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精致民宿 与古村的一次“艳遇”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7-25 19:46:35


 她叫李克俊,

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

是一名景观设计师,

从业十六年来,

她做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项目,

圆了很多别人的梦,

去年,她有了一个自己的梦想,

——建造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

 

沿着北京109国道盘山而行,

由青白口村转上西北方向的乡级公路,

李克俊第一次遇见碣石村,

她未曾想到:

来了便爱了,爱了便留了,

她与碣石村的故事就此开始。

 

彼时,爨底下村早就因为电影《投名状》名声在外,

不远的灵水村也因为《爸爸去哪儿》而热闹起来。

古村碣石村是完全另一番风景。

村子里很是安静,

村道纵横交错,院落古朴沧桑,

千年的老树枝桠上搭着喜鹊燕子们的窝巢,

叽叽喳喳叫着。

 

两棵几百年的大槐树,

72口古井,

村口“卧石为碣”的巨石,

地道古朴的明清民舍,

是碣石村的四张名片,

后来,也组成了“槐井石舍”的名字。

 

李克俊回忆起第一次到碣石村的时候,

她的皮鞋走在石板路上,

咚咚的回响是唯一伴随自己的声音,

听不见汽车的鸣笛、人群的喧闹,

她听见了自己稳稳的心跳,

细密的风声,涓流的水声,

甚至摇曳的小草发出的声音。

 

为了建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

她和小伙伴们苦苦找寻的桃花源,

不就是这里!

说干就干,

他们从村民手里收来闲置的院子进行翻修,

对院落和建筑进行因地制宜的重塑,

在尽可能地保存老房子的建筑风貌的情况下,

对结构进行加固,

重新塑造它们的实用功能;

对于需要翻盖的新房子,

则通过乡村本土设计元素的融入

让它变得时尚且不失古朴,

运用拆下来的老物件混搭新材料,

形成新旧反差的美感。

 

去年十月,槐井石舍落成。

旧屋瓦随手便砌了一面墙,

老房梁刷上油漆又变得光亮可爱,

农村多的是的玉米南瓜摆在一起,

也成了一道别有味道的风景。

李克俊团队的设计师

用很多意想不到的材料,

美了整个石舍。

 

客房分为大床房、炕房和家庭套院,

每一间都独门独院,舒适温馨,

独立的小院可以坐着喝喝茶、看看云,

柔软的床品睡起来好似在云朵里打滚,

最重要的是,古村的夜晚,

仿佛在处在时空隧道的夹缝里,

静谧得无懈可击。

 

除了客房,公共区面积也很大,

一楼的茶室可以烹茶品茗,

颇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雅趣。

二楼的会议室设备齐全,

做一堂手工课还是看一场好电影,

随便你~~

 

再往上,便是开阔的天台,

对着远山和蓝天,

微风拉近你和自然的距离。

咖啡厅里阳光最好,

一本好书和一杯香浓的咖啡,

就能窝在这里度过一个懒洋洋的下午。

 

食堂一端连着酒吧,

一端连着壁炉,

潇洒与惬意构成了主基调。

 

精品的京西农家菜,

滋味正宗,样式诱人,

对食材的精心选择,

烹饪步骤的较真调整,

三个月的试菜,

只为惊艳食客的味蕾。

 

去年十月以来,

槐井石舍经历了:

秋的浓墨重彩,

冬的冰清玉洁,

春的生机盎然,

正步入夏的明媚娇艳。

 

如今槐井石舍经营了大半年,

迎来了一波一波客人,

孩子、父母、朋友、爱人,

他们吃住玩乐,纵情山水,

尽情呼吸纯净的空气,

享受悠然自在的田园之趣。

 

槐井石舍还承办了许多次活动,

自行车比赛、扎染手工课、

远足登山、摄影采风、公司年会……

未来,还会举办瑜伽、话剧、画展等

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槐井石舍正在成为一个

链接生活更多可能多的站点,

来这里,遇见未知的美好。

 

创始人李克俊说:

来槐井,一方面希望大家静下来,

放下焦虑和不安,

不为了寻找意义而步履匆匆,

真真切切地停下来、慢下来,

发呆,放空,感受时间的流动;

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动起来,

体验自给自足的耕作,

走进大山里亲近自然,

重拾有关劳动的热情。

 

最后偷偷告诉你槐井石舍的所在地:

北京门头沟雁翅镇碣石村,

市内驱车2~3小时可达,

如果哪个周末没有安排,

不如进行一场与都市生活的小别离,

来槐井石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