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国家级试点公园 小坝子打造环京津沙漠旅游新亮点(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8-18 18:53:03
作者: 本报记者 颉亚珍 通讯员 刘海波
2000年以前榔头沟沙化情况。
沙化治理后的榔头沟。
时值盛夏,再次走进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从喇叭山口到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沿线,草丰林茂、繁花似锦,让人根本想不到这里曾经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依托十几年的治沙、生态建设成果,小坝子乡不仅成为丰宁绿色崛起的先行示范区,而且在今年年初,小坝子沙漠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国家沙漠公园(试点)”称号,成为河北省首批国家级沙漠公园。未来,小坝子将在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时,提升公园的景观功能,让京津冀的游客就近感受沙漠特色、领略沙漠风情,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上的新亮点。
风沙通道成绿色长廊
小坝子国家沙漠公园(试点)位于丰宁县城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和燕山山脉的连接地带,北连坝上高原,南接冀北山地丘陵区,沙漠公园主体位于小坝子乡。
小坝子乡曾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地之一,沙化面积曾高达70%多。日益严峻的沙化不但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还给200公里外的北京带来了环境压力:加重了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威胁着潮白河的水源,直接影响着北京的生活用水。
2000年5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率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到小坝子乡榔头沟村视察沙化治理工作,发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建设绿色屏障势在必行”的指示。自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千松坝林场造林、京冀水源林和外援造林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相继落户丰宁,平均每年造林20多万亩。小坝子的森林覆盖率由16.6%提高到29.6%,林草盖度由35%提高到70%,沙化土地面积减少到59%,昔日的风沙通道成为如今满眼葱茏的绿色长廊,在河北全省乃至全国都极具示范意义。
不敢想的事儿实现了
在曾经“沙深五尺”的榔头沟,眼前已不见沙子但见树,河沟里、山坡上、村道旁、房前屋后,一株株落叶松青翠欲滴,一棵棵白杨树枝叶繁茂,一丛丛草灌木绿意盎然。
在浑善达克风沙进入小坝子的地方——沙沟,虽仍有块块沙地裸露,但一簇簇植物也在稀稀落落顽强地透出绿色。
在小坝子村,河北(承德)华草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丰宁分公司投资400万元试种的巨菌草,嫩芽已破土而出。经过人工种植,该公司目前已完成1240亩巨菌草的栽种工作。
山绿了,沙少了,最为受益的还是当地的村民。
“就是刮再大的风,村子里街道上也不再起那么大的土了。乡里的招商引资办得很红火,一些企业过来投资办了厂,听说还有什么光伏产业的高新企业。很多外出打工的乡亲们都回来上班或者搞农家乐和餐饮旅游了。”当地村民老苏高兴地说,过去黄沙满天飞、流沙压塌房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张大妈补充:“那时候都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个沙窝子里来,像今天一样有企业过来投资办厂,有大城市的人过来旅游观光,当时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1.3亿元建四大功能区
依托这些生态成果建设的小坝子国家沙漠公园,总面积3247.96公顷,分为喇嘛山口、小坝子村和海子沟村三个片区。园内植被过渡性明显,是典型的森林-草原过渡型植被,有维管束植物198种,隶属49科129属,其中有野大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绣线菊、草麻黄等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野生动物以啮齿类动物占优势,大型兽类较少,有脊椎动物84种,分属16目31科,其中有大鸨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石貂、苍鹰、猞猁、兔狲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2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11种。
除了保护荒漠生态,合理利用沙漠资源开展公众游憩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也是沙漠公园的建设目的。未来十年,小坝子国家沙漠公园将投资1.3亿元建成沙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沙漠体验区和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在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时,实现沙漠公园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公园内设置治沙主题广场、沙地冲浪区、荒漠拓展基地、汽车露营地、沙漠课堂、沙漠植物园、沙漠科普长廊等,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上的新亮点,把小坝子国家沙漠公园建设成集荒漠系统保护、植被恢复、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度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沙漠公园。