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它们美滋滋我们慢慢熬(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7-13 18:26:28


 

 

 

 

 

昨天入伏,同在一个“蒸笼”里,人们酷暑难挨,动物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天“干”掉350公斤西瓜,竹笋专门用冷藏车从驻马店运来,马来貘时时刻刻都能洗淋浴,北极熊馆24小时冷风,熊猫抱着冰块卖萌……一个个懒洋洋、美滋滋过三伏。如果您想带着孩子分享动物们的开心,那就趁着上午10点前还算凉快去看看吧。

搂冰块 啃西瓜 喷淋浴

三伏天第一天,饲养员师傅却穿上厚棉袄,走进冷库,运出10来箱冰块,总重量大约300斤,开上车挨家挨户往北极熊、棕熊、熊猫馆、大猩猩馆里送。因为打小就生活在北京,就是非洲象也怕热,都需要防暑降温。根据规定,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饲养员们就要向动物供应冰块——这是动物福利。

据饲养员介绍,室外气温超过27℃时,北极熊、大熊猫、黑猩猩会及时收回兽舍纳凉。同时,即便是动物,空调的屋子也不能长时间待着,所以,高温天气会给它们打开串门,增强通风,同时也是让它们自由选择消暑地点。

冷风机吹着,有专用冰箱,北极熊馆里很惬意,“乐乐”舔了一口冰块,继续回到游泳池中秀肌肉。十几个大西瓜掰成三四块,犀牛一口全吞,吃完瓜,工作人员还得给它们冲澡。大熊猫“萌二”目不转睛地把冰块上的胡萝卜苹果吃进肚,搂着冰块在游乐场打盹。一会儿,喷雾开启,白茫茫如熊间仙境,“萌二”扭着屁股,爬上高高的树架,让喷雾给自己的肚子降温。

羚羊、盘羊的兽舍内都搭上了草棚,斑马运动场的凉棚最讲究,都是用棕榈的树枝和叶子搭起来的,又防雨水,又阴凉。草丛里埋着滴灌装置,既可以为草浇水,又可以降温。10来只斑马躲在凉棚下,把屁股朝着游客。刚生下来的小斑马趴在地上睡大觉,“这家伙逮着机会就睡。”饲养员说。

马来貘的运动场里既有水池,又有淋浴,还有喷灌,一只肥硕的马来貘刚淋浴完,这家伙长得真有特点:猪身子、象鼻子、犀牛的大屁股,皮毛油光瓦亮。地是黄土地,饲养员说,如果是水泥地,马来貘的爪子就会开裂,它们喜欢水和泥土。

大象比马来貘更喜欢泥土。它们淋完浴,吃完苹果,就往身上撒土,一层又一层,全身敷满“泥面膜”,防止蚊虫叮咬。

熊猫喝绿豆汤 不露齿没声音

每到入伏,北京动物园就变身避暑山庄,仿若世外桃源:自动喷淋开启,24小时空调,除了西瓜,还有25种应季蔬菜不断顿地供应,每天总共700多公斤;多汁水的苜蓿、高丹草等青饲料每天吃掉2000多公斤。同时,还得给大熊猫、北极熊、棕熊、金丝猴、大猩猩送绿豆汤、白糖水及冰冻的果珍。一句话就能总结动物园里的夏天——“吃货们”快给饲养员累中暑了!

隆重介绍下下面这位“吃货”。你以为熊猫会像猫一样喝汤——拿舌头舔,吧唧吧唧的,满屋听得见。其实并非如此,一小锅底绿豆汤端过来,里面放着一个剥了皮的鸡蛋。18岁的“古古”把头探进盆里,把嘴贴进锅底,然后一切就都静止了,仔细听,似有一点点小娃娃嘬奶水的声音,再一看,绿豆汤慢慢见底儿,原来“古古”喝汤是吸而非舔。喝完汤,再从容地把鸡蛋吸进嘴里,再一抬头,“古古”黑白的脸庞干干净净,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卖萌地瞅着你。整个就餐过程优雅从容不露齿——真是一只气质猫,不,气质熊。“熊猫在我们这儿归入熊类,跟老虎狮子一样是猛兽。”工作人员说,即便是绿豆汤也不能多喝,4只熊猫每天不过一斤汤。

熊猫饲养间里,摆着五六台电磁炉,一台炉子上蒸着玉米面的窝头,香味扑鼻,真想掰一块尝尝。香蕉、苹果、大鸭梨12种水果整齐存放,新鲜得带着水珠。竹笋嫩嫩的,凉得沁手心——从驻马店装车到送到熊猫嘴里,不超过14个小时。

“古古”很愿意吃竹笋,吃笋的时候,坐得端正,像个小学生,右手伸出笼子外,紧紧握着笼外的铁把手;左手与利齿配合,利落地剥着竹笋皮。整个过程10来分钟,右手一直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呢?“方便兽医采血用。”饲养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铁把手一翻个儿,它的爪心就朝上了,可以静脉采血。它们都习惯这种姿势了,一旦兽医采血,也不会受到惊吓,照吃不误。”

■记者手记

沁人心脾的“温馨提示”

与往年不同,今年动物园熊猫馆前立了块“温馨提示”的牌子:“大熊猫最适宜生存环境温度是17℃—25℃,为了保障动物福利,当气温高于27℃时,动物将临时调整到兽舍内避暑休息。”看到这个牌子,大热天的顿感解渴,甚至有种沁人心脾的痛快。

凡居住在动物园的动物,必是野生动物,不同于养在家中的宠物,大多数的生活习性我们都不了解。而这个温馨提示的牌子就很接地气,很有针对性,很好地回答了孩子们“动物都去哪儿了,怎么看不到”的疑问,甚至让孩子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高温天气也有了切肤的感受。每个孩子的脑子里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可是家长却没有标准答案。这块小小的牌子,让动物园瞬间变成博物馆——不仅看见动物,更是学到知识。

高温日数整体增多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的高温天气首先是“热得早”。今年5月19日北京就出现了高温天气,当日15时47分,南郊观象台气温登上36.8℃,在1981年到今年的年份里,排位第四早;在近十年里排第二早,仅次于2009年高温起始日5月18日。看看去年,首个高温日出现的时间是6月16日,今年提前了快一个月,当之无愧的“热得早”。从1981年之后的高温历史看,北京在5月上中旬就出现高温天气的年份并不多,只有四天。

其次,“热得猛”。今年5月19日开始,京城就拉开了高温季的序幕,5月里接连出现了3个高温日,为近十年里最“猛”;在近37年里的排位也仅次于1999年(4个高温日)。今年6月的高温日数有8个,与同期相比数量为近十年第一,近37年第二(和1999年并列),排位第一是2000年,6月出现11天高温。从7月看,今年截至7月11日高温日数已有4个,7月向来是出现高温日的“大户”,比如2000年7月有14个高温日,1999年7月有13个高温日。所以,今年7月我们还得慢慢“熬”。

北京市气象台专家表示,自1997年以来,京城在5-8月的高温日数整体呈增多趋势。今年夏季未过半,总高温日数已有15天,已经达到历年来的“中上水平”,在近十年里与2009、2010年并列第一。

电网最大负荷冲高

随着近日气温的攀升,电网负荷也开始“冲高”。昨天16时,华北电网负荷已突破21385万千瓦,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2120.4万千瓦,增长率约为1.8%,均创历史新高。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此轮大负荷,确保本市电网运行安全,市城管委与北京市电力公司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值班值守,密切跟踪负荷走势,加强重载设备运行监视,提前调整电网运行方式,降低设备线路运行压力。同时安排运行人员重点关注预计出现的重载设备、线路,并到岗值守,缩短现场测温周期,增加特巡频次,及时处理过热缺陷。此外,根据2017年度电网重载部分有序用电方案,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线路和设备做好需求调控准备。

据了解,市城管委专门部署了公共建筑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温控标准执法检查工作,引导并督促用电单位落实节能节电措施,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错峰用电,降低电力负荷,缓解电网运行压力。

日供水量达310万m3

最近,京城遭遇连续高温天气,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昨天称,目前,北京城区日供水量在310万立方米左右,属于供水高峰期间的正常用水量。北京城区日供水能力为370万立方米,可确保夏季高峰期首都的供水安全。当前,市自来水集团每天取用南水达227万立方米,南水日取用量占北京城区供水量七成以上。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市自来水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来水集团城区供水管网与部分郊区实现了互联互通,在保证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的同时,还可向通州、大兴等郊区供水,确保这些区域高温天气下的用水需求。

市自来水集团在市区主要道路、重点地区、在施工地等供水管网上布设了近3000个管网漏失监测仪,加强管网运行动态监测。此外,自来水集团96116客服中心全天24小时开通,随时为市民提供报修、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北京晨报记者 王海亮 王萍 本版图片 北京晨报记者 王巍/摄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