一对极具西洋风格的卧狮喷泉。当年每逢中秋佳节的夜晚,皇帝都会端坐在黄花阵正中的凉亭中观看灯火晚会,届时宫女们会头顶黄绸纱灯,争先恐后地跑向凉亭,最先到达并向皇帝请安的宫女,会得到相应的赏赐。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历经劫难后谐奇趣和黄花阵主体建筑因系石筑,故尚保存完好。后来,慈禧太后还曾来此游赏,但由于此后疏于管理再加上1900年八国联军的破坏,以及周边八旗兵丁和土匪的洗劫,这两处建筑最终被毁坏殆尽。上世纪80年代,黄花阵依照相关资料予以修复,这也是西洋楼景区唯一被修复的景致。
2 海晏堂十二只兽首 中午同时喷水
从黄花阵和谐奇趣向东不远,便来到了养雀笼景区。这是一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建筑。其西面建筑立面采用了中式牌楼的样式,确切地说是一座略带东南亚风格的牌楼,因为这里面所饲养的“雀”,正是盛产于东南亚的孔雀。而东面的建筑立面则采取了纯西洋式风格。除孔雀之外这里还有一些产于其他地域的珍禽,可以说是当年清廷名副其实的“大型珍禽展示馆”。
养雀笼的东北侧,是乾隆皇帝专门为香妃做礼拜而兴建的方外观。这位香妃历史上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她是维吾尔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她所做礼拜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座清真寺。外表为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而实际功用却作为清真寺,方外观恐怕是北京城皇家建筑的一个孤例。
方外观再向东,便来到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海晏堂。在海晏堂的最西侧,是驰名中外的十二生肖水法。这里面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变更”,因为按照西洋园林的景观设计习惯,但凡出现人物的雕像,往往都会采用裸体或半裸体的方式呈现,但在这清代皇家园林里,如果出现当时“有伤风化”的场景,估计能把皇帝的鼻子气歪了。因此聪明的设计师想到了利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十二生肖来替代人像的构想,并采用了兽首人身的方式进行雕塑设计。据记载,当年每到一个时辰,与之对应的神兽便会喷出水来,每过一个时辰依次替换,到了中午时分,十二只兽首同时喷水,景象蔚为壮观。
当年这座海晏堂还记录了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当时的清朝总是以“天朝大国”自居,对于西洋的这些水法技术全都视之为使人“丧志”的玩物,以至于当设计者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去世后,竟然没有人会操作这套系统,最终清廷为了欣赏到这喷水景观,只能命令小太监担水来代替机械运水。
海晏堂再向东便是西洋楼景区内最为著名的大水法和远瀛观。其中大水法也是一组喷水的水法建筑群组,其最南端是为皇帝观看水法所设置的“观水法”,此处建筑由西洋风格的石屏风和宝座组成,由此向北是大水法的水池,最中央是一只铜鹿的造型,周边则是十只猎狗,水法全开时猎狗纷纷向中央的鹿喷出水花,以表示“群雄逐鹿”之意。据记载当年所有机关全都打开时,其水声“有如山洪暴发”,两个人站在一起说话都要喊着才能听到,足见其壮观程度。
向北穿过大水法西洋风格的拱门,再由两侧台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了远瀛观。这座建筑是乾隆皇帝为宠妃容妃(即传说中的香妃)所兴建的寝宫,其内部设施包括西洋人物画,以及一些风景的“通景画”,通景画和今天我们所常见的“3D”立体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站在画前仿佛置身于画中的景色里,使人产生以假乱真的感觉。除此之外当年这里还陈列有法国国王所赠的土耳其挂毯,以及英国国王送给乾隆皇帝的一架天体运行仪。
大水法以东,昔日还有线法山、线法画等建筑,但随着1860年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圆明园最终化为了一片灰烬。尽管西洋楼景区主体建筑大多为石构,但后人的任意破坏与随意拆卸,也给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所幸的是,如今的西洋楼遗址群,采取了非常好的保护措施,而正是这些建筑残迹,警示我们不要忘记曾经的那段历史。
3 郎世宁无处不在的影子
说到皇宫里的西洋风格建筑和装饰,那就不能不提郎世宁。这位出生于“艺术之都”米兰的意大利传教士,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到中国,并很快因为其突出的画技而被选入清廷的如意馆。这位郎大人不仅是绘画技术了得,当年他的“朋友圈”也是极为显赫。位极人臣的怡亲王允祥以及果亲王允礼,当年都是郎世宁的好朋友,并且都请郎世宁作过画。其中允礼还有一幅肖像画流传至今。再如大将军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不但和郎世宁私人关系很好,甚至还将他们探讨绘画技巧的内容进行了编辑和整合,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系统介绍西方透视法的著作:《视学》,可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成功案例。
郎世宁在中国最为耳熟能详,其作品不少,乾隆皇帝的肖像画如《乾隆大阅图》以及一些著名的画作如《百骏图》等被人们所熟知。这种“老熟人”一般的感觉,似乎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清廷中所有和西洋风格有关的建筑或画作,皆出于郎大人之手。
但实际上其余一些传教士如蒋友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都是供职在如意馆的著名西洋画师。他们为清代的宫廷生活注入了几分在当时来看非常“新奇”的西洋元素。如雍正皇帝有一个爱好便是头戴西洋假发,然后命画师画出其肖像,至今仍有这种风格的画像传世。再如我们所熟悉的颐和园长廊,在乾隆时期上面所有的彩绘都要乾隆皇帝亲自审批才能正式绘制。根据史料记载,当年这些彩画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由西洋画师所绘制。因此当年如果徜徉在这长廊中,就如同在置身于一座兼收中西方绘画作品的美术馆。只可惜当年的长廊亦毁于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中。
不过这些皇家园林中的一些石刻作品还是侥幸逃过了大火而保留了下来,如在颐和园后山东部的花承阁遗址中,有一块精美的太湖石,据说这块石头来自于宋朝的皇宫陈设。在这块石头下面的基座上,则雕刻着明显具有西洋风格的神兽,想必当年这些西洋画师们一定是参与了其设计过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往探寻。
4 采购电器设计“水晶宫”
颐和园的石舫最早是瓮山上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皇帝改造瓮山为万寿山,并开凿昆明湖,兴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时,将这座放生台改建为一座石舫。当时这座舫的底座是石头的,而上面则是木制的楼阁。当时的皇家园林里兴建有很多座这种石舫,如圆明园别有洞天景区石舫、香山“绿云舫”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等。甚至权臣和珅也模仿这种做法,在自己的淑春园中兴建了这样一座石舫,但最终这座建筑却要了他的命,成为了他的罪状之一——私自模仿御园中的建筑。如今这座石舫的基座静静地停泊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往事。
清漪园石舫的木制船舱毁于1860年的大火,1893年在修建颐和园的过程中对这座石舫进行了重建。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新建成的石舫要总体模仿“翔凤火轮”的样式,即主体建筑改建成为一座两层的木结构西洋舱楼,并在楼体内外装修方面采用了一些西洋式技术,如在券窗上镶嵌五色玻璃,一层采用花砖铺地,墙柱油饰成大理石纹样等,甚至在船体的两侧,还各添加了一个“机轮”,使得新修建的石舫在当时显得非常“前卫”。
这座崭新的中西结合的建筑被命名为“清晏舫”,这个名称的出处和圆明园海晏堂一致,均寓意“海清河晏,天下太平”之意。然而实际上当时的清政府,已处于大厦将倾之势。
清代,不仅皇家园林里有众多西洋建筑,集中了古代瑰丽建筑精华的紫禁城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在故宫的东六宫区域,或是沿着故宫新开放的大西路走一走,会惊喜地发现在皇宫里竟然“混”进了两座西洋式风格的建筑。其中东六宫的是在延禧宫院内的一座“水晶宫”,而大西路南端的则是宝蕴楼。
延禧宫是一座有故事的宫院。这里自建成之日起便是妃嫔所居住的场所,最初名“长寿宫”,嘉靖年间此处更名为延祺宫。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后更名为延禧宫,乾隆皇帝还为此处题写了一个匾额“慎赞徽音”,意思就是如果后妃们勤勤恳恳辅佐皇帝,便能赢得好的声名。
延禧宫在道光和咸丰年间相继遭遇了两场大火,同治年间曾提议将该宫院修复,但并没有付诸实施,因此这里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这里开始兴建一座三层的西洋式“水殿”。这座水殿的设计非常前卫,如殿内的地面计划安装玻璃,而在玻璃层面下则注入玉泉山水来养鱼,人走在殿内,仿佛行走于水池中一般,而在主题建筑的外围,则设计有双层玻璃,在两层玻璃之间也注入水来养鱼,坐在这座殿宇中,脚底下以及四周都有各种鱼类在环绕,这就是皇室为日常娱乐而兴建的一座皇家“水族馆”。当时的隆裕太后也为这座新建筑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灵沼轩。
除了主体建筑的规划外,清廷还专门为这项工程购置了电暖炉、电风扇和电灯。这三样东西在当时来讲是绝对的奢侈品。其中有不少都是清廷直接从位于天津的西门子洋行专门定制的。然而最终这座被俗称为“水晶宫”的宫殿因为清朝的灭亡而成为一座“烂尾楼”。
宝蕴楼则是在民国年间为了保存从承德和沈阳运来的文物而修建,其旧址为清代的咸安宫,这里曾经是清代官学所在地,当年是为清政府培养天才少年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